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01.
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
需求分析
总学时
32
先修课程:
软件工程导论、数据库原理与设计、信息系统基础
02.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软件开发一般包括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实施、软件服务等步骤。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一个步骤,主要作用是充当软件研发与客户之间的桥梁,包括对客户的信息化需求进行分析,将客户不规范的、随意的需求,转换成规范的、严谨的、结构化的需求,并进行系统规划、软件开发设计、软件变更设计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会如何进行软件的需求分析,如何搜集用户需求,如何设计软件界面、功能、数据库,学会如何编写需求文档,学会建立正确的需求分析的思维方式,深刻理解管理软件是为管理服务的。
03.
教学内容
第1章 需求分析入门(2学时)
(一)主要内容:
什么是管理软件,什么是好软件,需求分析包括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何成为需求分析师,快速原型开发模型。
(二) 教学重点:
深刻理解什么是好软件,为设计好软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了解管理软件常用的实施方式,不同方式的优缺点。(★)
了解企业管理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了解成为一个好的需求分析师的条件。(★)
理解“快速原型”开发模型。(★★)
(三) 课后思考题:
1.你觉得学校的管理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2.如果让你策划一款软件系统管理你们的学校,你觉得可以包括哪些功能?
3.根据好软件的特点,分析一下腾讯的微信App。
4.评价一下你在学校中看到过的某管理软件(如学生选课系统、图书管借书系统等)。
5.结合需求分析师的性格要求,分析一下自己的性格特点。
第2章 需求获取(4学时)
(一)主要内容:
获取需求的七种方法:观察法、体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单据分析法、 表分析法、需求调研会法。
(二)教学重点:
需求调研的七种方法,理解调研过程中需要将这些方法结合运用(★)
如何制作调查问卷(★★★★)
如何准备调研访谈(★★)
访谈过程如何进行(★★)
如何收集单据(★★★)
如何分析单据(★★★★★)
生成 表的触发条件(★)
如何分析 表(★★★★★)
表对功能设计的影响(★★★★★)
(三)课后思考题:
1.编写一份调查问卷,了解学校是如何管理学生宿舍的。
2.为了给学校图书馆开发图书管理系统,你要对图书管理员进行一次访谈。展望一下你会如何安排这次访谈。
3.回忆一下你最近填写的某张单据(如某申请表、请假单),说说其中的管理思想。
4.找一张与你相关的单据,分析这个单据的流动路径、每个字段的因果关系。
5.分析一下你最近的成绩 告单,你觉得其中蕴含了哪些软件功能需求?
6.假设学校要求学生每次上课都要打卡,然后根据打卡记录生成学生的上课考勤 表(统计每节课的迟到、旷课人数)。这是个需要大量计算的 表,分析一下要做出这个 表需要哪些软件功能?如何提高 表效率?
第3章 系统规划(4学时)
(一)主要内容:
如何分析需求、控制需求、挖掘需求、整理需求,以及如何对整个组织的信息化管理体系进行蓝图设计。
(二)教学重点:
如何将用户的需求具体化、结构化(★★★★★)
需求调研 告的编写方式(★★★★)
如何绘制业务流程图(★★)
如何规划软件边界(★★★)
如何规划工作方式(★★★★★)
让用户重复劳动产生的原因(★)
信息孤岛形成的原因,常用处理方式(★★★★)
(三)课后思考题:
2.假设需要开发一款软件用于学校宿舍的床位分配,根据你的想法提出关于床位分配的需求。注意需求描述要尽量明确、精准、没有二义性,且一般非IT人员能够看得懂。
3.根据学校图书馆借书、还书的管理要求,画出业务流程图。
4.假设你到学校图书馆借书,图书管理员通过软件处理借书事宜。描述一下处理借书的工作场景。
5.观察在学习、生活中使用到的一些软件,请举一个信息孤岛的例子,并说明(或猜想)其形成的原因,有什么解决方法。
第4章 数据建模(4学时)
(一)主要内容:
如何进行数据库设计。包括实体关系、范式、表、字段、表的关系、数据字典等的相关概念及用法,以及如何优化数据库。
(二)教学重点:
数据建模的工作内容(★)
现实世界中的三种实体关系(★)
设计表的注意点(★★★★)
特殊的表(★★)
表与表的关系(★★★★★)
字段的数据类型(★★)
如何编写数据字典(★★★★★)
数据建模不是孤立的(★★)
数据建模要考虑可扩展性(★★★)
数据建模不要教条主义(★★)
(三)课后思考题:
1.观察在学习、生活中使用到的一些软件,请举一个信息孤岛的例子,并说明(或猜想)其形成的原因,有什么解决方法。
2.如果要给学校图书馆开发一款图书管理软件,你觉得包括哪些实体?
