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下午,2021年福建省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论坛暨新工科人才对接会在莆田学院紫霄校区圆满召开。大会由莆田学院主办,莆田学院新工科产业学院、福建省工业软件产业联盟、福建省企业信息化协会、福建省数字工业协会、中海创科技(福建)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旨在于推进我省工业软件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产业服务体系、构建行业支撑平台。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郭学军,莆田学院党委书记宋建晓,莆田学院副院长李文芳,莆田工信局局长张志宏,莆田学院新工科产业学院院长梅文博,中海创科技集团董事、执行总裁马翔,福建中电光谷南方区集团总经理杨琳,福州软件园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洪强,星 锐捷技术中心监事田中敏,榕基软件党委书记张莉,南威软件执行总裁姚文宇,福建省工业软件产业联盟秘书长黄美龙等领导、专家学者、领域内优秀企业代表、高校及科研机构代表人出席,莆田学院部分师生代表参加论坛。第一阶段会议由李文芳主持。
郭学军在致辞中谈到,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2018年莆田学院在工信部大力支持下,引入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部属高校资源,对接华为、百度、腾讯、中软国际等知名企业技术力量,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新建了新工科产业学院。开设有物联 、软件工程、机器人工程、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智能科学和技术等专业。随着莆田学院培养的新工科人才不断走上工作岗位,相信将能有效缓解我省软件产业发展长期存在的人才短缺和结构失衡问题。他表示,希望有更多的省内企业和新工科产业学院开展人才对接合作,更希望新工科产业学院培养出的人才能更多留在福建,为福建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宋建晓代表活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他表示,举办此次论坛,是为了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适应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也是进一步深化落实教育部、工信部、中国工程院《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意见》的重要举措。希望论坛能够进行深入探讨,努力形成建设性成果,有效推动我省工业软件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并为莆田学院新工科人才的就业、发展提供双向选择机会和平台,从而实现全方位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福建省工业软件产业联盟首届轮值理事长单位-中海创科技集团董事、执行总裁马翔在致辞中表示,希望能够借此活动,进一步落实产业与新工科人才的深入对接,汇聚产业的工业软件技术优势与院校的人才资源优势,推动工业制造、信息技术等各领域企业与科研机构、院校实现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加速工业软件的自主可控进程,共同为打造福建省工业软件产业的生态提供有力支撑。他提到,下半年联盟工作将主要围绕组织赛事、对接人才、编制案例汇编集、与企业深度对接这四项内容展开。
杨琳介绍了中电科创城,并代表中电光谷集团向新工科青年才俊发出邀请。
为搭建校企双方互动平台,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转型升级,实现就业市场资源共享、帮助毕业生高质量满意就业,现场进行了两轮签约仪式。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创新大赛暨福建省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与莆田学院签署了人才服务合作协议、中海创科技(福建)集团有限公司与莆田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福建星 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榕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与莆田学院签署人才协议。
在随后的主旨演讲环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信息技术中心原首席顾问宁振波以《铸魂,软件定义制造》为题,阐述了工业软件是国家命脉的观点。他表示,工业互联 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抓手,工业软件是承上启下数据利用的关键,工业软件的培育和实施对工业互联 的应用发展将产生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
作为工业大数据领域的专家,清华大学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总工程师王晨以《工业大数据软件发展与挑战》为题,对工业大数据软件发展与挑战进行了深入解读,探究了数据采集、数据储存、数据结合、数据集成等专业知识。
中海创科技(福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卢凡围绕工控核心软件技术在工业互联 平台建设与应用中的关键支撑作用,作了《工控核心软件技术支撑工业互联 平台建设与应用》的主题分享。
新工科产业学院到底是怎样的?
如果你想知道的话
小莆带你研究!
“工”
两横一竖,顶天立地
从事着最扎实的工作
迸发出夺目的创新火花
这里是新工科产业学院
这里,有你正畅想的一切
这里,有你将探索的未来
欢迎广大学子 考
莆田学院新工科产业学院!
本期编排 | 薛夏婧 李卉
出品 | 莆田学院融媒体中心新媒体运营部
为莆院点亮“在看”
也可以把莆院设为星标
才能不错过我们的每一篇推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