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时间过得飞快,魔幻的2020年转眼已经接近尾声,经济复苏、招聘需求自然也慢慢复苏了,工作再没着落,又不能赖疫情了。
年轻的小伙伴,尤其是应届毕业生们,压力着实不小。
年轻人找工作的途径,也无非是那么几个,要么就是参加传统的校招,但校招竞争压力大,好单位只去好学校招;
要么就自己想办法联系招聘单位,除了回老家找熟人介绍这个途径之外,就只剩下 上的招聘平台了。
上的招聘选择多,相对来说也比较公平,是很多人青睐的一种方式,然而,当中的一些陷阱,令人不得不提防。
最近,知名的招聘软件Boss直聘,就被爆出了boss秒变皮条客的丑闻。
然后便毫不保留地提起了工作要求:每个月陪睡三到五次,要有高质量的性生活,甚至要求女生去给私密部位做项目。
虽然一口一个“你情我愿”,但物化女性、颐指气使的恶臭嘴脸还是在言谈中表露无遗,一旦女生提出任何质疑,对方便立马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你说话是真是假我一眼就能看出来”、“耳朵竖直了听进去,说什么你听就完了,你得听话。”这种话术,PUA无疑了。
随后,甚至开始动手动脚,要求“验货”,“有没有胸啊,我摸摸,怎么不好意思,你拿我钱好意思。”
猥亵、包养,如此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居然以“招聘”的名义包装起来,堂而皇之地发到 上,诱骗涉世未深的女学生。
看暗访视频,无论是客户、领导还是帮忙打掩护的司机,都在对女生实施精神控制,比如一味催促女生、暗示客户财雄势大、女生提出质疑就是“精神有问题”、“不听话”,等等。
而且,所谓“客户”是不是真的如他们所说的靠谱,还要打个大大的问 ,女生不答应他们的要求还好,一旦答应,等于成为砧板上的肥肉,即使客户骗炮跑路,女生也会出于羞耻感而打落牙齿和血吞,哪怕说出来,也不会有任何组织会保护她们的不合法权利,毕竟怎么看都像是“自愿卖淫”。
2
上招聘平台,说白了就相当于一个中介,可以令准雇主和雇员对彼此有所了解,促成雇佣关系。这跟传统的人才市场有点像,但自然也有区别于人才市场的优缺点:优点是不限地域,选择多;缺点是鱼龙混杂,易上当。
但应聘方就不一样了,一般来说,选择 上应聘的都是年轻人,本就涉世未深,没有老油条们那么多心眼;然后一般都会对招聘比较重视,简历生怕填得不够详尽,个人照、真实姓名、年龄、经历等等清清楚楚,对方真心想招聘还好,否则想骗人真的是轻而易举。
尤其是一些借招聘名义行情色之实的骗局,一般都会开出非常优厚的条件:高工资、环境好、工作时间短、要求低,一个不留神,还真让人以为被天上掉的馅饼砸中,一问具体工作内容,都是“秘书”、“助理”等等指向非常模糊的回复。
如果有人表达了应聘的意愿,他们的负责人一般都会要求添加微信私聊,然后对一些细节进行补充要求,比如年龄、长相、身材等等,表达虽然隐晦,但也足以令人感受到他们的居心。
女生会中情色陷阱,男生不代表就完全没有风险。
2017年,同样是Boss直聘,爆出了震惊全国的“李文星事件”,东北大学毕业生李文星被Boss直聘上的传销组织欺骗,只身赴往天津,从此失联,直到人们在天津某地一个水塘中发现他的尸体。
因此,为了避免好好的应聘、就业变成人间惨剧,建议各位有找工作意愿的小伙伴一定要擦亮眼睛。
1.千万不要相信一些一看就违反常识的优厚条件。
在本科生、研究生遍地走的今天,大部分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应届研究生月薪都不过万,就更不要提月薪几万、十几万的工作了,出现的概率比中奖还低。
如果这样的工作,对应聘者的个人能力还没啥要求,你就该反思下凭什么对方给你这么多钱了。
2.面试之前,必须了解对方的基本资质。
有一些公司,听起来高大上,实际全是水分,因此,建议小白们在看到心仪的公司时,能有基本的风险意识,最起码用天眼查之类的软件查查公司的基本状况。
和对方交流的时候,也要多个心眼,公司具体业务是什么、招聘岗位的具体职责是什么,都尽可能地问清楚,一旦发现不对劲,千万不要被对方的话术拐跑,更不要贸然去面试。
3.即使是应聘,也不能毫无保留地展示自己的信息。
一些非必要的、涉及私人生活的信息,不要随随便便告诉给对方听。
还有那最重要的头像,女孩子不要用特别“诱人”的自拍,虽然这的确会提高你被查阅的概率,但你要知道那对求职没有帮助。
正经公司是要看履历和岗位需求的匹配度的,有特殊需求的才会关注你身体的细节。
3
最后,让我们谈谈应聘途径的选择。
应聘方式有很多,但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缺点。
比如Boss直聘,并不是说它就不好,实际上,这种可以让准雇主和雇员直接交流的方式还是很方便的。
只不过,私聊的尺度一旦掌握不好,很容易就会翻车,就和所有能私聊的软件最后都变成约炮软件一样,有了私聊的空子,就自然有钻空子的人。
加上Boss直聘的模式着重简便性,允许个人发布招聘信息,微信 更是可以随意索要,也在客观上滋生了很多不靠谱的内容。
因此,还是希望Boss直聘能够加强一下监管,比如一间公司如果受到举 ,就要认真查验,有必要的直接扔进黑名单等等。
小白们如果上Boss直聘找工作,也要擦亮眼睛。一定要认清:自己到底是在和老板聊,还是在和老变态聊。
因此,智联招聘可以用,但不能成为唯一的手段,否则求职就会十分被动。还是要说一句,要想令自己吃香一点,关键还是简历要硬啊。
有必要的话,选择一些相对传统的方法,也是挺有用的,比如到当地人才市场碰碰运气,到心仪公司的官 查找招聘信息,参加自己学校或其他学校的招聘会,留意一些和求职有关的新闻,等等。
就业,是很多人从学校走向 会的第一步,也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虽然现在90后、00后都喜欢来去如风,但也不代表求职可以掉以轻心,读书的时候好好努力,求职的时候胆大心细,才能保证自己的这一步迈得沉稳有力。
最后,小伙伴们在以往或现在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奇葩或毁三观的事情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给其他小伙伴排一排雷。
毒语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少有学生应聘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高考挤破头进去的大学专业,毕业时无用武之地。如果是个例,你可以说学艺不精,如今这成为普遍现象了,我们的大学也该反思一下,自己到底在教什么?
晒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