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杭州国际马拉松在浓浓秋意中圆满结束,3500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跑者,一起跑过杭州最美的风景线,享受了一次完美的马拉松体验。突然,有朋友在群里发了一张图片,浙江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赛事供应商(物流)。
换为
看到这张图片让老漂突然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不是“易货嘀”,易货嘀哪里去了呢?这不应该是它干的事嘛?时间回溯到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杭州马拉松的官方指定物流供应商正是易货嘀。
再往前追溯,2016年的杭州G20峰会易货嘀也是指定物流供应商之一,而此后易货嘀先后服务了杭州、武汉、南京、苏州太湖、湖州德清、高淳、南京仙林等众多马拉松赛事,成为马拉松城市物流御用服务商。而今年家门口的马拉松物流供应商怎么会拱手让给了顺丰?
而今年家门口的马拉松物流供应商怎么会拱手让给了顺丰?这的确让人有点意外,易货嘀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而之前江湖已经有很多关于易货嘀的传言,据说易货嘀的城配业务已经划分并入公路港,而易货嘀这个品牌并没有停用,据老漂的小道消息,其业务主要转向为城配企业服务,或将主要从事城配软件业务和城配平台,将用易货嘀这几年经营城配积累下的经验赋能中小城配企业。老漂一项对赋能这个词不感冒,不知道易货嘀能给城配企业们赋出啥能量,当然,这也可能江湖传言。
老漂百度搜了一下“易货嘀”,进入2018年以后,有关易货嘀的新闻的确少了很多, 上能看到的,最早的有价值的新闻貌似还是今年1月份的,之后陆续听到一些他们从一些正在操作的项目中退出的消息,易货嘀转型退出城配具体实操业务似乎已经成为事实。我们看一下,这几年易货嘀在城配领域的探索:
经常看老漂的文章的人可能知道,老漂是不太看好目前的平台型城配企业的,还有一些全国性布 的综合性城配企业的,《物流城配平台们怎么了?》
(一)城配的标准化服务难复制,造成 络型城配公司扩张的成本增加
城配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每个区域(城市)都有各自的消费特点,客户的消费习惯、服务需求、时效要求、城市交通等都各不相同,很难提供标准化服务,而对一些大的城市而言,甚至一个区域不同两个客户,配送要求和标准都很难统一,城配的所谓标准化服务难度很大,这也意味着我们很多服务在针对不客户不同区域很难复制
所以,在城配中 络型公司非常的少,基本都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开展服务的,能做到全省无盲点配送的企业少之又少,即使有,也大多是某一单一产品的城配服务公司。
(二)城配个性化服务多,也造成城配平台的业务开发成本高
城配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太多,针对不同配送产品,其配送服务基本都有各自的需求,都需要物流公司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而一个配送企业不可能提供这么多种类型的服务。如果提供,那就意味着配送企业为此付出更多资源、人力和成本投入,否则,它提供的服务就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就势必会造成做一个项目就死一个项目的结局。
所以我们能发现,国内能做成一定规模的城配企业很少,而我们一个小专线企业公司,只要10多个人,随便就能做一个2000万,甚至几千万到上亿的营业额,而城配企业能做到2000万营业额的企业已经算是规模较大的企业了,年营业额上亿的企业,已经算是行业的龙头企业了。 络型城配公司一旦规模化后,其个性服务需求将会倍增,其成本也将会成倍增长,这给城配公司造成的经济压力会非常之大。
(三)城配业务中的产品品类太多,多品类服务,意味着更多资源和成本的付出
而每一品类,由于其产品属性不同,其对车辆的配送要求,时效,仓储、搬运需求都不一样,这就决定了很多城配企业比较难做到全品类配送,所以我们见到的很多城配公司都是是专攻于某一产品或行业的产品的配送,比如,春风擅长服装配送;安得、速必达专注于家电配送;某某专注医药配送、某某专注冷链配送、某某专注生鲜配送……。
而我们如今的配送平台( 络型配送公司)似乎是无所不能,我经常能接到某几个配送平台业务人员的电话,按照他们所说,只要是配送业务,他们几乎都能接,反正自己不做就再外包给其它公司去做。由于平台型公司什么业务都去承接,所以他们在服务上就很难去把控和监控,从而导致客户对服务的不满意,最终损害的还是平台公司的口碑。
(四)为增加业绩和 表好看,无选择的承接业务,让项目失败率增高
项目盈利性大大减弱一些城配平台为了做出业绩,在 表上好看,他们不管什么样的业务都去承接,不管这个业务是不是自己的擅长业务,也不管这个业务做了有没有利润可赚,所以导致很多业务接进来以后造成承接价格和外包价格倒挂,加之其它各种成本,从而造成项目的严重亏损,这种现象不在少数。
还有,我们很多平台公司接的业务本身就是二手甚至三手业务(其它三方物流公司的业务),这种业务基本就无利润可言,纯粹为了冲量,为了财务 表好看。承接一些所谓的大客户、大平台公司的业务,这类公司看起来名气很大,业务总量非常大,但是他们物流价格一般也是压倒了最低,且服务要求高,账期也很长,如果不能有些控制成本,这类业务基本都会亏损;
中国城配市场需求巨大,这是事实,但城配服务需求的复杂性和投入的巨大可能是易货嘀这些平台型城配企业们之前没能完全预料到的。作为企业,我们的第一任务就是赚钱或者很快能看到赚钱的希望,当我们的希望遥遥无期之时,停掉项目,即时转型,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中国的城配市场也才刚刚起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服务能力弱,这也是事实,如果真如传言那样,易货嘀转型去赋能中小城配企业们,也许是一条路,但关键是怎么“赋能”?是否能真的能协助中小城配企业们成长,还是打着赋能的口 来薅中小城配企业们的羊毛,我们拭目以待吧。
后记
城配难做,需要有耐心,需要精耕细作,而 络型城配企业(平台)大多是资本推动,他们需要急速发展,需要看到漂亮的数据和市场占有率,所以,往往欲速而不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