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查询软件占领抖音,开启疯狂收割模式

近年来,随着抖音短视频的崛起,覆盖的人群越来越广。

有人利用抖音丰富日常娱乐生活的同时,也有人盯上其中的商机。

自疫情以来,多个以反击催收为目的的组织,借着抖音迅速发展壮大,演化成为让金融机构颇为头疼的反催收联盟。

但“ 好景不长”,在金融平台的协助下,多地警方开始打击反催收联盟,抖音也开始大规模封停反催收账 。

出乎意料的是,反催收联盟被重击后,给另一个群体释放出生存空间。

他们就是所谓的“大数据”查询机构。

与反催收联盟如出一辙, 抖音是他们的大本营,收割的对象依然是负债累累的“老哥”们。

抖音导流 ,疯狂收割

“默默的问一下,你催收成功能拿多少钱?”“80元”

在一条精心编排的抖音短视频中,这是一段借款人和自称是捷信催收员的对话。

随后,该借款人向催收员转账80元,并表示,“别来烦我了,两清了。”

截止目前,该条短视频获得7w个点赞,并获得6000余条评论。

评论区中有质疑,有调侃,但更多是赞同。

这种看似“机智”应付催收员的方式,让很多借款人都觉得异常痛快。

事实上,这种编排的反催收剧情,在抖音上并不少见。不久之前,一些反催收联盟就靠类似的视频,圈粉无数。

而出乎意料的是,这条视频发布者的目的并不是靠反催收技巧赚钱,而是将流量导到一个 “大数据”查询平台上。

“咨询了有名律师,结果,第一个视频。。。”

这条视频同样以微信聊天对话的形式编排,其中一个被备注为“深圳 李律师”的人建议借款人去“飞虎大数据”查询负债和信用。

通过层层引导,消金 被导到一个叫“信千金”的大数据查询平台上。信千金查询页面显示,该查询版权归天下征信有限公司所有。

我们的目标客户是两种人:一种是做啥拒啥的;还有一种就是 黑,但还想下款的。”一位这类软件的推广人员透露。

抓住用户的需求,再配合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就形成了一个从获客到转化的简单闭环。

消金 观察,目前市面上此类的大数据查询软件很多,如查贝、蘑菇信用、鹰眼查等等。

而且 很多大数据查询平台,还有多个马甲。

以上述视频中提到的飞虎大数据为例,就曾用过“小草大数据”、“红薯大数据”等马甲。

图片截自抖音

查询 贷大数据的,花了39.9元。”一位被转化成功的借款人表示。

消金 观察发现,目前这些大数据查询软件价格差异较大,从几元到几十元的都有。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与各个平台数据详略程度等有关,还与其代理定价模式有关。

代理定价翻8倍,清理大数据再收割

“查 贷大数据 告,拒贷原因一目了然”

在我爱卡 区中,经常能看到类似的推广宣传文案。

除了抖音以外,借款人聚集的论坛和交流群也是这些大数据查询软件的获客渠道。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发布此类推广信息的,并不是这些软件的运营者,而是他们招募的代理。

在一个信千金的代理交流群中,聚集90多位代理。

大多数转账记录中,单次的转账金额都在5000元左右。

据了解,与常见的代理模式不同,信千金的代理们赚取的佣金并不是按比例抽成,而是差价。

信千金的 告有两种,一种是资信 告,另一种是运营商 告。

这两款 告的成本价格为8.8元,代理们可设置的推广价格为8.8~70元。

代理们设置的价格,与他们的收入直接挂钩,即他们的佣金收入其实就是推广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价。

换言之, 代理们从一份 告中最多可赚取61.2元,定价接近成本价的8倍。

定价权的下放,无疑会造成市场上大数据查询软件价格出现差异。

据观察,这些推广代理们往往身兼数职。他们中的大多数,同时也是贷款中介。

“做贷款前,可以先推荐用户使用软件查询。”有代理说,反正也不用费多大功夫,还能多赚一笔。

而对有“商业头脑”的代理们来说,他们能从借款客户身上赚取的钱远远不止于此。

针对大数据查询结果不佳的借款人,他们还会推荐使用大数据清理软件。

某大数据清理软件宣传文案显示:

