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政府与中国联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9月7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联通在宁签署关于推进“互联 +”的战略合作协议。9月8日,省委书记李强会见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一行。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政隆,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黄莉新出席签约活动。
李强感谢中国联通长期以来对江苏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他说,当前江苏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在此过程中,迫切需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推进信息产业发展,通过物联 等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中国联通是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携手强化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物联 产业加快发展,发挥优势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王晓初表示,中国联通非常看好江苏的未来发展,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推进双方合作向纵深发展,整合资源优势,聚焦重点领域,特别是积极支持江苏物联 产业发展,助力江苏经济转型升级。
根据协议,江苏将把中国联通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中国联通将大力支持江苏通信 络等领域建设,深化合作推进相关产业发展。
省政府有关领导参加会见或签约活动。
李强出席无锡慧海湾小镇重大项目签约活动
9月9日,无锡慧海湾小镇重大项目在无锡签约。省委书记李强出席签约活动并会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熊群力一行。
李强感谢中国电科长期以来对江苏发展的大力支持,对中电海康与无锡在物联 领域全方位战略合作表示祝贺。他说,在江苏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非常重视新技术、新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提升带动。未来产业必将呈现跨界融合的发展态势,无论是智能产业、健康产业还是环境产业,都需要以物联 为基础,我们非常看好物联 的发展前景。自去年10月2016世界物联 博览会在无锡举办以来,各方面对物联 的认识不断深化,江苏特别是无锡物联 产业的集聚度、影响力在不断扩大。省委、省政府将全力支持无锡市与中电海康的合作,并期待与中国电科在更多领域深化合作,携手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签约活动中,中电海康无锡研究院、江苏海康瑞德物联 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据悉,中电海康无锡研究院由中电海康全资设立,作为无锡基地的主要技术支撑单元,为中电海康在无锡的产业发展提供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突破,该院将以MRAM等关键元器件为核心,聚焦嵌入式芯片、智能传感器、微系统的相关技术和产品,同时开展城市综合治理、智慧交通、智慧城镇、智慧环保等多种智慧城市应用方面的研究。江苏海康瑞德物联 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通过在城市市区建设RFID射频 ,进行信 采集、跟踪判断物体运动轨迹,从而搭建起一套基于射频 的城市运营管控体系,并通过对射频 络采集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应用拓展,构建起城市的基础设施运营 络。
由江苏省政府、无锡市政府和中电海康合作共建的江苏省物联 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也于当日成立。
省领导李小敏、樊金龙,中国电科系统相关负责人出席签约活动。
(摘自《新华日 》)
李强吴政隆会见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
9月12日,省委书记李强、省长吴政隆在南京分别会见了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一行。
李强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张忠谋来宁表示欢迎,对台积电南京项目顺利推进表示祝贺。他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都离不开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江苏制造业基础厚实,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正加快打造国内外知名的集成电路高地。台积电投资落户江苏南京,顺应了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对于台积电创造新的辉煌,带动江苏集成电路产业提升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李强表示,我们一定会全力支持台积电在江苏做大做强,尊重和保护好包括台积电在内的各类企业的知识产权,维护企业正当权益,全力当好“店小二”,以更加公平高效优质的营商环境,推动双方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张忠谋感谢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台积电南京项目的关心支持。他说,台积电南京项目建设按照进度有序推进,目前整体厂务系统和生产车间基本完成,预计明年10月投入量产。他表示,将全力支持江苏南京打造半导体产业高地,为苏台经济互利合作作出更大贡献。
12日上午,台积电南京项目举行了进机典礼。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副理事长盛华仁,国台办副主任郑栅洁,省和南京市领导樊金龙、张敬华、缪瑞林出席。
(摘自《南京日 》)
“司委市”共建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
南京软件谷地位再升格
9月6日,2017中国软件名城工作会议在宁召开。会上,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江苏省经信委与南京市政府三方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中国(南京)软件谷创建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据悉,这是继上海市浦东新区之后,全国第二个由“司委市”共建的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