3.这些实体有什么关系?
4.这款图书管理软件需要哪些表?表跟表之间有什么关系?使用Visio画出数据模型。
5.图书与书架是什么关系?如果要求保存图书的放置历史,这个关系变成什么关系?试画出两种不同的数据模型。
第5章 功能设计(4学时)
(一)主要内容:
如何编写需求用例,如何进行功能建模,管理软件中有哪些常用的功能逻辑,以及如何从灵活、可重用、高效方面优化功能。
(二)教学重点:
工作场景的撰写方式(★★)
如何进行功能划分(★★★)
常用的基础功能逻辑(★)
什么是工作流(★)
如何画工作流图(★★★★★)
常见的功能逻辑案例(★★)
如何提高软件功能的灵活性(★★★★★)
如何提高软件功能的可重用性(★★★★)
如何提高软件功能的高效性(★★★★)
(三)课后思考题:
1.假设需要给学校图书管开发一款图书管理软件,根据你对图书馆管理图书的业务的了解,进行功能划分(从功能模块到原子功能)。
2.撰写学生到图书馆借书的主场景。
3.学校学生请假的管理要求:如果不超过3天,班主任批假;如果超过3天不超过7天,班主任批假后学工处批假;如果超过7天,班主任批假后学工处批假,最后李校长批假。根据这个要求画出工作流图。
4.上一题,如何处理“李校长批假”这个问题?设计两种方案,一种写活,一种写死。分析一下这两种方案的优缺点。
5.某 交软件,好友更换头像后,当前用户的通讯录中展示的还是以前的头像(只有跟对方聊天后才会将头像更换成最新)。说说软件设计者为什么要这么做。
第6章 界面设计(4学时)
(一)主要内容:
常用的界面设计方式,管理软件设计最常用的快速原型开发模型,界面设计过程,以及如何从易学、易用、健壮、交互方面优化界面。
(二)教学重点:
理解人机交互要强调“以人为本”(★★★★★)
常用的原型设计方式(★★)
界面设计包括哪些过程(★★★★)
常用的功能主界面(★)
常用的表单布局方式(★)
易学性优化(★★★★★)
易用性优化(★★★★★)
健壮性优化(★★★)
交互性优化(★★★)
(三)课后思考题:
1.除了书中提到的功能入口方式,你还看到过什么不同的入口方式?
2.就界面优化的方式,分析一下微信的“摇一摇”功能。
3.仔细分析微信App,从易学性、易用性、健壮性、交互性几个方面阐述软件设计者的设计思想。
4.设计图书出借的功能界面。就你的设计,你觉得有哪些方面需要跟用户沟通确认?
5.就上题图书出借的功能界面,从易学性、易用性、健壮性、交互性几个方面说明自己的设计思想。
第7章 原型说明书(4学时)
(一)主要内容:
如何围绕界面原型编写说明书。根据一个原型说明书模版介绍编写要求,以及如何将说明书写好。
(二)教学重点:
理解原型说明书是以原型为基础的(★)
本章介绍的原型说明书模板(★★★)
学会编写原型说明书(★★★★)
避免一些常见错误(★★★)
本章用于需求描述的语法(★★★★★)
提炼通用需求(★★★★)
(三)课后思考题:
1.假设需要给学校图书管开发一款图书管理软件,根据你对图书馆管理图书的业务的了解,设计出原型,并编写原型说明书。
2.说说你在编写上题的原型说明书时,是如何考虑优化文档的?
