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创始人“突然不见了”,要IPO的智业软件搞什么鬼?
偷漏税,创始人“不见了”……一家公司IPO却迷雾重重。
近日有媒体 道出多处问题,一起来看看。
招股书显示,智业软件拟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拟发行新股不超过2260万股,募集资金3.04亿元。
资料显示,智业软件一直专注于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主要从事医疗卫生信息化软件产品的研究开发、建设实施与后续维护,以及与医疗卫生信息化项目配套的硬件集成业务。招股书披露,2014-2016年,智业软件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6亿元、2.48亿元。
业绩依赖政府补助
招股说明书显示,智业软件2014年至201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613.9万元、24793.87万元、34347万元。虽然智业软件营业收入呈现上升趋势,但奇怪的是,2014年至2016年,智业软件营业利润分别为3599.49万元、1176.93万元、3975.6万元,波动巨大。
为何在营业收入上升的情况下,智业软件的营业利润波动会如此巨大呢?特别是2015年的营业利润比2014年减少2422.56万元,下降幅度67%以上。
智业软件不仅营业利润波动巨大,在利润结构上也有令人不解之处。招股说明书显示,智业软件2014年至2016年的利润总额分别为4176.46万元、3680.86万元、6360.8万元,营业利润分别占利润总额的86.19%、31.97%、57.79%,而营业外的利润占13.81%、68.03%、42.21%。
为何智业软件近3年经营产生的利润和营业外产生的利润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就上述情况来看,智业软件在经营上可能出现了较大的问题,或者其主营业务已在逐渐转变。
那么,智业软件营业外的收入到底是什么?
此外,智业软件2014年至2016年的税收优惠分别为663.55万元、1949.1万元、2162.58万元,占净利润的19.25%、65.01%、39.35%。
而智业软件2014年至2016年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合计分别为1287.95万元、4449.71万元、4547.49万元。智业软件对税收的优惠和政府的补助,可以说十分依赖。
如若以后税收政策变动,或者政府补助减少,很可能会对智业软件的业绩造成较大影响。
连续两年偷漏税
据道口财经指出,在证监会 站上公开的“反馈意见”文件中,洋洋洒洒用了11页稿纸9000多字,从营收、利润、历史沿革到股份转让合规性等各个角度问询了一遍,然而对该公司重大问题却视而不见,避而不谈。
如智业软件《招股书》第266页显示,在该公司“税金及附加”科目明细中,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的2014年度、2015年度发生额均为“零”,2015年时才分别缴纳了3.21万元、0.45万元和700元。
这显然与事实不符,以2015年的车船税征收标准为例:
1、1.0升(含)以下的乘用车,全国的浮动幅度为60元-360元;
2、1.0升以上至1.6升(含)的,全国为300元~540元;
3、1.6升以上至2.0升(含)的,全国为360元-660元;
4、2.0升以上至2.5升(含)的,全国在660元~1200元浮动;
5、2.5升以上至3.0升(含)的,全国为1200元~2400元;
6、3.0升以上至4.0升(含)的,全国为2400元~3600元;
7、4.0升以上的,每辆车年税额为4500元(全国为3600元~5400元)
按此车船税标准推算,智业软件2016年度公司旗下只会有一辆排量在2.0至2.5升或两辆排量在1.0升至1.6升的公务用车。
这对于一家拥有1300多名员工,年收入3.4亿元,净利润5000多万元,需要去全国各地谈项目、做实施的软件企业来讲,显然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更为诡异的是,这还是2016年才有的,2014年和2015年该公司名下一辆公务车也没有,因为该两年度车船税是“零”。
难道是公司老板和副总们都打出租去谈几千万、上亿的生意?显然不是,《招股书》提到:2016年6月30日(周四)上午9时14分许,梅国赠(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在驾驶途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车辆损坏及一名作业人员死亡。
这说明智业股份的领导们工作时间还是有车开的。不过,笔者怀疑是否就是这唯一一辆车出的事故;此外,就是好奇作为一家人数超过1300人的企业,除了这一辆车外,平时组织员工活动,招待客户、招待供应商都是外面租车吗?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意味着在智度软件 表之外,由隐秘的第三方为这家企业承担了成本支出,进而提高其盈利数字,以达到上市和提高估值的目的。
智业软件存在创始人“突然不见了”现象
据IPO日 道,招股说明书显示,智业软件成立于1997年3月20日,由林伟和王虹合计出资500万元设立。智业软件在2014年12月12日股改,股东名单由梅国赠、梅选杰等60名股东构成。
那么,林伟和王虹的股权转让给谁了?何时转让的?转让价是多少?是否公允?
另外,智业软件招股说明书也未披露其他股东是何时入股以及入股的价格。
同样奇怪的是,在智业软件的股东名单中,福建新一代创投、厦门软信创投、上海吾同玉凤、中卫成长皆为私募基金,并已备案。但智业软件却未在招股说明书中进行披露,不符合证监会要求,这又是为何?
除了上述困惑,智业软件招股说明书显示,员工持股平台厦门仁业、厦门诚业、厦门智软等在2015年5月19日以7.5元/股入股智业软件,
而在2015年6月6日,中卫成长、天亿资产以21元/股入股智业软件,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入股价格相差2.8倍。两次入股的定价依据是什么?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同样有意思的是,智业软件在一两个月内,一下子突然有11名股东突击入股。
招股说明书显示,智业软件在2015年5-6月新增了11名股东,分别是中卫成长、天亿资产、黄芳琪、彭亚萍、季焕平、姚晓峰、潘家宏、肖联农、厦门智软、厦门诚业、叶彩虹,其中叶彩虹为智业软件大股东梅国赠(占智业软件23.27%的股份)的妻子。而此时距离智业软件首次披露招股说明书约为半年时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