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1000块,这个四川小伙,啃老3年后拍出史上最燃哪吒

2019年引爆暑期档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与其说是对传统文化中哪吒形象的打捞与继承,不如说是借了哪吒这个IP的壳,基于西方奇幻文学传统与好莱坞大片叙事逻辑的一次改编。

从最初的反抗封建制度,到维护百姓利益而对抗天命,再到《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反抗命运的束缚,进而获得自我救赎与成长。哪吒的抗争,映照着每个时代人类自身的生存处境。而结尾未遂的抗争,竟给了哪吒一些当代西西弗斯的意味。

之所以选择了哪吒这一形象,导演饺子解释说,是因为哪吒具有反叛精神,就像做动画时候的自己。他希望能做出一个“不认命”的故事,给自己还有追求梦想的年轻人鼓舞和力量。

饺子原名叫杨宇,是四川泸州人,从小喜欢画画、看漫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是他的动画启蒙,上初中时,又迷上了《圣斗士》和《七龙珠》,很长一段时间,他的梦想都是当一个漫画家。

但,高考填志愿时,他在认真思考后还是决定听从家人的意见学医,对这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来讲,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考虑,医生至少是一个可以养家糊口的稳当职业。

在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读到大三的时候,他仍然对这个职业提不起兴趣。反而是在2002年,大三的下半学期,他无意中接触三维动画软件MAYA,发现靠一个人的力量居然也能做出那么好的画面,隐藏着的儿时理想被瞬间点燃,从此,他开始废寝忘食的,投入到动画软件的自学和苦练中。

大学毕业,彻底放弃医学专业的饺子,选择去一家广告公司做动画师,杨宇给自己起了“饺克力”这个艺名,觉得中西合璧,又好吃又能补充能量。后来觉得比较拗口,就改成了自己爱吃又是中国独有的“饺子”。

但因为商业项目受限太多,一年后,他辞去了高薪工作,一头扎进自己的动画世界里,专心创作自己的第一个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

讲述的是:战争中敌对的两名飞行员在空中展开激战,飞机坠毁后一同流落荒岛,从互相残杀到相濡以沫。救援船队到来后,他们放弃登船,选择了在孤岛与世无争的生活。

片名的灵感来自于周星驰《鹿鼎记》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还打?打个大西瓜啊!

为了完成16分钟的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饺子一个人用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时间。父亲去世后,饺子不得不做起了“啃老族”,他跟母亲住在一起,家里仅有的收入就是母亲每个月1000块的退休金,吃超市特价菜,不买新衣服,不拉 线,没有走出过自己家40公里的范围。

饺子说:“那三年半的时间,我过得跟生活在空间站似的,三点一线:客厅、卧室、厕所。”

在《打,打个大西瓜》的片尾,饺子打上了包括“Disney、万籁鸣、手塚治虫、宫崎骏、押井守、大友克洋、PIXAR、鸟山明、李安、黑泽明、余秋雨、金庸、小岛秀夫、成龙、李连杰、周星驰、易中天、于丹、马云、史玉柱、李嘉诚”等人的鸣谢名单,看似完全不搭界,却是那段时间支撑着他做下去的精神偶像。

尽管这部短片并未给饺子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但因此片的大热很多人找上门来,邀请他做广告动画和影视特效,2009年,饺子和朋友在成都成立了 “饺克力”动画工作室,2011年,在光线影业的支持之下,饺子创立了自己的动画公司“可可豆”。

在此后的几年里,饺子通过商业项目和学习不断积累动画制作经验,经历就像百度百科上那样透明,除了2013年和优酷联合推出的一部《老板的女人》外,再无其他动向。

因为十年前,中国动画市场的大环境依旧艰难,没有好的成功的案例告诉大家说好的作品一定能在市场上得到回 。整个行业做动画的时候想的都是该如何尽可能压缩成本,怎么做画面性价比最高,如何在政府的补贴下做出动画,这些要素成为了动画公司生存的硬道理。

直到《大圣归来》横空出世,杀出血路,让国产动画电影在沉寂十余年后迎来春天。越来越多的电影人意识到,动画不只是小孩子看的东西,它可以在影院拥有一席之地

2015年,已经成功孵化了《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多个国漫项目的光线传媒找到了饺子,最终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创立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成为彩条屋影业旗下公司。同年,《哪吒》正式立项。

有了资本和专业团队的加持,饺子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他将目光投向哪吒这个流传千古的神话人物,却决定给他赋予新的时代主题与特色,“打破偏见,扭转命运”不仅是哪吒的写照,更是饺子的心声。

一开始的剧本大纲,饺子写得还算顺利,发给影片主出品方彩条屋动画后,大家也觉得做得不错。饺子很快趁热打铁写出了第一版剧本,“当时还挺有自信的,觉得不会改太多,他们(彩条屋)打电话说,写得挺好的,要不过来开个会?结果就开了个‘批斗大会’,提了各种问题。”然而剧本是个有机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稍微改动一处都可能涉及全篇,就这样“修改——‘批斗大会’——再修改”,将近两年的时间里,饺子一共改了66版剧本,才最终定稿。

为了保证作品质量,从前期剧本到后期特效,每一个环节饺子都身兼数职,既创作又把关。因为预算有限,剧组请不起动作指导,他就亲自上阵比划起招式来,片中哪吒、申公豹的好些动作和神态,都是从饺子惟妙惟肖的现场表演中设计出来的。

就这样,饺子带上他的“死磕”精神,和上千个工作人员们共同完成了近2000个分镜,1318个特效镜头,汇集了中国整个动画行业的力量,创作出了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3月7日
下一篇 2021年3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