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清华大学软院软件工程专业考研备考分析及经验分享

清华大学

软院每年的招生计划大致稳定在2+8(2学硕+8专硕),不过一般专硕会扩招2到4个。

软件工程

16年实际录取2+11,17年实际录取2+10,18年实际录取2+12,19年实际录取2+10。

2016年之前。软院专业课考的是408,从2016年开始改考914,也就是说到2019年为止,914一共考了四年,2016年914最高分为123分,2017年为137分,2018年为109分,2019年为107分。通过这几年的数据,可以看出自主命题以来专业课的难度16=17>18=19。

19年软院一志愿上线11人,而且很多是强势985科班。由于需要按 1:1.5 的比例进行复试,所以一志愿上线人数不够,但是如果分析一志愿上线的同学的成绩,会发现有一半以上的(6)人专业课低于83,软院单科线是80,过100的4个,最高107。很多人可能总分过线了,但是专业课单科线没过,在确定 考前,一定要充分了解。

关于软院的生源,今年的考研生源应该是从软院成立至今(2019)最好的一年,就我所知道的信息,录取的12人本科均是985或者211,甚至有超越华五本科的存在(你懂的)。软院的面试还是很公平的,老师不会歧视双非,但是不管是谁你不能“初试排名一般”、“项目经历没有”、“面试表现不好”这几条全占

最后说一下学硕专硕的问题。学硕近几年每年稳定只招2人

对于政治、数学一、英语一这三门公共课,我觉得 上的经验已经够多了,除了清华板块,北京地区的公共课经验都有参考价值(不同地区的评判标准会有差别)。很重要的一条经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专业课部分应该是大家最关心的了。914包含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和软件工程三个科目,各占50分。914整体题型比较稳定,但是19年软件工程题型相比前几年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这也是19年专业课分数整体偏低的最主要的原因。

16年-19年考研题型

16至19年专业课的题型如下(这里只罗列题型,具体考查的知识点可以参考近几年的有关初试题目回忆的经验贴)

【2016年】

「数据结构」填空题(5×3分),解答题(3×7分),1算法填空题+1算法设计题(大概是6分+8分)

「操作系统」选择题(10×1分),填空题(10空×1分),大题(3×10分)

「软件工程」选择题(20×1分),大题(2×15分)

【2017年】

「数据结构」填空题(5×3分),解答题(4×5分),1算法填空题+1算法设计题(大概是9分+6分)

「操作系统」选择题(10×1分),填空题(10空×1分),大题(3×10分)

「软件工程」选择题(20×1分),大题(2×15分)

【2018年】

「数据结构」填空题(5×3分),解答题(3×7分),1算法填空题+1算法设计题(6分+8分)

「操作系统」选择题(10×1分),填空题(10空×1分),大题(3×10分)

「软件工程」选择题(20×1分),大题(2×15分)

【2019年】

「数据结构」填空题(5×3分),解答题(3×7分),1算法填空题+1算法设计题(6分+8分)

「操作系统」选择题(10×1分),填空题(10空×1分),大题(3×10分)

「软件工程」简答题(5×4分),大题(3×10分)

虽然官方给出了914的参考书目,但是操作系统和软件工程给的参考书目实在过于厚重,直接使用这两本书来复习效率比较低。数据结构官方推荐的是严蔚敏老师的书,这本书是一定要看的,而且得当作主力书来用,一定程序上严蔚敏老师的书比王道单科书更重要,但是如果一开始复习就直接啃这本书,会非常难受,建议基础不好的先用王道单科书打基础(其实天勤的数据结构也很好,两者选一即可)。从16到19年,数据结构最难的应该是18年,其实也谈不上难,只是三道简答题(共21分)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偏,不管是王道还是天勤单科书都没有详细讲解这三道题所考的知识点。最后说一句,严书的配套习题集一定程度上比严书本身更重要。

