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国外工业软件巨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大部分工业软件巨头企业都是通过并购的方式从自动化巨头成为工业软件巨头。
比如西门子,其通过并购UGS、Innotec、LMS、CD-Adapco、Camstar、Mentor等诸多工业软件,成为了仅次于SAP的欧洲第二大软件公司以及世界十大软件供应商。
再比如施耐德电气,也先后并购了INVENSYS、Aveva,并将施耐德电气软件部合并到Aveva,还控股了电气设计软件公司IGE+XAO。
还有罗克韦尔,也投资10亿美元参股PTC;2021年6月25日(美国当地时间),罗克韦尔还宣布,以22.2亿美元现金收购软件即服务智能制造平台公司Plex Systems,以扩展工业云软件产品 。
如果国内的企业也走这样一条发展路径,那可以预测未来在自动化领域,也一定会诞生至少一到两家的工业软件巨头企业。那么问题来了,现在哪些自动化企业已经开始有这样的苗头?有没有可能成为可以与外资比肩的巨头?
近日,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汇川技术声称将加大对工业软件和数字化的投入,作为国内自动化领域的领军企业,汇川技术能否在工业软件领域成为“中国的西门子”呢?
起风了!
如果仔细分析汇川技术这两年的布局,可以看到,其已经将工业软件和数字化作为未来布局的方向。
董事长朱兴明在公开场合演讲主题的转变就是最直接的信 。
6月22日,在第一届聚智未来·工业互联 高峰论坛上,汇川技术董事长朱兴明就企业数字化转型发表演讲《精益为本,工业互联打造中国智造新模式》。
朱兴明提到,做企业领先两步是先烈,领先一步是先机。工业互联 已经是领先了,这个行业非常有前景;第二句是方向正确,永葆活力。方向是正确的,永葆活力就能把事情做好。
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到,汇川技术已经将工业互联 作为未来的方向。如果这句话还不够直白,那么下面这一句则直接表明了心迹。
“做企业最核心的就是精益,这是智能制造的本质。工业互联 和数字化是服务于精益的技术手段。”
朱兴明在演讲中表示,汇川2013年开始建基于设备服务的互联 平台,到现在这个平台每一年亏损几千万。他也坦言对于基于服务的互联 如何盈利,汇川目前也没有找到方法。
“1、收钱很难。中国企业和用户普遍认为软件是免费的,是不用收钱的,只有卖硬件才能收钱;2、扪心自问,究竟平台为客户带来多大的价值?对价值的评估、定义和价值的实现我们做得不够好。所以我们要慎重,在工业互联 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抛弃商业互联 流量就是价值的观念。对于工业互联 流量没用,一定是要忠于价值,创造价值才能分享价值。”朱兴明如是说。
为此,他认为,汇川的数字化成功要做好三个方面:一是定位。汇川肯定是先做被集成者,最后变成集成者,这个路径比较务实一点;二是能力(IoT连接能力)。其中就包括自动化能力、工艺能力,以及对工艺的理解、数字化底层的连接,这是汇川天生具备优势的地方,因为其掌握了大量的设备入口;三是要有熟悉工业场景的专家和人才队伍(数字化专家)。
尽管一年亏损几千万,汇川技术还是在不断探索中,其针对纺织行业的数字化升级打造的“嫘祖纺织工业互联 平台”就在6月25日举办的中国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大会暨纺织行业工业互联 平台赋能深度行业大会上,被评为“纺织行业工业互联 平台示范项目”。
可能性
为什么汇川技术有可能成长为“中国的西门子”?
