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软件可维护性,需在各个阶段下功夫

提到软件的可维护性,首先让人想到软件代码的可读性。代码的可读性越好,软件的可维护性越好。

可是,软件的可维护性不仅仅与代码的可读性有关。如果需求定义不清晰,没有详细的设计文档,测试也不充分,软件的可维护性也不可能好。

只有遵循软件开发规范,软件的可维护性好。要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应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下功夫。

  • 需求阶段
  • 软件需求的开发,必须要挖掘出用户真正的需求,对需求的描述要满足准确性、完整性、无歧义、可实现、可测试等的原则,以便维护人员可以快速理解要维护的相关需求。同时,需求分析时要注意软件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关键资源的可扩充性等需求,为将来的软件维护活动打下基础。

  • 设计阶段
  • 软件要进行模块化设计,模块之间要满足高内聚低耦合;同时软件的设计要遵循通用性、简单性的原则,设计优秀的软件,软件的可维护性也不会差。

  • 编码阶段
  • 在编码阶段,有很多方法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比如,使用有意义的描述性的词汇来命名变量名;避免深层嵌套;避免重复的代码;有意义的注释并且保持一定的注释率;尽可能减小类、函数的大小;良好的代码格式等等。

  • 测试阶段
  • 在测试阶段,可以通过静态分析和代码审查来测试代码对编码规范的遵循性,检查代码格式、变量命名、注释率等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同时也要开展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测试。软件测试可以邀请维护人员参与,以便判断在发生相关维护需求时软件的表现。

    总之,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不仅仅在编码阶段下功夫,需求开发、设计、测试等各阶段都应对软件的可维护性下功夫。

    这正是:

    软件若要可维护,各个阶段下功夫

    开发过程多努力,维护来时不叫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5月2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