全 一手清理大数据, 贷申请记录,恢复大数据,重新开始你的 贷之路。

一款大数据清除软件的后台显示,只要输入用户的姓名、身份证 、电话 码和服务密码,便可完成数据清理。

可清理的数据包括高炮714、风控异常、通讯录黑名单、手机 码黑名单等等。

图片截自代理朋友圈

有代理在朋友圈反复宣传,花了几百元做大数据清理后,用户就拿到了五万的额度。

“要清理的话,只能找数据源头去清理。”大数据行业从业者叶伟表示。

他接着说,得看数据源公司是什么性质的公司,如果是小公司可以找内部关系,但现在人行征信是不能清理。

但事实上,想要通过所谓的大数据清理软件让借款人们掏钱,其实并不是一件易事。

经过几轮的收割后,借款人们开始变得理性起来,不再“病急乱投医”。

都是智商税。”一位曾经有过被骗经验的借款人在论坛分享。

那么,所谓的大数据查询软件,是不是也如大数据清理软件一样不靠谱呢?

存在信息安全隐患,查大数据or卖保险?

我认为这些不能称作大数据公司,他们只是外接了不同数据源公司,然后整合之后给C端查询。”上述大数据行业从业者叶伟说。

他认为,目前真正有数据源的大数据公司主要还是以B端合作为主,比如百融、同盾等大数据公司。

消金 查看了信千金的大数据查询 告, 告中可显示最近12个月的贷款申请次数,但无法查询到具体的贷款平台。

据观察,可查询的机构包括银行类,非银行类机构。

其中非银行类机构则包括持牌小贷、持牌 络小贷、持牌消费金融、持牌汽车金融、持牌融资租赁、P2P机构等。

“运营商 告是查通话的。”有代理告诉消金 。

据观察,一个完整的运营商 告,包括:

通话记录检测、 交关系、消费情况、充值记录、出行情况、通话月份分布、通话时间段分布、通话时长分布、通话区域分布、联系人区域分布、通话次数排行等统计情况。

以通话记录为例,会检测出与金融机构、民间借贷、P2P借贷平台、律师、法院、110/120等通话次数,作为风险评估依据。

看起来有模有样的 告,真的靠谱吗?

不是太靠谱,”叶伟解释道,主要是因为这些平台外界的数据源不靠谱,“现在数据行业非常敏感,很多数据公司涉及到法律灰色边缘。”

但他认为,使用此类的大数据查询软件,对用户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对用户是否有影响,主要看查询软件接入的数据源有哪些。”他解释道,如果是一些小的数据公司,其实对用户的影响不大,如果是一些大的征信机构,影响就会大一些。

有大数据查询软件承诺:不查央行征信,无任何爬虫数据。

据叶伟了解,目前市面上的这类查询软件,基本上接的都是一些小的数据公司。

相比于查询痕迹产生的影响,叶伟更担心此类查询软件带来的用户信息安全问题。

可能会造成用户数据泄露,后面还可能存在信息倒卖。”他说,查询后很有可能常常收到贷款公司或者中介的推销电话和短信。

消金 观察到,用户使用此类的查询软件,必须如实地填写姓名、身份证 、电话等信息,也就是用户信息买卖中的“三件套”。

此外,让人疑惑的是,在信千金的查询页面,还有一个用户同意选项是:本人自愿免费领取最高100万免费保障。

“这是一份交通意外险。”有保险自媒体从业者根据相关协议判断。

协议中提到,提供保险的公司包括:

泰康人寿、中国平安、中英人寿、华夏人寿、太平人寿、北大方正人寿、大都会人寿、招商信诺、阳光人寿、百年人寿、富德生命人寿等。

消金 查询发现,以中国平安的“平安交通工具意外保险(全球)”为例,保险期限为30天的保费为3.57元。

而用户查询大数据 告后,信千金就能拿到8.8元,完全能覆盖保费的价格。

这也让人不免怀疑,销售保险,是否才是此类大数据查询软件的真正目的。

这些逾期严重的借款人,在贷款平台眼中是炸弹,但在有些人眼中就是“肥肉”。

他们身上,似乎商机无限。

注: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更多车贷控精彩内容,欢迎查看历史消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8月15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