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on、Obsidian、Logseq、Roam Research、Evernote、flomo、为知、飞书、语雀……知识管理/笔记软件越来越多,我总在不同应用间徘徊。直到有次忽然醒悟,知识管理软件不是管理知识,而是管理笔记。笔记里的知识并不属于你,只有经过消化、应用,才会成为自己的知识。
这么简单的事,我之前却一直没看透,总是把笔记与知识理解划上了等 。当要用到曾摘录的笔记时,就在各类知识管理软件里翻找,折腾一番才找到需要的笔记,有时甚至出现「自己不清楚放在哪里,也不清楚是否有」的情况。记笔记花了一个小时,下次寻找与重新消化又花了一个小时,原本为效率而生的知识管理软件变成了浪费时间的杀手。
另一方面,我们在用知识管理软件的美观界面和强大功能的同时,也被这些软件所限制,无法完全按自己的想法输出笔记。比如,你长了一双翅膀,Markdown 文本是自由的天地,而进入 Notion 则被隔成一个个小房间,你在房间里待着很舒服,可一旦想去其他房间,就必须脱离 block,不比 Markdown 可以自由飞翔。
突破迷思后,我基于 VuePress 和 vuepress-theme-hope 建立了 LearnData 项目,把知识笔记、生活记录、博客和任何觉得有价值的记录转成 Markdown 文本,然后推送到 GitHub 生成 Pages 静态页面,同步到国内云服务器形成 LearnData – 开源笔记。
为什么用 页管理笔记
公开分享想法
知识管理/笔记软件天然带有私有性质,不对外公开。但是,我的笔记大都来自互联 ,要对谁保密?
我很推崇 Ray Dalio 在《原则》中提到的「头脑极度透明,公开分享想法」。
让其他人无比清晰地看到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头脑越透明,越不会自欺,其他人也会给你诚实的反馈。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介绍 Aria2 的人,我曾经写过一篇 Aria2 教程,文章后来被多个 站参考/抄袭,覆盖了 Aria2 某度搜索前三页。在那篇文章的评论区,有好几条留言说文章逻辑差看不懂的,也经常有热心人帮我怼回去。其实,那篇文章的初版真的很糟糕,只是写得比较早,当时没几篇中文教程,大家只能看这篇教程。我写文章的初衷是方便自己用,避免一个解决方案用完就忘,下次又从头开始。那篇文章是在大家的反馈下,迭代了三个版本才开始变得完整和逻辑化。这些反馈也是我坚持写博客的原动力。这跟费曼学习法的道理相通,当你写文章帮助其他人时,你也在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建立 LearnData 只有一个月,但我从中获取的正反馈超过私有笔记一年的获得。笔记公开化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输出分享
其次, 页形式让笔记方便分享。除了效率工具心得,我把生活技巧、购物评价和说明书也放在 LearnData。家人或朋友需要帮助时,直接访问 页即可,不需要安装 app 或折腾账户分享,比如下图的 通马桶技巧 和疏通器说明书。
漂亮决定生产力
另外, 页能自由调整外观样式,更换为你喜欢的界面。这也是为什么 LearnData 舍弃了初版的 docsify 框架,改为复杂许多的 VuePress 框架。docsify 官方模板过于简单,没有界面设计模块,难以满足知识管理界面必须直观漂亮的要求,而这点直接决定了生产力,不能让步。
知识管理/笔记软件将 Markdown 文件作为一个个区块,而 页可以将其视为一体。LearnData 支持多级侧边栏和目录,让阅读查找变得简单。
为什么不用 Obsidian
@北鸮 提到「脱离 Notion 可以理解,Markdown 很自由,那为啥不用 Obsidian 呢?也有标题,也有标签,也可以有层级,开源软件还有 Logseq 替代」。
Obsidian 等双链笔记想法设计很好,我们可以自由地在不同知识点间切换,节省搜索和关联的时间。但知识点的联系是靠人工打标签来建立的,而非根据关键词自动建立图谱关系。这跟 URL 链接又有什么区别?因此我认为,双链笔记并不适合知识库。(如果对双链笔记理解错误,欢迎纠正。)
建立知识点联系后,双链笔记能轻松处理成千上万个文档,按条件整合文本方便阅读。但是,多数人常用知识范围不会超过一百。如果你的个人笔记上千了,说明你要不是科研大佬,要不没消化甚至是根本没读过这些笔记,只是在记笔记。
除去博客,我只有 37 篇笔记,而且按功能划分为 7 个区块。你觉得这点文件,用树状管理方便,还是用双链笔记打一堆标签来得好?即使有时标题里找不到某个关键词,我用全文搜索达到目的。我个人会倾向于简单方便的树状标题管理。
抛弃知识软件 ≠ 不用
选择 Markdown 就得卸载知识软件吗?
抛弃知识软件并不是不用,而是将其视为知识的中转站。知识软件的趋势是 ALL IN ONE,记录全能成了标榜的主打功能。可是,光收集而不应用的知识等于零,只会增加你后续的使用成本。
知识软件对我来说,是功能清晰的素材库。我会不断清空素材库,将小的知识点融入 LearnData 笔记区,成体系内容则写成博客,确保 LearnData 成为知识库的终点。
如果你也想试试……
如何搭建把博客转为知识库,建立属于你的 LearnData 知识管理 站呢?
首先,确定你有 GitHub 账户,懂 Markdown 和基础 HTML 知识。然后,按 LearnData 部署教程 即可完成搭建和配置。如果你的笔记已经 Markdown 化,把文档放在 docs 目录下就可以建立你自己的知识库。
笔记结构可以参考我的分类。这没有绝对的界限,只要看到自己觉得有价值的知识点,都可以往 LearnData 里丢。但是,不要全文本地化收藏,简单提取用链接引用即可,除少量精品外, 络时代的文章隔几年就会失效,没必要收藏为一篇篇的笔记。当下次应用到这个知识点时,我们再考虑整理事宜,否则,长时间用不到的知识,又有什么整理的价值呢。
最后
两个月前,我在 WordPress 博客篇中喊着「md2wordpress 是最后一次博客方案」,但由于 WordPress 与 Markdown 各种不兼容,写完没多久就换到支持原生 Markdown 解析的 VuePress。
这次我不想再立 Flag 了,只希望能放过自己。每进行一次知识迁移,真是大伤,休息一段时间吧。
如果你有兴趣尝试 LearnData,欢迎通过 newzone.top 并复制模板尝试,具体的操作方法与常见问答我都写在博客中。有进一步的问题或讨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