3.什么是“自明的需求”?根据你的理解举几个例子。
4.什么是“通用需求”?根据你的理解举几个例子。
5.制订一些可以用于需求描述的语法规范,对案例“用于需求描述的语法”进行补充。
6.提炼一些书中没有提到的通用需求,对案例“提炼通用需求”进行补充。
第8章 需求变更(4学时)
(一)主要内容:
如何正确认识需求变更,如何控制需求变更,如何处理需求变更,以及需要认识到需求变更未必是坏事。
(二)教学重点:
做软件离不开需求变更(★)
需求变更产生原因(★★★★★)
处理改变数据库结构的需求变更的困难所在(★★★★)
处理改变历史数据的需求变更的困难所在(★★)
处理需求变更时,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需求变更文档的编写(★★★)
如何让需求变更推动软件功能的扩展(★★★)
为什么说可以通过需求变更“炼”出软件产品(★★)
(三)课后思考题:
1.假设需要给学校图书馆开发一款图书管理软件。就学生借书的业务过程,根据你的理解,列举出有哪些正常业务,有哪些异常业务。(提示,一次正常的借书过程是正常业务,而图书丢失则是异常业务)。
2.假设上题的图书管理软件中,规定一个读者一次只能借阅一本书。后来,管理要求发生了变化,允许一次借阅不超过五本书。请分析这次变更应该如何处理,对历史数据有什么影响。
第9章 从入门到优秀(2学时)
(一)主要内容: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需求分析师。一个优秀的需求分析师应该很少犯错,有所权衡,关注团队,以及具有高远的目光。
(二)教学重点:
不考虑使用者的规划失误(★)
不考虑使用场景的规划失误(★)
常见的设计失误(★★)
优化功能时的权衡(★★★★★)
文档的重要性(★★★)
规范:需求分析管理规定(★★★★)
规范:原型设计要求(★★★)
规范:通用需求(★★★★★)
软件集成(★★)
(三)课后思考题:
1.在你开发或使用过的软件中,举一个例子说明如何根据不同条件考虑灵活性与健壮性的。
2.在你开发或使用过的软件中,举一个例子说明如何根据不同条件考虑易学性与易用性的。
3.举两个学习或生活中的事例,说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区别。
4.仔细研读案例“需求分析管理规定”,试着补充3项内容。
5.仔细研读案例“原型设计要求”,试着补充3项内容。
6.仔细研读案例“通用需求”,试着补充3项内容。
扫码,优惠购书
04.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教师讲解与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1. 本课程包括大量的概念、案例,教师在课堂讲授时采用PPT教学方法,力求通俗、易懂地对概念、案例进行解释。
2. 有些案例不容易理解其中的真谛,需要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预习。
3. 每节课要布置课后思考题,让学生对基本概念、案例加强理解。
4. 强调实践环节,开课前需要设计一个跟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案例(如图书管理、宿舍管理等),让学生根据此案例进行需求分析的实践操作。
05.
课内外教学环节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32个学时,理论24个学时,实践8个学时。
课外学习要求:
1. 做好课前预习,预习时特别要对教材中的案例进行研究,理解其中的难点,认真思考,带着问题到课堂听课。
2. 课后要复习,有余力的学生复习时还应阅读参考资料,认真整理课堂听课笔记。
3. 课外根据实践要求动手设计、编写相关文档。
4. 认真完成所布置思考题。
06.
考核内容及方式
本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成绩、实践成绩组合而成,课程成绩以百分制计算,分配比例如下:
1. 平时成绩占20%,主要考查作业的完成程度,理论课的出勤率。
2. 实践成绩占30%,主要考查学生的实践成果,根据学生设计的软件、编写的文档评分。
3. 期末成绩占50%,采用考试的考核方式。考试采用闭卷形式,题型为选择题、正确/错误题、填空题、简答题,以及应用题。
07.
持续改进
本课程根据学生作业、课堂讨论、平时考核情况、实践情况和学生、教学督导等反馈,及时对教学中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在下一轮课程教学中改进。
08.
建议教材
软件需求分析实战
ISBN:978-7-302-55385-4
杨长春 编著
定价:59.8元
扫码,京东优惠购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