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不一定只靠硬件,软件撬动也能行!

在城镇化趋势发展下,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农村开始出现大面积“空心村”、合村并居等现象,朱家林曾也是空心村一员,那她是如何从“无”到“有”,并成为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的呢?今天,亮节君带大家一起走进朱家林,看看她是如何做到的!

项目概况

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的朱家林村原本是山区深处的普通小乡村,以种植花生、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是省贫困村,常住多为留守老人,年轻人大多不愿留村发展,村中一半房屋空置。实施精准扶贫以来,依托村内生态资源优势,创新乡村建设理念,规划发展朱家林田园综合体项目,此后彻底改变这里“山美水美,人贫村空”的现象。

发展历程

1.乡情感召,激发内生动力

出生在乡村,但在外闯荡多年的宋娜,对山东人特有的乡音、乡情、乡恋,始终挥之不去,这个土生土长的小姑娘开始思考,决定为老家做些什么。宋娜刚到村里的时候很多院落没有屋顶,院子里的老树杂草繁茂。宋娜有了自己的小愿望,就是让村民做主角,通过民宿旅游的方式给破落院子植入新生命,让乡村重现活力。

2.多方努力,促进乡村蜕变

政府引导带动及多方努力下这里从贫困村到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且是山东省唯一国家首批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该项目以”创新、三美、共享“为发展理念和总体定位,以”保护生态、培植产业、因势利导、共建共享“为根本遵循,搭建人才返乡、资本下乡等创新创业平台。不到三年实现从生态艺术 区到省级特色小镇再到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的三次跨越。

3.合理规划,完善功能设施

项目总体规划为“二带二园三区”;“二带”是小米杂粮经济产业带和珍珠油杏、木本油料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带;“二园”是创意农业园、农事体验园;“三区”是田园 区、创意孵化培训区和农村电商仓储物流区。

乡村发展

1.重塑乡村活力

朱家林在整个村落的空间营造及建筑更新中,以新乡土理念为基础,以保护建筑肌理为理念,通过整体保留、局部修缮、内部装饰的方式,在保留历史记忆,运用现代乡土的基础上,对其建筑空间置入新的功能,给旧建筑赋予新的生命力。

田园综合体的打造离不开对资源与地域特色的利用,朱家林通过半保留半修建的改造方式,使建筑空间的部分与整体、村落的内部和外部、历史与现实达到新旧融合,利用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最终使乡村建筑形成独特形式。朱家林的改造,不仅是建筑形态方面的更新,更是精神与文化方面的重生,使得朱家林能够吸引住游客的眼球,留得住乡愁。

2.引入人才资金

合理利用政策性资金,以政府为主导,完善了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还建设创客公寓、田园客厅等创客创业服务设施,出台政策吸引人才下乡。构建六大平台体系,为招引项目发展提供综合服务保障。目前已吸引山东燕筑、美丽乡村研究院等各类创客、文创团队20余家。

积极地与 会资本进行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 招引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园, 采用优惠的投资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对项目参股而不控股, 保证了 会资本的活跃度和积极性。

3.联动村民致富

以公司作为平台,将闲置的农村土地、山林、房屋等资源盘活利用,以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以产业为依托,形成政府、开发公司、创客、合作 、农民多主体参与的发展格局,村集体、村民闲置资产实行“三权分离”,所有权仍归村集体或村民所有,由合作 入股公司,获取房屋土地租金和项目分红;经营权归公司统一运作,引进经营户和创客对土地、房屋进行改造或产业项目运营,在个性化创意的同时保留浓郁的乡村气息。这样农民不用搬迁,还能参与到项目中,成为建设者、受益者,由被动带入到主动融入,参与乡村建设、旅游就业、农家乐经营、民宿改造等,实现共建共享。

4.厚植产业根基

以创意产业为基础 朱家林村未开发前,主导产业是传统农作物,打造项目后建设创意农业区, 融合文创、康养、研学等多产业要素,规划了蚕宝宝养殖基地、海棠园、中草药养生园、十六园、小米主题农场等创意农业板块。

以特色产业为支撑 打造了创意农业区莓林苑、沂蒙大妮循环农业示范园等15处特色产业项目,通过 区参与的方式带动村民参与建设, 并从中获取收益。

以休闲旅游为活力 通过乡村氛围的营造和乡村景观的设计, 将传统村落与现代时尚相结合, 同时融入乡村文化, 让城市居民在乡村感受休闲旅游的独特魅力。着力打造朱家林精品民宿街等创意型乡村旅游产业项目,招引柿子岭等重点乡村旅游建设项目。产业项目的落户与发展构筑了朱家林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的强力产业支撑。

智库锦囊

朱家林通过多方努力,在引入人才资金的同时联动村民发展,打造培育了特色产业,让我们看到偏远的小山村照样可以加载进田园综合体的乡村发展模式。我们在做乡村振兴时,如何从硬软件两个层面去介入项目的打造呢?亮节君在此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帮助!

1.搞好乡村硬件,奠定发展基础

村子的乡村振兴不能一上来就招商引资,尤其是那些没有搞好基础设施,没有产业的村子,是很难招到商、吸引人、引到资的,也难拿到政策资金。所以,村两委要真的想要推动乡村振兴,还是先筑好巢,才可以引好凤,首先,必须在设施配套上下功夫,但是乡村建设绝对不是大建大拆,而是将乡村空间美学融入项目改造和建设当中,村两委和政府要打好基础盘,搞好乡村人居环境、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公共化服务水平、美化生态环境等,让人一眼便相中她的颜值,从而想要了解她的内涵,于是游客来了,投资也来了。打好了硬性基础配套设施当然还不够,乡村的发展还要软件带动来不断注入活力。

2.做好软件带动,持续注入动力

筑巢引凤 通过乡情感召,吸引乡贤和在外务工村民返乡;要建立有针对性的晋升、生活、事业激励制度,在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综合服务等方面吸引人;外来企业和 会组织等各类主体要充分发挥好各自优势和作用,形成合力打造产业或创业平台,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做大做强乡村主导产业,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有发挥自身才能和赚钱的平台及机会。

政策扶持 村两委需要向上申请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振兴规划方案编制、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和产业配套设施等的建设;其次是利用政策引导撬动 会资本不断为乡村及其产业注入资金活水,变输血为造血;也可以通过资源整合打包入股到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方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综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仅要打好乡村硬件基础,保留乡村原滋原味,激活内生动力,筑好巢后也要用软件持续驱动,引入人才、和资金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3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