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期间,你的朋友圈是不是又被世界各地的旅游照片刷了屏?
美景加定位,俨然成为假期发朋友圈的标配。然而,“朋友圈摄影大赛”刚刚落幕,一则“10元就可朋友圈改定位”的话题就攀上了微博热搜。
“10元就可朋友圈改定位“上了微博热搜。
不过,这些“神器”也带来了隐私泄露的风险。
实测
十元单次代发,百元可永久任意定位
很多人都用过微信朋友圈的定位功能,也经常有人自行创建出一些定位,比如偶像的家里。但这些定位也受到一定限制,因为系统会在前面默认附上用户真实所在的城市。
比如用户身在北京,但偶像家住上海,那么发出的朋友圈只能显示“北京?XXX(偶像)的家里”,而无法显示在上海。
一款名为”全能守护“的苹果外置定位器。
比如一款名为“全能守护”的苹果外置定位器(GPS模拟外设),外貌与一般苹果转换头无异,接入苹果设备即可使用,支持全球范围内任意变更地理位置。
其官 列出的应用案例不仅包括微信,还包括钉钉,以及各类 交、游戏、直播等软件。
某电商平台上售卖的虚拟定位外设插件。
页面上的文字介绍十分隐晦,仅注明“iOS/驱动升级版 速度快 更精确”,但在图片介绍中提到“即插即用,外设辅助”、“全球虚拟定位 掌上位移神器”。
上述虚拟定位外设插件的图文介绍。
用户可选择具体街道和店铺信息。
“这个因为会修改位置,会涉及到版权问题,一般不让卖”,但该卖家称,用户用于娱乐就没有关系。如果担心个人信息泄露,建议直接购买GPS模拟外设自行设置。
卖家称”一般不让卖“虚拟位置服务。
案例
曾有人因开发虚拟定位软件被逮捕
为什么上述“神器”可以绕过手机自行定位?虚拟定位的原理是什么?
据了解,无论是iOS系统还是安卓系统,无论是GPS定位、基站定位还是Wi-Fi定位,都不外乎需要经过系统、定位模块、App、构造数据、发送 络请求几个步骤。只要修改相应环节上的数据或代码,就可以创建虚假的地理位置。
知名法律博主@谈典看法指出,修改定位如果利用了非法手段或者篡改破坏微信系统的手段,可能涉嫌违法甚至犯罪;如果修改定位的目的是欺骗客户购买商品或服务,则涉嫌欺诈,属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虚拟定位软件卖家并非对自己的违法风险一无所知,否则也不会在交易时谨小慎微。事实上,此前已经有人因为破解考勤App、提供虚拟定位软件和服务被逮捕。
据《中国青年 》 道,2017年,刚大学毕业的周林(化名)在朋友邀请下,给一家 络公司写代码,为微信、快手等23款手机软件加入了虚拟定位功能。警方的调查信息显示,短短半年时间,销售团队共销售2646个“虚拟定位”软件,销售额近110万元。
根据福建中证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鉴定书,这些“新软件”能够对原程序实施未授权的增加、修改的操作,对程序的正常操作流程形成干扰,属于破坏性程序。
今年2月,周林等21人被江苏张家港市人民检察院以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向法院提起诉讼。
风险
易导致隐私泄露,或涉嫌违法
微信方面还提到,所有经用户投诉、并被核实确认有使用外挂行为的帐 ,微信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腾讯和微信的相关协议和规范,进行限制功能(朋友圈、好友添加、附近的人打招呼等)、限制登录等处罚。截止2019上半年,微信共计对上百万明确使用外挂的帐 ,进行了短期或永久限制处理。
而对于用户来说,使用虚拟定位服务最大的风险则在于隐私泄露。
如果请卖家代为修改定位,就需要交出微信账 和密码让卖家登录,相当于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好友情况完全暴露给对方,自己却对对方在自己的微信里做什么一无所知。
更极端的情况是,如果对方是伪装成虚拟定位服务卖家的黑灰产,还可能直接窃取和盗卖微信 ,因为正常注册和使用的微信 能够在黑市上卖出较高的价格,进而被用于 络诈骗、“薅羊毛”等不法行为。
有的用户也可能选择不交出微信账 信息,而是自行购买GPS模拟外设。
因此,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提醒广大用户,不要为了满足一时的虚荣心,使用或传播虚拟定位商品和服务,否则不但很可能涉嫌违法,还会带来极大的隐私泄露风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