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向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转型

随着IT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的日渐成熟与广泛应用,传统的数据中心因为IT资源置备慢、资源利用率低下、电能消耗过高、物理空间有限、服务质量低下等问题,而无法适应当今绿色IT的节能减排、低碳、智能先进的管理理念,也无法满足IT资源高效交付、运维成本和投资成本节俭等新型数据中心要求。

国内高校已经开始从传统物理数据中心向虚拟化数据中心过渡,进而向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过渡,这是数据中心发展的一种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大部分高校已经实现了服务器虚拟化,部分高校已经实现存储虚拟化,但是 络虚拟化还在摸索和测试中。

数据中心及其 络现状

1. 数据中心现状

上海海事大学从2009年开始自主建设服务器虚拟化,截至目前,我们利用业内较成熟的虚拟化产品,已经实现了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并且利用vRealize Automaition 平台实现了IT资源的自动化部署与交付,利用vRealizeOperations实现了智能化运维。数据中心正朝着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转型,这其中 络虚拟化是关键环节。势必要求传统的数据中心 络向软件定义的 络转变。

2. 数据中心 络现状

数据中心已经基本实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功能,但数据中心 络还是处于原来的传统 络模式。从 络拓扑结构而言,数据中心起到了其所在楼宇的校园 汇聚的作用。其内部 络有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托管服务器 络,主要用于各二级学院和二级部门的服务器;一部分是核心业务 络,主要用于信息化办公室为学校建设的核心业务物理服务器;最后一部分是虚拟机 络,主要用于信息化办公室为学校建设的虚拟机 络。其中虚拟机 络可看做是校园 的一个VLAN,与校园 络交织在一起,通过同一个核心交换机进行数据交换(如图1)。

这种 络结构给 络管理带来了一定复杂度。数据中心的物理服务器与虚拟机是由专门的数据中心管理员来管理,而数据中心的 络则是由校园 络管理员负责。数据中心对 络的需求,通常是在之前事先划定给数据中心服务器专用的 段之内的,预先配置好校园 核心交换机及服务器接入交换机,日常使用通常只是在既定的规划范围内正常使用,例如每次新增服务器,仅可使用既定的 络分段,在已有的VLAN内确定一个IP。但是在数据中心 络日常的使用中,必然会存在因业务而发生的 络变更,先前规划的 络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例如新增 段,需征求校园 络管理员意见,等待 络管理员调整交换机配置后,数据中心管理员方可测试使用。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如果服务器 络出现问题时,须由 络管理员配合排障。

数据中心传统 络的弊端

随着数据中心虚拟化程度越来越高,业务需求越来越多,安全性、灵活性及交付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 络已无法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其弊端也慢慢显现。

1. 传统 络架构之管理弊端

(1) 以硬件为中心:特定于供应商的管理,存在多种配置命令;

(2) 络架构复杂,维护工作量大:每个接入交换机都需要做相关配置,完全手工配置,难以保证 络配置的一致性,配置复杂且易出错;

(3) 对新业务部署上线支持缓慢。 络追赶业务,而无法与业务同步;

(4) 虚拟 络与物理 络协调困难:服务器管理员无法管理 络, 络管理员也无法管理虚拟机的 络,出现 络故障需要协调 络管理员解决,排障效率低下;

(5) 络调整不够灵活:涉及VLAN,IP等新增或者调整时,需要 络管理员确认并调整。

(6) 络管理界面划分不清:原有架构下,服务器 络特别是虚拟机 络与校园 络交织在一起。虚拟机的 络可以在虚拟 卡中做一定的限制,故对于 络管理员而言,虚拟机的 络应该归虚拟机管理员来负责。而对于虚拟机管理员而言, 络的问题应该由 络管理员来负责,管理界限模棱两可。

2. 校园 与数据中心 络相互影响

目前校园 与数据中心 络是二层互联,在 络安全问题上相互影响,如广播风暴,环路等。

3. 内部安全控制不足

传统的数据中心 络安全防护一般部署在数据中心的边界防火墙设备,数据中心内部缺少东西向的安全控制(如图2)。黑客一旦突破了边界防火墙,就可以在数据中心内部畅通无阻,造成数据非常容易泄露。如果通过部署传统物理防护墙的形式,实现数据中心内部成百台虚拟机的东西向流向的安全,势必会成本很高,同时运维管理十分复杂。

数据中心 络改造规划

鉴于传统 络的弊端,为了适应新型数据中心的要求及业务对 络的需求,我们对数据中心的 络进行了自主升级改造。本次改造通过实现数据中心 络可独立规划、按需分配、灵活调整、减少耦合,最终实现数据中心 络可在一定的范围内独立规划、设计、可根据需要自主分配 络、因业务需求可实现 络灵活调整、减少与校园 络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管理界限分明、排障简单的目标,彻底建成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

1. 整体改造规划

根据数据中心的 络情况,我们制定了不同的改造策略。从长远角度看,我们主要是针对虚拟机 络进行虚拟化改造,其他 络采用逐步过渡到虚拟化 络的方法。具体如下:

(1) 托管物理服务器 络:托管服务器是历史遗留问题,目前数据中心已经不再接受托管,对于已有的这部分服务器, 络保持现状,物理服务器不再进行升级、更新等业务,采用逐步淘汰的原则。

