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9成联邦机构考虑采用5G,但存在成本和安全担忧
科技战略
美参议员希望禁止美政府采购中国芯片制造商产品和服务
据美国《Politico》11月17日消息,知情人士称,美国参议员多数党领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和共和党参议员约翰·科宁(John Cornyn)等人希望禁止美国政府与中国芯片制造商进行交易。据悉,参议员希望将其提出的“阻止联邦政府使用中国公司生产的半导体产品和服务”的修正案写入今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最终版本。该措施将扩大其中“第889条已禁止政府机构与使用其技术的中国电信公司或承包商开展业务”的条款。
欧盟通过《2023-2027年欧盟安全连接计划》,将建设具有韧性、互联性和安全性的卫星基础设施系统
据欧盟委员会11月17日消息,欧盟成员国就总预算为24亿欧元的《2023-2027年欧盟安全连接计划》达成政治协议。欧盟在公告中指出:数字超连接和技术转型促使对依赖边缘技术的服务需求空前增长。欧盟成员国对卫星通信解决方案和需求都在迅速变化。本次计划名称为“IRIS2”,是欧盟继伽利略、哥白尼之后的第三个太空旗舰计划,将建设具有韧性、互联性和安全性的卫星基础设施系统。该计划分为两部分:建立主权天基安全连接系统,向政府用户提供安全、自主、可靠和具有成本效益的卫星政府通信服务,支持保护对经济、环境、安全和国防至关重要的关键基础设施、监视、外部行动、危机管理和应用;为私营部门提供商业服务,促进全球高速宽带的进一步发展,通信无缝连接,并增强成员国之间的凝聚力,推动欧洲数字十年设定目标实现。 告指出,天基安全通信系统力求通过避免依赖第三国和加强价值链韧性。据欧盟介绍,IRIS2将使用最新的量子通信技术,通过集成欧洲量子通信基础设施(EuroQCI)进行安全加密,将基于创新和颠覆性技术的发展以及利用新空间生态系统。
美国和韩国就应对外国加密货币交易 络威胁举行联合研讨会
据美国国务院11月17日消息,美国和韩国就应对外国加密货币交易的 络威胁举行联合研讨会。本次会议旨在讨论政府和企业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抵御外国的恶意 络行动,阻断外国从加密货币交易所或其他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中获得资金。两国政府致力于与各国政府、金融机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和相关公司合作,以瓦解相关虚拟货币交易方面的 络威胁。本次会议重点围绕外国加密货币恶意软件的类型、已知的加密货币洗钱技术以及 络安全最佳实践等主题展开。据悉,参会人员来自十几个国家,包括美国国务院和财政部、美国联邦调查局、韩国外交部、国际研究机构和虚拟资产企业等机构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美国和西班牙宣布开发一种新的工具来打击勒索软件
据美国 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11月10日消息,CISA与美国国务院及西班牙内政部合作开发一种新的工具来打击勒索软件。该工具旨在开发一种能力建设的方式,帮助各国利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来打击勒索软件。CISA执行董事布兰登威尔士说:“在世界各地建设能力是CISA打击勒索软件的一个重要方面。”该工具将展示一系列用于反勒索软件斗争的PPP案例研究,包括由工作组成员开创的案例研究。该工具将为希望实施PPP作为反勒索软件工作的国家提供实用指导。为了开发该工具,美国和西班牙正在与全球 络专业知识论坛(GFCE)合作。美国和西班牙已邀请国际反勒索软件倡议 (CRI) 峰会的成员为该项目提供额外的财政和实际支持。
信息
美国近9成联邦机构考虑采用5G,但存在成本和安全担忧
据MeriTalk 11月17日消息,美国通用动力信息技术公司(GDIT)发布的一份调查研究 告称,近90%的联邦机构计划在其基础设施中采用5G技术,但存在着对 络安全和成本的担忧。该 告对500名联邦机构官员进行了调查,以分析美国政府在部署5G方面取得的进展、预期的好处和面临的挑战。结果显示,89%的联邦机构计划采用5G技术,其中44%已经试点或部署5G。其中,各联邦机构主要计划在 络连接和业务应用中使用5G,具体用例包括:提高 络能力、改善平台连接、实现命令和控制,以及改进物流和制造。另外,91%的联邦机构关心成本和预算问题,87%的机构担心5G技术会扩大 络安全风险。但是,这些担忧并没有阻碍联邦机构将5G列为优先工作事项。
