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路修到企业门口,让研发团队安心造车,不用做修「高速公路」的脏活累活。”
作为唯一无需工程师们做 Infra 相关的脏活累活,面向微服务产品全局交付的企业级云原生解决方案, Zadig 近期完成 100% 开源。更令人兴奋的是,Zadig 代表着交付数字业务、重视开发者体验成为驱动力, 软件交付 3.0 时代正式开启。
“只有开发者原生地接受并热爱,软件交付才能真正地变快变稳”。今天,我们和 Zadig 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盈动资本天使项目「KodeRover」的创始人兼 CEO 李倩进行交流, 她也分享了自己在企服创业路上的探索以及对国内外云原生生态的观察。
去年我们发现并投资了 KodeRover,因为我们看到软件开发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End —to — End Ownership” 模式下多服务并行。
Landy 在深知开发者们真正需求外,对“未来产品”的坚持更是深深的打动了我们,或许你在这之前会疑问“为什么有了 Jenkins、Gitlab 还需要 KodeRover”,相信这篇对话可以回答你。
盈动资本 企服小组 · 方凯
Q
A
方凯
盈动资本
投资副总裁
李倩
KodeRover 创始人兼 CEO
前「七牛云」工程总监
@方凯
Landy,先用一句话来跟大家介绍下 KodeRover 在做的事情吧。
@李倩
KodeRover 在做的就是利用云原生技术,在数字化环境下,通过提供云原生软件交付的基础设施,释放工程师群体的创新创造力。
@方凯
为什么产品起了 「Zadig」这个有些浪漫的名字?
@李倩
Zadig 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所写的哲理小说主人公,在希伯来语中意为“正义的”,在阿拉伯语中的意为“真实的”。Zadig 历经磨难仍然坚守本心,伏尔泰在这个人物身上倾注了对自由和坚守的追求。
故事虽短,但触及到关乎现实本质的普世真理。我认为国内工程师的处境和 Zadig 故事中相似,被 996 压抑的创造力和 35 岁大龄程序员魔咒的表象下,我们希望做好「工程师背后的工程师」 ,通过 Zadig 让工程师成为软件世界中自己的“王”,激发心中的小宇宙,释放本来就有的创造力。
@方凯
你其实蛮早做SaaS软件的创业,在「七牛云」积累了丰富的工程效能经验。2019 年开始创业选择了 CI/CD 这个方向,当时国内外 Devops 理念和落地有多大差距?
@李倩
我在软件研发领域从业十几年,经过大型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DLC),也经历过创业公司的敏捷迭代,看着大型单体、微服务架构一路演进。从事工程领域的创业是顺其自然的选择。
我个人骨子里工程师自带工程思维,也有系统性解决问题的冲动。在「七牛云」时我负责整个工程团队,既要保证业务交付效率和质量,又要维持项目高效稳定运行不出故障。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难题。当时关注到国外 Google/Facebook/Netflix 的一些 EP(engineer productivity) 理念,很有启发,恰逢 2016 年 K8s 迅猛发展,几个关键的特性在工程实践上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对 CI/CD 只是了解理念,直到解决可问题,才发现原来可以在云架构场景下实现企业级的 CI/CD 能力。
我们调研大量开源工具,发现国外也没有成熟方案,很多公司面对同样的问题,我判断这个趋势会在2-3年迎来市场感知。于是在七牛云小试牛刀后, 19年初就创业出来重新梳理思路,基于多云和 K8s 生态架构了第一版。我们也深入思考过这个赛道,其实在 K8s 作为基础设施的今天,软件交付领域全球范围都在一个起点上,未来更多的技术产品不再依赖于国外对标思路,而是产自中国本土场景迭代的优秀产品,走向国际,丰富整个云原生技术生态。
@方凯
令人非常高兴的是,今天 Zadig 完全开源了!过去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探讨是否开源、以什么节奏开源。我非常认可的一个基础逻辑,作为云原生下的开发者赋能工具,开源很适合产品的自下而上推动。
@李倩
放眼全球,软件交付正在经历方法和工具的全面升级换代,而我们观察到中国的互联 企业具备全球最复杂的业务场景和迭代速度,Zadig 与其他基础的开源产品像数据库、 关等不同,她是具备很强的生态连接能力,但同时又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天然适合开源,面向整个云原生生态开放。
关于商业化,我们把软件交付的市场分为两端一端是 To 企业内的 Developer,另外一端是 To 企业外的 Business,面向开发者的部分完全开放给大家使用,而管理诉求的模块、以及云服务、面向业务末端交付会作为未来商业化的侧重点。
@方凯
KodeRover 的开源路径又很特别,在创立之初就得到腾讯、飞书、七牛云等商业客户验证,所以本质上路径是从商业化走向 Open Source ,而非从开源软件到商业化。这意味着对我们的产品架构有哪些升级和挑战?