操作系统官方推荐的教材是《现代操作系统》的第三版英文原版,说实话如果用这本书,复习效率可能不如直接用王道单科书复习。操作系统最难得分的是填空题,有的填空题知识点考查得很细,有的很偏(比如今年问了迪杰斯特拉在操作系统领域的贡献???一道送命题)。选择题比较常规,难度不大。大题的话,16年到19年每年都是3道,平均10分一道,存储管理是重点,这4年每年都有至少一道,I/O设备管理考大题的次数比进程管理更多。

19年之前,软件工程可以说是最好复习的一科了。首先16、17和18年这三年,题型都是20道选择题加两道大题,其中选择题绝大部分是「学堂在线」「刘强」老师所教授的「软件工程」 课的课后原题!但是19年发生了很大变化,选择题变成了5道简答题,并且大题由15分一道变成了10分一道,增加了一道考查「用户故事」相关知识点的大题。此外,提供一条信息供大家参考,16年之前软院复试笔试的科目是数据库和软件工程,那时候软件工程的参考课本是刘强老师和孙家广老师写的《软件工程-理论、方法与实践》。

在初试中,软件工程改了题型,而且复试题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6至19年笔试的题型如下(这里只罗列题型,具体考查的知识点可以参考近几年的有关笔试题目回忆的经验贴)

【2016年】

「数据库」选择题(10×1分),填空题(10空×1分),大题(1×30分)

「编译原理」判断题(10×1分),简答题(4×5分),解答题(2×10分)

【2017年】

「数据库」选择题(10×1分),填空题(10空×1分),大题(1×30分)

「编译原理」判断题(10×1分),简答题(4×5分),解答题(2×10分)

【2018年】

「数据库」选择题(10×1分),填空题(10空×1分),大题(1×30分)

「编译原理」判断题(10×1分),简答题(4×5分),解答题(2×10分)

【2019年】

「数据库」大题(1×50分)(你没有看错,有且仅有一道,50分!)

「编译原理」判断题(10×1分),选择题(10×1分),填空题(10×1分),简答题(4×5分)

软件学院官 给的参考书如下:

(1) 编译原理:Compilers: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dTools (2ed) Alfred V. Aho, Monica S. Lam, Ravi Sethi,Jeffrey D.Ullma,Addison-Wesley,2006ISBN 0-32148-6811

(2)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王珊主编 高教出版 。

每年初始出成绩的时间与当年的春节有关系,如果这一年过年比较晚,那么二月初就出成绩了;如果过年比较早,那么一般要到二月中旬出成绩,然后一般在三月十 左右软院官 会出复试通知和复试名单。很多人在初试成绩出来后才有心情开始准备复试,甚至很多人在复试名单出来后才能进入较好的复习状态。编译原理的难度很大,所以要尽早开始复习。

官方给的编译原理的参考书俗称龙书,直接啃龙书是很吃力的,具体的经验可以参考今年的别的同学写的有关软院笔试的经验贴。只能只提一下,语法分析是绝对的重点。数据库用官方推荐书目即可,不过数据库配套的习题集比课本本身更重要,就19年数据库的笔试考题来说,要想考好,配套习题的简答题必须花时间记忆。

面试

面试会比笔试重要很多,所以在准备复试时一定不能只专注于准备笔试而忽视了对面试的准备。作为一个跨考生,这里我回忆一下老师问的我觉得对大家有参考价值的问题。

◎你觉得本科专业与软件工程的联系,并且说一下觉得自己需要弥补的地方(用英语提问的,同时也是第一个问题)

◎你在做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科班的一般会问你做项目时所解决过的最大的困难)

◎谈一下你对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的理解

◎作为跨专业的,你怎样提升自己的编码能力

◎你最近一次参加团建或者党建活动是多久,有什么感悟(软院每年的复试时间一般是两会刚结束的时候,很容易问到有关当年两会的问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7月24日
下一篇 2019年7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