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发过程的质量决定了软件的质量,同样地测试过程的质量决定了软件测试的质量和有效性。软件测试过程的管理是保证测试过程质量、控制测试风险的重要活动。软件测试的过程一般分为测试计划、测试设计与开发、测试实施、测试评审与测试结论等阶段。对每个阶段的任务、输入和输出都有明确的规定,以便对整个测试过程进行治疗控制和配置管理。软件测试过程是一种抽象的、遵循GB/T 18905《评价者用的过程(Process for Evaluator)》中定义软件评价过程的模型,是国际上共同遵守的软件测试过程标准,是软件测试过程管理的精髓。标准定义了分析各类软件产品的评测需求,规定、设计、实施、评审以及对评测做出结论所需要的各种活动。
关键字:测试计划测试设计与开发测试实施测试评审测试结论
1. 评价过程的特性
评价过程的特性包括:可重复性、可再现性、公正性、客观性。可重复性:评价者按照评价规格说明对产品进行重复地评价,应产生同一种可接受的结果;可再现性:不同的评价者按照评价规格说明对产品进行评价,应产生同一种可接受的结果;公正性:评价应不偏向任何特殊的结果;客观性:评价结果应是客观事实,不带有评价者的感情色彩或主观意见。
2.评价过程
2.1评价活动
(1) 确定软件评价需求
(2) 编制评价规格说明
(3) 制定评价计划
(4) 评价执行计划
(5) 评价结论
2.2评价过程的输入
请求者提供需求,并作为评价需求的最初版本,软件的说明书,软件的说明书标识的软件产品以及供评价的部件,评价者提供下列评价过程输入,预先确定的评价规格说明。
2.3评价过程的输出
在评价期间,评价者提供下列输出产品,评价记录,包括评价计划和评价动作的记录
评价 告草案,包括评价需求,评价规格说明和综合的评价结果,经过评审的评价 告。
2.4评价过程文档
评价需求、评价规格说明和评价计划是评价过程的中间产品,评价记录和评价 告是评价过程的最终产品。评价需求:描述评价的目标。特别是描述了产品的质量需求,评价规格说明:确定对软件及其部件实行的所有分析和策略,标识要分析和测量的软件部件,评价计划:描述评价规格,说明需要实施的操作规程,描述评价所需用到的方法和工具,评价记录:评价执行计划时详细记载的动作组成,记录由评价者保留,评价 告:执行测量和分析的结果,以及能被重复和重新评价的必要信息。评价 告首先作为草案来发布,其最终版本将交给请求者。
评价过程如下图所示:
2.2评价过程图
3.评价与生存周期的关系
评价软件产品可以在任何软件生存周期过程的范围内进行。评价能在软件获取、供应、开发、运行或维护过程中进行。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可尽早决定是否执行软件产品的评价。如果在开发过程的开始阶段能确定下来,这样能保证软件最大可能的满足有关评价结果的所有需求。降低额外风险和未预料的成本。当请求者也是软件的开发者时,及早与评价者联系,讨论将提交一个产品用于评价,会有助于开发者预见评价者可能提出的任何特殊要求。
4.评价过程的要求
4.1一般要求
1) 组织结构和质量体系
为了满足评价结果的可重复性、可再现性、公正性及客观性,评价者应立足于一个组织。该组织为使其活动达到充分的质量要求提供所有必要保证。为满足这一需求,评价组织可以按照ISO/IEC 17025中规定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2) 请求者的职责
评价请求者的职责应包括:为进行评价,对软件产品确立必要的合法权利,为标识和描述产品提供必要的信息,阐述最初的评价需求,并与评价者协商,确定实际的评价需求,这些评价需求宜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阐述对评价提交的信息的保密性需求,必要时在开发者和评价者之间起中介作用。
3) 评价者的职责
评价者的职责:检查请求者对要评价执行的软件产品是否有充分合法的权利,按规定对请求者提供信息保密承诺,包括评价的软件、评价记录和评价 告,提供有资格的和经过培训的人员,以便实施评价,提供评价工具和技术,按照评价需求实施测试,保留评价期间影响评价结果的所有工作记录,保证及时向请求者提交评价 告。
5.评价需求确立
5.1评价需求确立的目的
评价需求确立的目的是描述评价目标。这些目标关系到软件产品的预期用途和相关风险。
5.2评价需求分析
请求者提出评价需求建议,请求者说明评价覆盖范围,评价者分析评价原因和描述评价需求来响应请求者,评价者解释评价的保密范围和严格程度,评价者统一评价需求。
进行评价需求分析时,要考虑供评价的产品的营业领域和用途,还要考虑如安全、保密安全、经济或环境方面的问题,以及适用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在请求者的需求中,请求者应表明评价覆盖范围。同时评价者应保证评价是非常严格的,请求者与评价者应对评价需求达成一致,作为继续评价过程的前提条件。
5.3 评价需求内容
评价需求应包含对评价产品应用领域的描述,以及产品用途的描述,评价需求应由GB/T 16260中定义为“质量特性”的一系列质量需求组成,还可能用到一些子特性,评价需求中的每项需求,都应提供要评价软件及部件的规格说明信息。
5.4.认可 告
评价需求应作为请求者与评价者联合评审的结果而予以承认,评价需求应包括在评价 告和评价记录中。
6.评价规格说明
6.1评价规格说明的目的
评价规格说明的目的是定义评价范围,定义供评价产品及各种部件执行的测量。评价规格说明应详细到一次能确保评价的重复性、可再现性
6.2评价规格说明编制
分析产品的描述,规定对产品及部件执行的测量,按照评价需求验证编制的规格说明
7.评价设计
7.1评价设计目的
评价设计应把评价者使用的测量规程编成文档,以便评价执行规格说明中规定的测量。评价者应制定评价计划来描述执行制定的评价时所需的资源和执行各种动作时对这些资源的分配。
7.2 制定评价计划
把评价方法编成文档,起草计划。把规定的测量或验证与要评价的各种产品部件的形式组合起来,以便把对部件试试的测量或验证的详细方法编成文档。优化评价计划,根据可用资源安排评价动作的进度。
8.评价执行
评价执行目的是根据评价需求,按照评价规格说明中的规定和评价计划,从对软件的测量和验证中获得结果,执行这些动作将完成评价 告和评价记录的草稿。为了执行计划的评价,评价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管理请求者提供的产品部件、管理评价动作所产生的数据(包括 告和记录)、管理评价执行动作的工具。评价结论的目的包括评价 告的评审和评价数据的处理。评价 告的草稿应交付评价的请求者。应组织评价者和请求者之间的联合评审。请求者应有机会对评价 告提出意见。之后,应把该评价 告交给请求者评价数据和文档的处置:将评价 告正式交付给请求者之后,评价者应处理与评价有关的数据。
可以根据数据的类型使用下列方法进行:
1) 供评价文档应归还给请求者,或者存档一个规定的期限,或者以安全的方式销毁
2) 评价 告和评价记录应存档一个规定期限
3) 所有其他数据应存档一个规定期限或以安全的方式销毁
当某些数据规定存档期限到期时,应将其再次保存一个规定的期限或以安全的方式销毁。只要请求者明确表示同意,评价者就可以使用中间评价结果,以便研究评价技术和软件的度量。
参考文献:
GB/T 18905——2002《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ISO/IEC17025:2005-5-1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GBT16260.4-2015《软件工程–产品质量》
2005.3《软件评测教程》清华大学出版
2006,114-122软件测试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湖南常德牌水表制造有限公司)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