(2) 服务器等硬件管理 络:使用重新规划的新 络地址,单独划分一个VLAN用于物理硬件的管理IP,其中包括了NAS,iSCSI等地址。

(3) 虚拟机 络:对于虚拟机的 络主要涉及两类地址,一类是教科 地址,一类是内 地址。教科 :如邮件、DNS等部分虚拟机使用了教科 ,而且后续仍然存在业务需要使用教科 地址,故这部分 络保持原有状态。设置特定集群,单独放置使用教科 的虚拟机。仍然是桥接方式。内部 络:使用新规划 络,进行虚拟化 络改造,实现NSX 络虚拟化。

2. 络虚拟化方案设计要点

(1) 数据中心使用单独一个B类地址,实现虚拟机 络与校园 相对独立;

(2) 新增两台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与校园 三层互联,避免虚拟机 络环路对校园 产生影响;

(3) 管理 络与生产 络分隔;

(4) 不同的应用使用不同的地址段;

(5) 虚拟机增加南北向及东西向安全控制;

3. 新建 络虚拟化结构

整个数据中心实现 络虚拟化后, 络划分为三部分:

(1) 物理设备 络:划分两个C类地址,直接用于物理设备如物理服务器、存储、交换机等以及NAS、iSCSI的IP地址;

(2) Web生产 络:通过NSX,划分微分段,单独用于Web服务器 络,实现与一般生产的 络隔离,此部分的服务器 络防火墙有严格限制,默认只开放80及443端口;

(3) 一般生产 络:通过NSX,划分微分段,用于一般的非Web服务器。

数据中心 络虚拟化改造实施

无论是传统的 络结构还是利用Overlay技术的虚拟化 络结构,作为传输的底层设备,物理交换机是必不可少的。此次数据中心 络虚拟化改造,首先升级了底层 络交换机。新增加两台核心交换机,清空了底层接入 络交换机的配置,并把MTU值改为大于1600。新建NSX虚拟化 络,部署虚拟化管理平台,控制器及数据平面的各个插件。各集群安装配置VXLAN、分布式逻辑交换机、逻辑路由器、分布式防火墙及Edge防火墙。

NSX 络虚拟化架构建设完成之后,两种 络并存,一种是原有的传统VLAN、一种是大二层VXLAN。对于新增的虚拟机,使用全新的VXLAN 络。对于已经存在的虚拟机,通过设置物理主机同时连接两种 络,更改虚拟机IP地址,同时切换到VXLAN 络,逐步实现生产虚拟机从VLAN转化到VXLAN,最终完全实现NSX 络虚拟化。

NSX 络虚拟化改造后的优势

数据中心实现NSX 络虚拟化之后, 络的架构、使用便捷性、安全性、管理便利性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 数据中心的 络实现软件定义,不再以硬件为中心。

2. 络结构简化,与校园 之间的安全可控,有效防止回路,便于管理。

改造后虚拟化的物理 络与校园 三层互联,屏蔽二层故障的相互影响,安全可控;另外, 络虚拟化后无需关心底层物理 络,通过大二层技术, 络与底层 络设备的关系不再紧密,满足IP可达即可,只需要将底层物理交换机的MTU值设为1600以上即可,无需再使用多种命令,做复杂的端口或者路由配置。同时允许底层 络设备异构。

3. 新增 络变得简单灵活,虚拟机管理员在统一的管理界面,增加虚拟交换机及虚拟路由器即可快捷完成,不再需要校园 管理员在物理交换机上进行繁杂的手工配置。

4. 虚拟机的 络安全设置可由虚拟机管理员根据需要对虚拟机配置,无需 络管理员参与。

5. 责权分明,校园 络与数据中心 络管理边界清晰,故障排查简单。

6. NSX提升数据中心 络安全

(1) 传统的数据中心的 络安全,对于东西向的安全限制有限,实施NSX后,南北向及东西向安全限制,都可以做到较好的控制;

(2) 不同的 络之间可以完全隔离,例如我们的Web 站服务与一般生产服务隔离;

(3) 可设置不同的安全组如SSH安全组,RDP安全组等,实现依据安全策略通讯。

(4) 安全策略跟随虚拟机。

安全策略支持 IP、 Port范围、安全组和vCenter管理对象。安全策略自动跟随虚拟机,安全粒度到虚拟机。例如学校的MAIL服务器仅允许开放HTTP、HTTPS、IMAP_SSL、POP3_SSL,SMTP_SSL等协议,无论该邮件服务器迁移到哪台主机,策略始终有效。

(5) 对于安全的控制,通过vCenter软件平台即可设置,无需对硬件配置进行更改。

7. NSX助力云计算自动化和自助式IT,IT资源需求服务实现无人干预。

NSX与vRealize Automation云计算自动化平台结合,实现包含 络和安全策略的按需应用交付、自动化部署 络安全微分段。在这两大平台的保障下,学校的 站服务器实现自助式申请、自动化部署交付,无人干预。

在信息化的时代,数据及服务呈现爆炸式增长,对于数据中心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大的灵活性,敏捷性和更好的安全性。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是当前应对信息高速发展的最好方案。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设施内部运作将不再专注于硬件和物理设备,而会更多地侧重于软件。 络虚拟化成为完全实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必经之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9月9日
下一篇 2018年9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