1
一句话来概括,传统写作软件的设计,是以「单文档」为中心的。
在 Word、Pages 这样的办公文档软件,你需要处理一个接一个的文件。
在各种云文档软件,你还需要处理一个又一个相互孤立的文件。
从 1983 年 Word 诞生那年,到今天 2020 年,我们的写作软件并没有本质变化。
「单文档」在Word 诞生的 1983 年,是合理的设计,计算资源紧张、数字文本罕见。
但,到了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电子文本泛滥的时代,这么设计还合理吗?
——当然不合理。
如果你想在正在写作的这篇文章中,插入之前某篇文章写过的文字,不得不花费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之前那篇文章的 Word 文件,然后打开;又花费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你想要复制的那段话,再粘贴到当前写作的文章中。此时,你写作的心情都没了。
2
幸好,地球从未停止旋转,人类从未停止进步。如今,传统写作软件迎来了各类挑战者。
有 Workflowxy 这类大纲软件用无限大纲来解决「单文档」的弊端。结果国内不少仿品偏偏抄错精髓了,将 Workflowxy 的无限大纲改成 「单文档」。
也有 Roam research 这类新一代笔记软件用双向引用来调和「单文档」的弊端。
我主导研发的智能写作软件写匠AIWriter,也是挑战者。
写匠最独特的一个设计是,用户的所有文档都是一个语料库。
你可以借助写匠的强大导入功能,快速上传自己写过的所有文档。
比如,我写了二十年博客,数百篇文章,都是 Markdown格式,一键秒传。
我主编了数十本书,有的是 Docx格式,一键秒传。有的是 ePub格式,稍微麻烦一点,需要先将 ePub格式解压,然后再上传压缩包里面的 html 文件。写匠不仅支持Markdown格式、Docx格式、html格式,还支持各类大纲笔记软件导出的 OPML 格式。
这些上传之后的文件,就是写匠的写作基本单元——卡片。
3
写匠,借助于语料库的概念,打破了文章与文章之间的区隔。
你所有项目中的卡片,都可以自动汇总。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写作项目中,可以随时输入 command+i 快捷键,万能插入。
从此,当灵感爆发,正在写作一张卡片的时候,突然想引用另一张卡片,借助万能插入,能快速完成。
自然有用户问,如果我上传的文件过长,卡片的文本太多,该怎么办?
今天,写匠 1.3 版发布,各位用户投票选择的「智能拆分卡片」功能就是解决这一问题。
4
写匠支持按照句子拆分;按照段落拆分;按照Markdown层级标题拆分三种场景。
如何使用?有两个入口。
第一个入口是在大纲,选中任意一张你想拆分的卡片,点击右键:
第二个入口是在界面正上面,万能插入旁边的 icon,直接调用:
按照句子拆分,会将当前卡片中的任意文本,以句子为单位,拆分成卡片,并自动编 。它很合适拆分诗歌、导入的大纲类卡片。比如,我们拆分李白的《将进酒》,效果如下:
按照段落拆分,会将当前卡片中的任意文本,以段落为单位,拆分为卡片,并自动编 。它很合适导入的epub格式、Docx格式类文本。比如,我们拆分张爱玲的《天才梦》,效果如下:
按照标题拆分,是指按照Markdown层级标题拆分。比如,我导入一个 Markdown 文件,它有很好的层级结构,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等等,会自动拆分成相应的父子关系卡片。效果如下:
5
结合智能导入、智能拆分卡片,写匠变得更强大。
从此,写作的基本单位不再是一篇长长的文章,而是面对一张小小的卡片。
Word 1983 年诞生,直到 1989 年,Windows 下的 1.0 版问世,才真正爆发。
写作是更好的记忆,也是时间给大家的恩赐。当你老去,时间划过,你仍存在。
做一款写作软件,如果想在时间长河中留存,同样需要耐心。
阳志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