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经济异军突起,数字疗法的扩张与未来

2013年6月,高考前夕。张三躺在床上幻想着高考后的美好生活和即将到来的睡眠自由,几乎激动得不能合眼。然而从本科到读研,再到工作,九年过去了,张三好像永远睡不够,甚至睡眠质量也大不如前。他不禁自问:自己是不是一辈子都没法睡一个好觉了?

和张三一样经历过睡眠障碍的,是30%的中国国民。《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指出,在所有遭遇过睡眠困扰的受访者中,入睡慢是头 问题,其次是打鼾、多梦、易醒等睡眠质量问题。中青年(26-45岁)人群因为压力大、熬夜加班等因素睡不好,已是司空见惯;但《白皮书》同时指出, 即便是在大家印象中早睡早起、睡眠规律的老年人,也面临许多睡眠健康问题,其中又以难入睡、频繁失眠最为严重。

Photo by Beazy on Unsplash

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睡眠障碍俨然已成为全民公敌,这背后的原因非常多样—— 情感和经济压力,身体健康问题,睡眠环境不佳, 络和手机的诱惑,都是影响人们睡眠的主要因素。

针对这些因素,睡眠障碍治疗市场蓬勃发展起来。目前,睡眠障碍的治疗方式通常分为 药物治疗和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其中CBT-I疗法被美国内科医师学会和欧洲睡眠研究会推荐为治疗失眠的首选,是目前针对失眠最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也常用于失眠的自我调节。因此,广义来说, 由睡眠障碍催生出的“睡眠经济”,除了包括床品、传统药物及保健品(如安眠药、褪黑素),还包括基于CBT-I开发的睡眠器械和数字疗法(digital therapy)。

01

中国睡眠经济规模

无数职场人的难眠之夜背后,是惊人的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艾媒 的调研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中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从2616.3亿元增长至3778.6亿元(增幅44%)。按此增速, 2021和2022年的预计市场规模为4000亿元,2030年则有望突破万亿元。

根据天眼查的搜索结果,目前市场中存在的8200多家与睡眠相关的企业。从细分市场来看,睡眠经济主要分为睡眠器械、药物保健、睡眠数字疗法三大板块,其中, 前两者共占比90%,基于科技与信息行业的数字疗法虽然仅占10%,但它们中的年轻企业(成立小于5年)明显多于基于制造与零售业的睡眠器械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睡眠经济市场内主要企业分布

一颗

各产业内企业成立时间分布图

一颗

02

国内数字疗法市场

与传统医疗方式不同,数字疗法是基于 络和信息技术的治疗方式,不只针对睡眠障碍,也针对其他各类疾病。数字疗法的概念在欧美已经流行了十几年,但近三年才在国内兴起,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城市,在2019-2021年实现了33起融资(大多在B轮之前),总规模靠近30亿元,可见其发展势头之迅猛。

然而, 数字疗法虽然香,却不是任何疾病都适合采用的,它也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治疗方式。容易开发出数字疗法的疾病大多具有以下特征:

(1) 非入侵干预措施较多:不仅能用手术和药物治疗,还能采用非入侵手段(磁场、x光,佩戴式设备等)进行诊断、治疗;

(2) 预后监控指标明确且常规,无需实验室检测:可以通过呼吸、心跳、血压等常规指标反映预后效果,并通过传感器、计算机生成 告;

(3) 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此类疾病病程长、病因复杂,采用数字疗法辅助监测病患,可以降低医疗经济负担;

(4) 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较低:如糖尿病、心理健康疾病、失眠、哮喘等。这些疾病的药物依从率较低,并且过度依赖患者的回忆描述来做治疗决策。

很显然, 睡眠障碍极其符合上述特点——通常为慢性,病程在一个月以上,有药物治疗之外的物理疗法和CBT-I疗法,可以通过睡眠中的常规指标监测睡眠质量,治疗决策过度依赖于患者描述和个人毅力。

除了目标疾病的特殊性,从临床试验角度看,数字疗法和传统药物上市也有很大差别。下图展示了数字疗法在上市前需要经历的临床试验流程。

真实世界研究指南,数字疗法临床试验过程

动脉 ,蛋壳研究院

我们可以推断, 数字疗法的试验成本远远低于传统药物。第一,数字疗法直接从临床问题出发,几乎不涉及动物实验相关的临床前研究,因此节省了一大块开发成本和时间。其次,从提出假设、实验设计、到试验过程、随访分析,每一步都基于数据分析和统计,免去了传统药物临床试验中的给药剂量测试、药物动力学及毒理学分析,能再次缩小成本。当然,与之相对应的,公司需要花更多成本在数据库优化、软硬件开发(如可穿戴传感器)、患者反馈系统等方面。但综合来看,数字疗法具有开发成本和速度方面的绝对优势。

03

当前针对睡眠障碍的数字疗法市场中的主要公司

睡眠障碍的数字疗法,是根据心理学与精神疾病学科理论,基于CBT-I疗法底层逻辑,借助信息与数字技术、可穿戴设备等前沿科技,基于应用程序的睡眠问题解决疗法。举个例子,传统的CBT-I疗法需要患者前往医院咨询,但数字疗法可以远程进行,并提供患者指标实时监控。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对于睡眠障碍的数字疗法并不陌生,甚至使用过它的前身,譬如蜗牛睡眠、潮汐睡眠这类睡眠监控App。这类App主要通过监控呼吸判断客户是否进入了深度睡眠,同时还可以记录梦话和打鼾,总体来说功能比较偏向娱乐性和记录性,和实现医疗目的还有一段距离。

