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学院第八届博士生论坛顺利举办

202 0年11月27日至28日,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第八届博士生学术论坛暨清华大学第617期博士生学术论坛在清华大学FIT楼多功能厅和 告厅举办。

软件学院院长王建民老师,软件学院党委书记王斌老师,软件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朝坤老师,软件学院副院长张慧老师,以及软件学院刘世霞、刘玉身、贺飞、姜宇、万海、丁旋老师,快手高级工程师马茗博士和亚太星通副总裁庞立新先生等共15位专家与学者出席本次论坛并担任评委。

本次博论共计40余个口头 告和海 展示。CCF A类文章共计32篇,B类11篇。涉及数据库、信息检索、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 络、软件工程、计算机体系结构、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总体的参会人数也达到了90余人,其中国际学生有6人,国际学生的口头 告4篇,学生英文口头 告数共10篇。本次博论充分地展示了我院博士生的科研水平。

本次博士生论坛共分为两个分论坛。共有48位博士研究生进行了口头 告。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工作和思路,评委老师们对 告提出了意见和指导。学术和思维在这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第八届博士生论坛全体师生合影

现场回顾

论坛开幕

11月27日14时15分,论坛于清华大学FIT楼多功能厅举行开幕式。开幕式上,王斌老师进行了致辞。王斌老师回顾了历届软件学院博士生论坛的发展,强调了疫情条件下本次软件学院博士生论坛开展的意义,鼓励此次参会的所有同学积极交流,并且对本次博士生论坛的投稿数量和参会人数表示了充分的肯定,最后宣布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第八届博士生论坛正式开幕。

王斌老师在开幕式上致辞

教师 告

11月27日,本次论坛邀请了软件学院副教授刘世霞老师为大家作 告。刘世霞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做研究的经验以及兴趣在研究中的重要性。关于博士生们对如何发论文这个问题,刘老师指出以下三点在研究中最重要:研究的点子,研究的实现和论文写作。

刘世霞老师提到,好的点子源于好的问题。刘世霞老师鼓励高年级博士生不应该成为追随者,应该在课题研究生勇于创新。虽然当下趋势和热度对自己的选题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事,只有这样才可以克服研究过程中不断遇到的困难。刘老师也教育博士生们要学会客观地看待事物,要努力保持客观,需要虚心接受来自他人的反馈来弥补自己的短板,学会自我批判,勇于接受别人的建议,从而保持不断进步。

最后,刘世霞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多参与体育活动,锻炼身体。

刘世霞老师做 告

11月28日,本次论坛也邀请了软件学院副教授刘玉身老师以“三维计算机视觉与点云智能处理”为主题作 告。刘玉身老师首先简要介绍了3D计算机视觉和基于典型的图像和视频进行三维重建的方法和应用。刘老师指出,相较于传统技术泛化能力较差的缺点,3D计算机视觉与点云智能处理技术收到的限制较少。

刘玉身老师也为同学们分享了这个课题的主要工作:首先点云是无序的,那么就需要将点云序列化;在点云的空间聚类方面,需要考虑点的空间关系,可以做成空间信息胶囊;关于点云的无监督特征学习,如何构造自监督信息,需要对其进行分类检索、量化、形状生成和补全等处理。

刘玉身老师做 告

同学向刘玉身老师提问

告展示

11月27日15时,博士生论坛第一分论坛(FIT楼多功能厅)和第二分论坛(FIT楼 告厅)都开始进行了第一场 告。27日下午每个分论坛进行了13场学术 告,老师和同学们都对于 告的展示的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茶歇时间,老师和同学们还在海 和展板展示区域驻足观看和进行热烈的讨论。

博士生做 告

会务人员准备的茶歇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同学们享用茶歇并观看海

学风建设专题讨论

11月27日晚上,论坛在东主楼10-316房间开展学风建设专题讨论。软件学院博士生积极参加本次讨论,围绕着“加强学风建设,坚守学术诚信”的主题展开了广泛讨论。在谈到学风问题成因时,崔浩同学表示,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存在一些问题,科研成果与个人利益紧密挂钩,导致少数科研人员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而违背学术准则;在谈到“开源”与“学风”的关系问题时,乔嘉林同学表示,“开源”将会营造一种严谨、创新的良好学风,软件代码的公开可以引起更多的关注,获取更多的用户,用户反馈的痛点又会进一步促进软件的改进,形成一个良好的闭环。在这一方面,软件学院的Apache开源项目IoTDB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在学生讨论之后,软件学院副院长张慧老师做了总结。张老师指出,解决学风问题最重要的是在学院里建立正确的科研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既要从外因着手,改变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又要从内因着手,让每一位同学都确立合理的科研目标,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盲目攀比,科研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此外,为了促进学风建设,学院组织了包括学风建设月在内的一系列活动,并采取了各种实际措施解决学风问题。例如,学院取消了一些课程的优秀率限制,使得同学们不再需要为了成绩而选择水课,将学习的目的回归到提高能力上来;学院优化奖学金评定过程,以学生的真实贡献为依据,许多拥有优秀的非论文成果的同学评上了奖学金;在毕业方面,学院还修改了毕业要求,着力破“五唯”,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对成果进行认定,而不仅仅关注于论文,培养方案更加灵活合理,更加人性化,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最后,张老师强调,博士生是学院的重要科研力量,走在学风建设的前列,应该做更多力所能及的工作,带动整个学院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助力学院的发展。

博士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张慧老师关于学风建设分享自己的看法

学风论坛与会人员合影

告展示

11月28日上午9时,老师和同学们在刘玉身老师的 告之后,继续在两个会场聆听 告。28日上午每个会场都进行了9场 告,现场依然精彩纷呈,茶歇时间的海 展示区也是讨论的热火朝天。而美好的时光总是如白驹过隙,随着最后一名博士研究生 告结束,本次论坛也进入了尾声。

博士生做 告

职业生涯辅导

本次论坛有幸邀 请到了快手音视频技术部算法工程师马茗女士和亚太星通副总裁庞立新先生给同学们做职业生涯辅导。两位嘉宾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在职业选择、求职准备、职场适应以及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并在交流环节结合问题向同学们讲述了互联 的发展潜力、未来的研究热点领域以及广泛的就业方向,分享了快手与亚太星通目前的发展动态,给同学们带来了最前沿的信息。参与本次职业生涯辅导活动的还有快手校园关系团队负责人付丹丹女士、快手校园关系专家赫然女生和快手校园关系专员申雨晨女士。

快手马茗博士做职业发展分享

亚太卫星副总裁庞立新先生做职业发展分享

论坛闭幕

在论坛闭幕式上,软件学院院长王建民老师进行了总结致辞,对两天的论坛表示了高度肯定,同时也对今后的软院博士生科研 工作和博士生论坛提出了新的期待。王老师结合当前的国际格局、国家需求,对软件学院的博士生提出了更高的期许,希望同学们有更高的历史责任感,既要把握当下,又要有长远的目标,努力成为中国软件行业领军人物。最后,王老师以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寄语同学们。本次博士生论坛在师生们掌声中顺利闭幕。

院长王建民老师在闭幕式上致辞

供稿丨软件学院研究生分会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1月10日
下一篇 2020年11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