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东软数字工场又有130名学员顺利结课,他们来自我校大数据与软件工程学院2019级学生。32家软件企业进场宣讲、招聘,不少学生被企业争抢,企业评价学员:“上手快、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是宁波产业界的新生力量。”
△多家企业进入东软数字工场宣讲+招聘后的座谈交流
“老师,我们三人要签浙江乐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了,实习工资7000元,转正之后工资税前能拿到10000元。”一年前,大数据与软件工程学院计算机185班的小刘和其他两名同学在大四上学期就被本地优质企业预定。
学生提前实现高质量就业,得益于东软数字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2019年9月,我校与东软教育科技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宁波万里东软数字工场,构建 “工业软件+新兴领域软件+服务领域软件”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共建软件研发与服务中心,同步成立 “宁波万里东软数字产业学院”。这既是我校重视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也是创新推进学生高质量就业的一个缩影。
△宁波万里东软数字工场揭牌仪式
近年来,宁波万里东软数字产业学院坚持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链发展转型升级需求,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核心要素需求,聚焦行业、企业不同类型需求,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对接,协同育人成效显著,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2021年,“宁波万里东软数字工场产业学院”入选浙江省产业学院优秀案例,宁波万里东软数字工场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优秀案例,同时被纳入《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规划》建设项目。
△软件园数字工场基地
优化课程设置
精准覆盖产业链专业需求
“目前我们进行的第5期Web全栈开发培训班,拥有学员130名,从2月20日到6月15日,每周五天,每天八小时高密度实战开发技术学习,前一个半月Web前端,中间两个月JAVA后端,最后半个月项目实战前后端联调。”宁波万里东软数字产业学院副院长肖四友介绍说。
“早八晚五的高强度学习,让我们积攒了很多项目经验,除此以外,每天早间的提问环节,更是帮助巩固所学的知识。”正在参加第五期东软班的大数据19班学生倪凌杰直言教学过程中的严格考勤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直以来,宁波万里东软数字产业学院以 会需求为导向,主动融入行业、产业发展,结合学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及新工科专业特色、宁波产业需求、学生实际情况,每期开课充分交流Web全栈开发课程内容,课程培训前、后端当前最新技术以及市面上常用的框架使用,设置完整的“京东行走书店”“储留箱”“哇塞影院”等企业级项目进行实践巩固,学院定期与授课工程师、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交流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强度,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合理教学时间分布。
沉浸式手把手教学
精准对接产业链人才需求
“老师会手把手教每个模块的结构设计以及编写技巧,在做仓储管理系统时,当时前后端联调的时候都遭遇了拦路虎,调试过程中字符类型不对应、拼写错误、设计实现思路不对,在东软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重新整理思维逻辑,采用扩展性更强、更利于维护的方法,所有问题迎刃而解。”仅实习两个月就正式入职易哈佛(宁波) 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第四期东软班学员郭梁雨回忆东软课程,仍记忆犹新,项目化实践为他之后的实习和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疫情期间,全校采用线上教学时,为了更好地解答学生在实训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及难题,第五期东软培训班的张绍鹏老师时时关注班级钉钉群消息。一有学生提问,他就及时通过远程共享屏幕和语音通话实时跟进指导,恢复线下教学后,则面对面当即排查错误,查看 错,解决学生疑问。
△宁波万里东软数字工场学员正在实训
搭建就业实习平台
精准助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宁波万里东软数字工场先后引入50多家软件及大型制造业企业线下开展宣讲招聘,确定实习单位期间,精准服务每个学生的实习就业情况,根据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与企业进行岗位沟通,结合学生的学情与企业进行薪酬沟通。鄞州银行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人事经理晓宇说:“万里学院的就业对接做得很好,我们从学生身上能明显感受到。”
“我们希望企业能够留住学生,也希望学生能到合适的企业、合适的岗位锻炼。”对东软班学生的实习就业去向,肖四友如数家珍,2021春季班,韦进才、周正阳入职宁波捷创,钟俊松到小遛股份实习,李享去上海圆通股份实习,入职后月薪10k+,陆兆在杭州 易股份实习,杨发入职海亮集团。2021秋季班,孙庆杰、周泽辉入职金田铜业,潘利杰入职博威合金,秦昊入职宁波城市大脑,王仁路入职永信志诚,年薪20W+,袁威入职中烟商盟……
依托大数据与软件工程学院,宁波万里东软数字产业学院已与宁波市软件行业协会中理事会成员单位的多数企业建立合作,如浙江金 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金唐软件有限公司、浙江迈新科技有限公司、金盾云和科技有限公司等,就学生实习实训、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等事项达成共识,为学生提供不少于1:2的实习就业岗位。
目前,东软数字工场5期共培养437名Web全栈开发学生,80%实现高质量就业,部分学生能拿到15000元以上月薪,普遍年薪10万元。
据了解,数字工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以来,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助力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两个省一流专业建设,并为新增的区块链新专业建设提供良好的建设样板示范。
– 浙江万里学院 –
万里今朝
文字 | 周洁
图片|肖四友提供
排版 | 牛晨旭
一审 | 穆思婷
二审 | 杨亚 刘苏芬
三审 | 向娴华
–上 不涉密 涉密不上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