健康界研究所将目前国内外与睡眠科数字疗法相关的企业,根据治疗方式和平台,分为三类:软件驱动型、硬件驱动型和服务驱动型。其中硬件驱动型企业由于背靠大型医疗器械/电子公司(飞利浦、诺基亚等),在可穿戴监控设备的硬件开发上占据优势。而 纯软件驱动型企业大部分都止步于种子轮和天使轮。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数据表明,目前正在进行中的睡眠障碍数字疗法也有近200项。

健康界:睡眠数字疗法企业布局及商业模式研究,2021年7月

健康界研究所

在纯软件驱动型企业中,Pear Therapeutics是当前市值最高的,其旗下的产品 Somryst ? 也是目前唯一被FDA批准的治疗睡眠障碍的数字疗法。Somryst ? 在2020年五月被批准用于治疗慢性失眠,是一种 基于CBT-I开发的处方数字疗法。虽然它是一个软件,但病人必须通过医生处方才能获得权限。Somryst ? 的治疗重点在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并改变用户的睡眠方式——比起改变客观环境(光线,声音,床品质量),Somryst ? 侧重于直接帮助用户训练自己的大脑神经和睡眠思维。这一点和前文提到的“失眠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较低,药物依从率较低”也是相关的。

同时,Somryst ? 会根据治疗进度个性化调整课程内容和长度,在长达两个月的疗程中,软件会告诉用户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每天持续40分钟,并在此过程中提供进度跟踪,不断反馈,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睡眠版的“Keep”。2022年8月,Pear Therapeutics发布了248例接受Somryst ? 治疗的成年慢性失眠患者在两年内的治疗数据。结果显示,经过九周治疗,患者平均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降低了37.2%;6%的患者失眠状况缓解(ISI < 8)。

数字疗法带来的惊喜不止体现在疗效,更在于它可以降低传统治疗造成的的经济负担。在Somryst ? 上市的两年里,医院的急诊就诊人数、住院人数大幅下降,大大节省了医疗资源,这一点对当时忙着控制疫情的全球医护人员来说尤为重要。患者方面,选择药物治疗的患者人数减少,每位患者的治疗费用平均减少了约2059美元。

Somryst ? 官

https://www.somryst.com/

国外市场中的另一个巨头为2005年创立的 Calm,创始人是当年仅为21岁的Alex Tew。相比Somryst?的专业性,Calm旗下的Ease产品提供的资源更“接地气”——睡前故事、冥想课程、白噪音等资源都被用来帮助用户缓和失眠问题。目前Calm的全球付费的用户已超过400万,市值超过20亿美元。

国内在睡眠障碍的数字疗法领域中起步较晚,但经过近十年的积累,不少具备专业性和医疗功能的平台开始涌现。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医疗功能的睡眠障碍数字治疗App是由上海芳欣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 绘睡”,它将软硬件结合,通过一个指环传感器监测睡眠状态、心率、血氧等指标,搭配助眠资源、医生咨询,同时也兼顾枕头、床上用品的零售服务。另外,国内也有专注于睡眠过程中的呼吸障碍(打鼾)的数字医疗企业—— 道博医疗。它联合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过呼吸机、血压计和血氧仪将患者呼吸指标上传至道博呼吸慢病管理平台,进行实时监控,提供定期或紧急医疗服务,旨在打造睡眠诊疗家庭化模式。

道博医疗平台运营模式

http://www.doclive.cn/

04

该市场中的机遇与风险

《中国数字疗法白皮书2.0》中指出,中国数字疗法市场的几个重要挑战包括: 申 类别及难度模糊不清、临床试验人数不足、无统一行业标准、难以形成较大规模、国外药企参与竞争等等,这些问题放到睡眠障碍的治疗中依然适用。

除此以外,一旦使用数字疗法,我们的健康数据便处于时刻被监控的状态,我们要如何保证数据的私密和安全性?即便是在传统医疗模式下都会出现的医患关系问题,在数字化模式下会不会被放大?医患之间的信任要如何建立?这类治疗是否应该纳入医保?这些关键性的问题必然会随着市场发展逐渐浮现,需要我们逐个击破。

我们对手机可以说是又爱又恨,睡前仿佛怎么都刷不够,一失眠就陷入无尽自责里——睡前我为什么要玩它?但今天,手机也可以帮助我们治疗失眠,它便捷、廉价、忠实;唯一不太靠谱的,可能是数据的安全性。可以说,这是一场医疗便捷性与安全性之间的较量,也是信息时代的我们对健康和娱乐的权衡与取舍。

参考资料

Forma F, Knight TG, Thorndike FP, Xiong X, Baik R, Velez FF, Maricich YA, Malone DC. Real-World Evaluation of Clinical Response and Long-Term Healthcare Resource

https://www.somryst.com/

https://www.vbdata.cn/52816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11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