芬兰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量子比特,可构建高保真量子逻辑门
据科技日 11月17日消息,芬兰阿尔托大学、IQM公司和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超导量子比特,可用于构建高保真量子逻辑门。这种超导量子比特在单个电路中结合了多重所需特性:非谐性、低直流噪声敏感度、低磁噪声敏感度,以及结构简单。研究团队在3个不同的量子比特上实现了13纳秒长的单量子比特门,置信度最高可达99.9%。研究人员计划进一步改进其设计,以突破99.99%的保真度目标,在有噪声的系统内实现强纠错性能,并演示由两个量子比特组成的逻辑门。
美国参议员团体希望联邦政府禁止从中国芯片制造商采购产品
据路透 11月17日消息,美国参议员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和约翰·科宁(John Cornyn)为代表的参议员团体表示,希望阻止联邦政府购买中国公司的芯片产品,并以此形式扩大华盛顿对中国的芯片限制措施。该参议员团体希望将扩大的禁令加入《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修正案,以扩充《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第889条的权力。该条款已经禁止美联邦政府与使用中国电信公司或采用中国技术的承包商开展业务。
日本东京大学开发出新一代半导体加工技术,可用于先进封装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音乐或能用于攻击负压室的控制系统,以使致命微生物泄露
据techxplore 11月17日消息,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音乐可以引发致命病原体的释放。常用的差压传感器(DPS)易受远程操作影响,当声波与DPS内的隔膜碰撞时,开始以相同频率振动,使攻击者能够人为移动隔膜,改变压力读数,导致整个系统发生故障,对生物安全设施构成威胁。负压室利用负压原理隔离病原微生物,防止室内微生物或被污染的空气泄露。在智能手机或其他音频设备在负压室内或附近播放音乐,若其音调与负压室的压力控制器的共振频率相匹配,可能会导致负压室故障和致命微生物的泄漏。
欧盟委员会发布对抗抗生素耐药性的未来行动计划
据European Commission官 11月17日消息,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CDC)的新 告表明,欧盟每年有多达35000人死于抗菌素耐药性引起的并发症。日益增长的威胁突出表明,应对抗生素耐药性需要通过“健康一体化”方法,承认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和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2023年上半年,欧盟委员会将在拟议的理事会建议以及拟议的欧盟制药立法修订案中,加强对AMR的行动;2023年晚些时候,欧盟将根据EU4Health计划,与成员国、挪威、冰岛和乌克兰发起5000万欧元的AMR联合行动。
DARPA分诊挑战项目旨在促进可扩展、及时、准确的医疗分诊
美国研究人员阐明导致蝙蝠病毒溢出的关键过程,或有助于制定预防未来大流行病的措施
生物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音乐或能用于攻击负压室的控制系统,以使致命微生物泄露
据techxplore 11月17日消息,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音乐可以引发致命病原体的释放。常用的差压传感器(DPS)易受远程操作影响,当声波与DPS内的隔膜碰撞时,开始以相同频率振动,使攻击者能够人为移动隔膜,改变压力读数,导致整个系统发生故障,对生物安全设施构成威胁。负压室利用负压原理隔离病原微生物,防止室内微生物或被污染的空气泄露。在智能手机或其他音频设备在负压室内或附近播放音乐,若其音调与负压室的压力控制器的共振频率相匹配,可能会导致负压室故障和致命微生物的泄漏。
欧盟委员会发布对抗抗生素耐药性的未来行动计划