首先,当然是具备这样的基础,汇川技术在国内自动化领域的地位就无需赘述了,最早以变频器起家,拥有“华为+艾默生”的管理层血统,一直以工控领域的“小华为”著称。
从业务上来看,汇川技术作为工控产品国内龙头企业,在多领域与西门子等外资巨头有直接竞争关系。据悉,汇川技术这些年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不断拉近与国外先进品牌的差距,如变频器产品关键性能参数上与ABB、西门子等巨头品牌接近;伺服系统接近松下、安川等国际领导品牌,在部分性能上已优于三菱、西门子等。
业内人士认为,汇川虽然在工控领域的产业链布局领先于国内企业,但与海外巨头对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产业链完整度上尚待进一步拓宽。
产业链完整度的拓宽,要有工业软件的一席之地。
事实上,近段时间,汇川技术就在公告中宣称将拟使用募集资金约3.6亿元用于工业软件技术平台研发项目,旨在研发智能控制器软件平台、全集成自动化工程软件平台及数据中台。
6月29日晚间,近1800亿市值的汇川技术披露2020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发行情况 告书,确定此次发行价格为58元/股,发行规模为3673.22万股,募集资金总额约21.3亿元。
“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关键。”汇川技术介绍,工业软件作为数据流通的桥梁和工业制造的大脑,建立了数字自动流动规则体系,能够实现规划、制作和运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数据。
一方面是业务发展的需求,只有将业务范围从自动化拓展到数字化领域,汇川才真正具备了与国外企业一争高下的完整产业链。而另一方面,工控系统厂商由硬至软,由前至后,自下而上的发展趋势其实也已经显现。这从艾默生、施耐德等外资企业的发展布局就可以看出。
这些年,艾默生通过一系列的收购战略,迅速扩大工业软件的能力,实现业务多元化,为用户提供范围更为广泛的服务。2020年9月初,艾默生以16亿美元现金方式收购了领先的运营技术软件供应商OSI,丰富了艾默生现有的强大软件和自动化技术产品组合,助力电力行业发展;2020年10月14日,艾默生官宣其已完成对意大利工业自动化控制软件商Progea集团的收购,以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抢跑数字化转型新赛道。
事实上,早在2019年,艾默生就成立了新的“数字化转型”业务部门,旨在满足客户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协助制造企业开发和实施数字化的技术和程序。“最终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的还是软件”艾默生自动化解决方案全球业务执行总裁Karsanbahi此前说道。据Karsanbahi透露,艾默生推出的独立软件的年收入在2020财年已超过5亿美元。
施耐德就更不用说了,其发展历程中最著名的并购案例就是向MES领域软件巨头AVEVA发起“反向收购”,即将其软件业务与AVEVA合并,并注资5.5亿欧元,占据合并后新公司60%的股权。
一些证据
2021年2月,朱兴明在《架构为先场景为王——汇川技术2020变革“新”得》的新年演讲中表示,2020年,汇川遇到了一次重大外在危机,就是新冠肺炎疫情,但这次危机成为了汇川技术新格局重构的开始。
这次重大外在危机或许也让汇川感受到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也许是必要性。朱兴明提到的第一点总结就是要聚焦,要保证方向是正确的,汇川聚焦工业领域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
增加了数字化和智能化,这是一大改变。这个转变也许在多年后会成为一个里程碑式的转变。
除了在演讲中强调了数字化和智能化,汇川技术在2020年年 的经营计划也比上一年多了一部分,即数字化业务。
年 提到,汇川技术将围绕数字化工业业务,加大工业互联 平台、工业APP、算法包、行业解决方案等技术与产品研发,为工业用户提供贴近场景、易用、易部署的解决方案。将会组建“数字工厂”和“设备智能服务”两大业务部门,结合自动化、行业工艺和市场覆盖面广的优势,培育和发展产业生态。
汇川技术方面认为,数字化是行业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 过去汇川一直在做尝试性的投入,也在不断进行商业模式的探索,现在规模投入的时机开始到来。 现有的工业自动化业务往上走就是数字化和智能化,这是必须要把握的浪潮。
如果说要成长为“中国的西门子”?除了自身技术突破之外,汇川还有哪些路径可以走?那就是并购了。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汇川很有可能通过并购一些国内做的比较好的工业软件企业来实现自身业务的拓展。
这一判断首先是基于上述对外资品牌的路径分析,而汇川正是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一家企业,完全有可能效仿外资品牌的方式来壮大自己。
此外。从汇川的整体布局来看,其并购的基因也已经显现。此次募资资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用于收购汇川控制49.00%的股权,虽然不是工业软件企业,但证明并购确实是汇川技术的一大发展战略,此前,汇川技术还收购了贝斯特、江苏经纬等企业的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对于国内的工业软件企业来说,如果真有一家自动化巨头欲通过收购的方式成为可以与外资对抗的企业,或许等着被收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要不然,就得做好跟巨头们抢食的准备,毕竟,就算没有汇川技术,也有别的企业虎视眈眈,比如工业富联。
接下来,5G产业时代还将继续梳理国内MES企业概况,敬请期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