@李倩
我们先做了标杆的商业客户其实是产品PMF(Product Marketing Fit)的尝试,当一个产品解决的痛点足够痛,客户才会付费,才具备商业价值。开源是用更高效的方式与用户和客户直接对话,通过开源更多企业尝试「Zadig」,接入更多复杂场景,打造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在产品架构上并无不同,只是开源后用户运行环境会更为多样复杂,在产品易用性、扩展性方面会需要更多研发投入,比如安装接入场景的易用性,对主流工具链的集成、生态伙伴接入、云厂商环境的支持等。
@方凯
近两年国外大量云基础设施的公司如 Snowflake、Databricks、HashiCorp、Jfrog 上市、快速成为独角兽。我们认为,软件迭代更快、K8s 标准化,开发者平台的价值从技术、客户、资本端都得到了验证。作为国内 DevOps 领域的头部公司,认为 CI/CD 工具发生了哪些重构机会?
@李倩
不管国内外,在云原生环境下机会非常难得,所有以前的软件或者工具都要搬上线上,但又不是简单的在云上跑,而是用云的方式提供服务,自然整个 Devops 生态工具链也在重构,比如过去交付的是 tar 包,现在是 image,甚至直接是一个完整的软件带着运行环境一键安装。过去只能标准化一部分比如 Jfrog 包存储和分发,现在可以从云原生视角整体看待交付这件事,不再是碎片化的做软件研发,而是面向业务交付价值,这也正是 KodeRover 做的事情。
通观整个软件交付历史,我把软件交付分为三个时代:
– 1.0 流程驱动时代,像 IBM 早期 IPD 流程推的工具,国外像 ca,electric cloud;以流程串工具和人,大部分以平台形式存在。
– 2.0 工具驱动时代,基于单点工具提升交付能力,比如过去几年交付领域 Artifacts 管理厂商 Jfrog、CI/CD 工具 Jenkins、面向运维侧的 Tekton/Argo 等;以解决交付链条中某个环节的效率为主。
– 3.0 数字化业务驱动时代,伴随 2017 年以来容器技术蓬勃发展和微服务架构的广泛应用,如今的软件交付,把业务作为整体,进入了以整体交付业务价值为目标,重视开发者体验的 3.0 时代。因为只有开发者原生地接受并热爱,软件交付才能真正地变快变稳,从而推动以数字形态为主的产品交付。
@方凯
未来国内外云原生技术及落地趋势,有哪些判断可以分享给大家?
@李倩
云原生是一个巨大的技术土壤,早在 2016 年我们就接触了容器技术,尤其 2017年左右 Kubernetes 的采用,大量应用基于云架构设计和开发,这中间涉及很多工具链和基础设施产品、垂直的应用,真正迎来了软件开发的春天。
对于中国创业者这是极好的机会,因为云原生重新拉平了技术的基础门槛,基于中国场景的复杂多样,具备迭代基础设施应用的先天优势。过去大部分开发者工具都来自国外,而现在国内的场景之复杂、技术之多样足以迭代出伟大的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方凯
打磨出一款开发者即直接用户的产品,Zadig 标准化产品是怎样做到比工程师更懂开发工程本身的?
@李倩
最初产品的版本来自于十多年一线开发的感同身受,很多痛点我自己切身体会。另外 Zadig 本身就是用 Zadig 产品开发迭代出来的,或者说,开发 Zadig 的工程师们本身就是 Zadig 的重度用户,是「工程师背后的工程师」,产品中很多有意义的功能是我们工程师自驱设计出来的,不好用的话他们也不愿意上线。我们产品经理本身也是开发者、工具控,没事就想来两行代码解解闷,对 Kubernetes 也非常熟悉。
另外,我觉得任何好的产品都要非常尊重你的用户、重视用户反馈,通过反馈小步快跑持续迭代,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痛点。
还有一点我对行业的思考,软件开发发展了这么多年,我们工程师通过开发软件给 会带来价值,但工程师本身还是挺苦逼的,被业务逼地很严重,拿着“刀耕火种”的工具,干着改变世界的大业。其实我们不必更懂开发者,只要持续的做好开发者,对技术有持续的热爱,就相信一定能做好开发者产品。
@方凯
KodeRover 开源之后,面向全球开发者提供工具服务有什么策略?
@李倩
国际化已经在我们的发展规划中。当下我们先让中国工程师用起来、开发过程顺滑起来,同时持续打磨产品易用性、扩展性和生态对接能力。接着做本地化走向国际市场,我们非常有信心在国内复杂业务场景下打磨的产品走向世界。
| 关于盈动资本 |
■盈动资本是一家专注于科技和互联 领域的早期投资机构,持续关注因技术进步引发的产业升级和需求嬗变,重点布局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企业级服务,以体验和效率提升为基础的下一代消费。
我们致力于寻找拥有深刻行业洞?、心怀宏大愿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并竭尽所能助力其成就伟大企业。迄今,已经投资了100余家优秀的创业公司,包括51信用卡(HK02051)、遥望 络(SZ002291)、小电科技、人人视频、袋鼠云、默安科技、EMQ 等一批行业领先企业,并在多个榜单中荣膺国内“最佳早期投资机构”奖项。
盈动资本总部位于杭州,基金管理规模20亿元,旗下拥有国家级的湾区孵化器和良仓加速器,以创新生态,帮助优秀创业者加速成?。
| 官方BP通道:bp@incapital.cn |
– 20200716 No.411 –
. 只 投 我 们 想 要 的 世 界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