据European Commission官 11月17日消息,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CDC)的新 告表明,欧盟每年有多达35000人死于抗菌素耐药性引起的并发症。日益增长的威胁突出表明,应对抗生素耐药性需要通过“健康一体化”方法,承认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和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2023年上半年,欧盟委员会将在拟议的理事会建议以及拟议的欧盟制药立法修订案中,加强对AMR的行动;2023年晚些时候,欧盟将根据EU4Health计划,与成员国、挪威、冰岛和乌克兰发起5000万欧元的AMR联合行动。
DARPA分诊挑战项目旨在促进可扩展、及时、准确的医疗分诊
美国研究人员阐明导致蝙蝠病毒溢出的关键过程,或有助于制定预防未来大流行病的措施
能源
埃及第二台核电机组即将启动建设
据中核智库11月17日消息,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Rosatom)下属俄核电建设出口公司(ASE)表示,将于11月19日启动埃及埃尔达巴核电厂2 机组的建设。埃尔达巴核电厂是埃及首座核电厂,也是俄原集团在非洲的首个大型项目,拟建4台VVER-1200机组,总装机容量480万千瓦,1 机组已于2022年7月开工建设。埃及计划到2030年将核发电量在本国总发电量中的所占份额提升至9%。
美能源部支持在4座核电厂生产清洁氢
据国际核工程 站11月17日消息,美能源部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办公室(EERE)和核能办公室(NE)已经开始与电力企业合作,为在九英里峰核电厂、戴维斯-贝瑟核电厂、普雷里岛核电厂和帕洛弗迪核电厂生产清洁氢的示范项目提供支持。美能源部表示,在向100%清洁能源过渡的过程中,氢能有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大型核反应堆和先进反应堆非常适合持续提供生产清洁氢所需的热量和电力,这可能会为核电厂打开新的市场,一座100万千瓦的反应堆每年可以生产多达15万吨氢。
海洋
法国海军测试使用不带名称或舷 的匿名舰艇
据参考消息 11月18日消息,法国海军参谋部近日宣布,法国海军在强化信息战领域能力的框架下,正在测试使用不再带有名称或舷 的舰艇。据悉,两艘欧洲多用途护卫舰参与了这一测试,测试的主要目标是要“寻求不可预见性”以及“在信息战中保持迷雾”。法国海军发言人表示,去除标识的做法可能会扩展到欧洲其他多用途护卫舰,甚至会应用到其他类型的舰船上。同时,海军参谋部也保证称,没有标识的舰船会遵守国际法,不会给“航行安全带来任何风险”。消息分析表示,此次测试表明法国正在从乌克兰战争和全球地缘政治新挑战中吸取经验,希望能够在信息战领域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韩国海军推出“海洋幽灵”作战概念
据国防科技要闻11月17日消息,韩国海军推出“海洋幽灵”作战概念。根据该作战概念,韩国海军将获得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无人系统,包括各种无人潜航器、无人水面舰艇(USV)和无人机(UAV)。无人潜航器将能够履行作战职能,USV进行监视,而UAV将可从舰艇上操作,执行各种任务。这无人系统最初被远程控制,之后实现半自主,最终实现完全自主。
航空
美国雷神公司向美空军完成PNVC系统能力演示,为增强作战态势感知和通信质量提供支持
据airforce-technology 站11月17日消息,美国雷神公司向美空军完成总统和国家语音会议(PNVC)系统端到端的能力演示,为增强作战态势感知和语音通信质量提供支持。该系统涉及机载、地面固定和地面可移动配置三部分,旨在保证跨节点系统性能。该演示验证了该系统提供的增强型能力可用于指挥、控制和通信(NC3)平台,为美国防部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JADC2)概念开展多域部队和空间连接提供支持。
航天
美太空司令部成立新特遣部队
据国防科技要闻11月18日消息,美太空司令部表示,正在成立新的组织“联合特遣部队——太空作战”(CJTF-SO),以协调作战行动,并加快向各军种提供卫星服务。CJTF-SO将组建来自各军种的约125名人员组成的总部;将成为司令部总部与2个大型战地组织(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的联合部队太空分队司令部,以及位于科罗拉多州施里弗空军基地的联合特遣队太空防御部门)之间的桥梁。该组织将确保各职能部门的行动保持一致。