会议介绍,由工信部主导的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自2008年启动,今年已是第10年,期间南京、济南、成都、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和杭州8个城市相继被授予“中国软件名城”称 ,另有武汉、厦门、沈阳等7个城市正在积极开展创建试点。
根据合作备忘录,相关部门将从体制机制、政策扶持、资出投入等方面出台系列保障措施,推动中国(南京)软件谷打造一批世界级产品、世界级平台、世界级企业,发挥在产业创新、应用创新、政策创新、国际化拓展等方面的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中国软件航母,世界软件名谷”,为全国软件名城建设提供经验。
(摘自《南京日 》)
南京徐庄软件园升级省级高新区
日前,省政府正式批复筹建江苏省南京徐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3.32平方公里。
9月8日揭牌的同时,徐庄迎来一批重量级企业入驻:首期规模6亿元的智慧海洋创新产业基金、专注于共享单车智能硬件及前沿科技的ofo创新研发中心、全国第二家京东新业态零售线下体验店……15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包括5个创新研发类项目,投资额10.2亿元,基金和融资规模突破100亿元;5个总部类项目,投资额10.4亿元,总营业收入达到60亿元;5个电子商务类项目,投资额6.7亿元,融资规模达到20亿元。
据悉,徐庄将以建成总部企业集聚、主导产业领先、创新优势彰显的国际性智慧产业集聚区为目标,到2020年,园区载体面积270万平方米,软件信息、医药健康、电子商务等创新产值突破2000亿元,集聚创新型企业800家、领军型创业人才300人以上,以挂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起点,最终打造成国家级高新区。
(摘自《新华日 》)
中国电信江苏公司新一代物联 (NB-IoT)
全省正式商用
9月7日,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宣布,基于蜂窝的新一代物联 (NB-IoT)实现全省全面覆盖,即日起步入全省正式商用阶段。公司充分利用NB-IoT技术广覆盖、低功耗、大连接、低成本等特点,携手合作伙伴打造了智慧抄表、智慧停车、智慧路灯、智慧消防栓等一系列物联 智慧应用。
中国电信已于今年6月底全面建成新一代物联 NB-IoT 络,率先制订了全球首个按照“连接次数”计费的NB-IoT业务资费体系,并配置3亿元的物联 专项补贴,多措并举力促物联 生态发展。今年年初以来,中国电信江苏公司投入70亿元进行全省新一代物联 络改造,截至8月31日,已开通NB-IoT基站1.4万个;目前,已实现全省信 覆盖率达97.5%以上,完全具备NB-IoT 络全省正式商用的服务能力。据悉,苏州市吴江区3000杆和盐城市射阳县5000杆路灯正在改造应用NB-IoT 络,南京江北新区部分地区已正式投入使用。
(摘自《南京日 》)
东南大学入围我国首批
一流 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
9月16日,第四届中国国家 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在上海举行,东南大学等7所IT名校入选我国首批一流 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其余6校分别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据悉,该项目以建设世界一流 络安全学院为主要目标,以探索 络安全人才培养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为主要内容,经过十年左右努力,形成国内公认、国际上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 络安全学院。
浪潮集团与南京市鼓楼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9月13日,浪潮集团与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共同推动南京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发展达成共识。浪潮集团将在鼓楼区设立浪潮江苏区域总部,总投资20亿元,主要包括浪潮江苏科技产业园、区域运营总部、创新展示中心(智慧城市展示中心)、软件研发中心、大数据双创中心和浪潮江苏云智创新产业联盟等容。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政务云服务、企业云服务、政府数据开放、企业孵化、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共同规划和打造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链,共同推动鼓楼区成为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发展高地。
京东智谷项目落户苏州高铁新城
9月14日,苏州市相城区与京东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在苏州高铁新城共建京东智谷项目。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等出席签约仪式。
该项目将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云计算+大数据”新经济基础设施,提供城市云、产业云、数据云、电商云、双创云等综合解决方案,输出“平台对接、数据支撑、生态孵化、品牌打造”四大价值体系,构建“以云计算为支撑,以大数据为驱动”的智能城市生态。
此次合作将依托京东在云计算、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围绕京东自有产业的直接落地、长三角及全国范围内高端科技创新类产业的转移、全球范围内高端产业的吸引集聚三大维度,推动相城区乃至苏州市相关产业的发展。
(摘自《新华日 》)
国家智能交通测试基地在无锡揭牌
9月10日,由公安部、工信部和江苏省共同建设的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在无锡揭牌。不久的将来,无锡将出现百度Apollo等无人驾驶汽车的身影。
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位于无锡市滨湖区,规划总面积为178亩,将打造智能交通管理技术综合测试平台、交通警察实训平台与智能 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平台等三大平台,实现智能交通管理技术和产品的综合测试、新技术新产品的验证示范,保障公安交警业务和技能实训,并推动智能 联汽车测试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实现智能 联汽车运行安全技术测试认证。
测试基地将在无锡构建与智能 联汽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相关的实际道路测试场景和管理平台,以测试无人驾驶汽车的功能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测试基地预计于明年完成外部测试环境建设,对外开放测试服务。
(摘自《新华日 》)
欢迎各市各园区各有关单位提供软件产业动态素材,联系人:省软协钱梦骄,电子邮箱:532029135@qq.com,电话:025-83344270。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