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软件固定资产管理模块的应用

固定资产管理模块的处理流程如图2-2所示。

一、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初始化工作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化设置是根据用户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一个适合的固定资产子系统的过程。初始化设置包括设置控制参数、设置基础数据、录入原始卡片。

(一)设置控制参数

设置固定资产管理模块控制参数包括设置启用会计期间、设置折旧相关内容、设置固定资产编码等。

1.设置启用会计期间

启用会计期间是指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开始使用的时间。固定资产管理模块的启用会计期间不得早于系统中该账套建立的期间。设置启用会计期间在第一次进入固定资产管理模块时进行。

2.设置折旧相关内容

设置折旧相关内容一般包括是否计提折旧、折旧率小数位数等。如果不确定不计提折旧,则不能操作账套内与折旧相关的功能。

3.设置固定资产编码

固定资产编码是区分每一项固定资产的唯一标识。

(二)设置基础信息

1.设置折旧对应科目

折旧对应科目是指折旧费用的入账科目,资产计提折旧后必须设定折旧数据应归入哪个成本或费用科目。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某部门内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可以归集到一个比较固定的会计科目,便于系统根据部门生成折旧凭证。

2.设置增减方式

企业固定资产增加或减少的具体方式不同,其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方法也不同。记录和汇总固定资产具体增减方式的数据也是为了满足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需要。

固定资产增加的方式主要有:直接购买、投资者投入、捐赠、盘盈、在建工程转入、融资转入等。

固定资产减少的主要方式有:出售、盘亏、投资转出、捐赠转出、 废、毁损、融资租出等。

3.设置使用状况

企业需要明确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同时,不同使用状况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处理也有区别,需要根据使用状况设置相应的折旧规则。

固定资产使用状况包括:在用、经营性出租、大修理停用、季节性停用、不需要和未使用。

4.设置折旧方法

设置折旧方法是系统自动计算折旧的基础。折旧方法通常包括:不提折旧、平均年段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系统一般会列出每种折旧方法的默认折旧计算公式,企业也可以根据需要,定义适合自己的折旧方法的名称和计算公式。

5.设置固定资产类别

固定资产种类繁多、规格不一,需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分类体系。为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管理方法,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固定资产分类方法,

(三)录入原始卡片

固定资产卡片是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的数据基础。在初始使用固定资产模块时,应该录入当期期初(即为上期期末)的固定资产数据,作为后续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的起始基础。为保持历史资料的连续性,必须将建账日期以前的数据录入到系统中。原始卡片的录入不限制必须在第一个期间结账前,任何时候都可以录入原始卡片。原始卡片上所记录的资产的开始使用日期一定小于固定资产系统的启用日期。

固定资产卡片记录每项固定资产的详细信息,一般包括:固定资产编 、名称、类别、规格型 、使用部门、增加方式、使用状况、预计使用年限、残值率、折旧方法、开始使用日期、原值、累计折旧等。

集成使用固定资产系统时一般要求用户将初始数据与账务处理系统的初始数据进行对账处理,对账一致后才允许进行下一环节的操作。

如果固定资产初始数据与账务处理系统期初数据对账不一致,则需要逐项检查固定资产卡片的数据,或更改账务处理系统中期初固定资产数据,取得一致后才进行后续操作。

二、固定资产管理模块日常处理

企业日常运营中,会发生固定资产相关业务,一般包括固定资产增加、减少、固定资产变动等。固定资产的日常处理主要涉及企业平时的固定资产卡片管理、固定资产的增减以及固定资产的各种变动管理。在每个会计期间,用户可在固定资产管理模块中对相关的日常业务进行管理和核算。

(一)固定资产增加

固定资产增加是指以购进或通过其他方式增加企业资产。固定资产增加需要输入一张新的固定资产卡片,与固定资产期初输入相对应。固定资产增加一般有三个基本途径,即固定资产的购入、固定资产的构建、固定资产的盘盈等。

(二)固定资产减少

固定资产减少是指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毁损、出售、盘亏等)退出企业,此时要做资产减少处理,固定资产减少一般包括固定资产的调出、 废和盘亏三种情况。资产减少后还要根据资产减少方式生成凭证。

固定资产减少业务的核算不是直接减少固定资产的价值,而是输入资产减少卡片,说明减少原因,记录业务的载体信息和过程,保留审计线索。

(三)固定资产变动

固定资产变动业务包括价值信息变更和非价值信息变更两部分内容。

1.价值信息的变更

  • 固定资产原值变动
  • 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其原值变动的原因一般包括: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重新估价;增加补充设备或改良设备;将固定资产的一部分拆除;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发现原记录固定资产的价值有误等几种情况。

  • 折旧要素的变更
  • 折旧要素的变更包括使用年限调整、折旧方法调整、净残值(率)调整、累计折旧调整等。

    2.非价值信息变更

    固定资产非价值信息变更包括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变动、使用状况变动、存放地点变动等。

    (四)生成记账凭证

    设置固定资产凭证处理选项之后,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对于需要填制记账凭证的业务自动完成记账凭证填制工作。并传递给账务处理模块。

    三、固定资产管理模块期末处理

    (一)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管理模块提供自动计提折旧的功能。初次录入固定资产原始卡片时,应将固定资产的原值、使用年限、残值(率)以及折旧计提方法等相关信息录入系统。在期末,系统利用自动计提折旧功能,对各项固定资产按照定义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并将当期的折旧额自动累计到每项资产的累计折旧项目中,并减少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然后,系统将计提的折旧金额依据每项固定资产的用途归属到对应的成本、费用项目中生成折旧分配表,并以此为依据,制作相应的记账凭证,并传递给账务处理模块。系统还可以提供折旧清单,显示所有应计提折旧的资产已计提折旧的信息。

    计提折旧遵循以下原则:

    1.在一个期间内可以多次计提折旧,每次计提折旧后,只将计提的折旧累加到月初的累计折旧上,不会重复累计。

    2.若上次计提折旧已制单并传递到总账系统,则必须删除该凭证才能重新计提折旧。

    3.计提折旧后又对账套进行了影响折旧计算功能分配的操作,必须重新计提折旧,否则系统不允许结账。

    4.若自定义的折旧方法月折旧率或月折旧额出现负数,系统自动中止计提。

    5.资产的使用部门和资产折旧要汇总的部门可能不同。为了加强资产管理,使用部门必须是明细部门,而折旧分配部门不一定分配到明细部门。不同的单位处理可能不同,因此要在计提折旧后,分配折旧费用时作出选择。

    (二)对账

    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对账功能主要是指与账务处理模块进行对账。对账工作主要是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管理模块的资产价值、折旧、减值准备等与账务处理模块中对应科目的金额相一致。

    (三)月末结账

    用户在固定资产管理模块中完成本月全部业务和生成记账凭证并对账正确后,可以进行月末结账。月末结账每月只能进行一次,结账后本月不能再修改和录入数据;本月不结账,将不能处理下期数据。

    四、相关数据查询

    固定资产管理模块提供账表查询功能,用户可以对固定资产相关信息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和输出,以满足各方面管理决策的需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3月9日
    下一篇 2019年3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