印度首枚商业火箭Vikram-S成功发射
据timesofindia 站11月18日消息,印度初创公司Skyroot Aerospace研制的Vikram-S商业火箭成功发射,将3个有效载荷部署入轨。据悉,该火箭是单级亚轨道小型卫星运载火箭,高6米,质量为545千克,直径0.4米,能够以5马赫速度将83千克的有效载荷运送到100千米的高度。该火箭采用碳复合材料和3D打印发动机技术制造,是印度首枚商业火箭。
美国白宫发布《国家地月科学与技术战略》
据WHITEHOUSE 站11月17日消息,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国家地月科学与技术(S&T)战略》。该战略是美国政府推进探月科技发展的首次尝试,也是美国太空优先事项之一。该战略提出四个主要目标:一是支持研发,以实现地月空间的长期发展;二是扩大地月空间科技国际合作;三是将美太空态势感知能力扩展到地月空间;四是用可扩展和可互操作的方法实现地月空间通信以及定位、导航和授时(PNT)能力。
新材料
英国研究人员将磷烯纳米带结合到锂离子电池中提高电池性能
据伦敦玛丽女王大学 站11月17日消息,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的研究人员将磷烯纳米带(PNR)结合到锂离子电池中,能够抑制负极表面生长的枝晶,从而显著提高电池性能和稳定性。PNR是二维材料磷的带状链,与石墨烯一样由单原子厚的原子层构成,可以低成本印刷成柔性薄膜用于太阳能电池,通过提高“空穴迁移率”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功能和效率。未来,PNR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氢气生产等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焦耳》(Joule)期刊上。
美国能源部宣布提供7400万美元用于推进国内电池回收和再利用
据美国能源部 站11月16日消息,美国能源部宣布,《两党基础设施法》将为10个项目提供近7400万美元的资金,以推进电动汽车电池回收和再利用的技术和工艺。这些项目的目标是将 废电动汽车电池集成到二次应用中,包括固定式储能系统和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的高级材料分离、放大和再集成的项目,项目目标符合《通胀削减法案》和《国防生产法案》的规定,以减少美国对外国材料的依赖,增强国内制造业并创造清洁能源领域的高薪工作。美国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表示,回收先进电池有助于建立安全且有弹性的国内电池供应链,满足不断增长的电池需求并减少对外国关键材料的依赖,以实现清洁能源目标。
先进制造
印尼投资部长称鸿海科技将于明年初在印尼开建电动汽车工厂
据TechWeb 11 月 17 日消息,印度尼西亚投资部长巴赫里尔近日发布视频声明称,鸿海科技集团拟在印尼中爪哇省巴塘综合工业区新建的电动汽车工厂将于2023年年初动工。
美国研究人员发明出首个成功操纵单个液滴的软机器人
据TechXplore11月18日消息,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世界首个成功操纵单个液滴的软机器人抓手,结合了软机器人技术和超疏水图层技术。该抓手由尼龙纤维和胶带等廉价材料制成,这种组合可用于生产轻便、廉价的抓手,能够进行精细的工作,但比相同重量的人类肌肉强100倍。在许多液体溢出场景中,由于毒性、传染风险或周围环境中的其他危害,人工清理存在很大危险。该抓手采用新型超疏水涂层处理,可以像柔性固体一样抓住、运输和释放单个液滴,可以一次性使用并进行精确、无损的液体清理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材料视野》(Materials Horizons)期刊上。
-END-
由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整编
研究所简介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 楼A座
微信:iite_er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