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高质量发展,索为打造工业互联 新动能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企业研究所市场主体大数据平台”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工业互联 及支持服务业的注册企业接近30.6万户,工业互联 企业的增长速度明显提升且显著高于全国企业数量增长的平均水平,带动了我国工业数据资源加速集聚,助力我国数字经济做大做强。

工业互联 与各行业融合发展

工业互联 与装备、机械、汽车、能源、冶金、石化等传统行业的融合度日益提升,改变了传统工业的生产流程。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不同程度开展了数字化改造升级,以此来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同时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精益管理、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管理,促进生产制造数据在产业链上下游的流动与共享,进而强化自身的产品竞争力。

我国工业互联 产业发展的难点

一是底子薄。我国工业化进程起步晚,工业信息化经验积累薄弱,工业互联 整体产品技术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尤其在高端核心技术环节,如研发设计软件、工业控制核心设备和系统等领域,自主化程度低。

二是应用难。我国工业互联 产用结合的生态体系不完整。表现在工业互联 开发者对工业用户的业务流程理解不够深入,对工业生产的业务技术了解不够全面,难以真正匹配用户使用习惯。

三是缺人才。目前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校企联合不够紧密的问题。重点高校、重点专业在工业软件等领域专业设置力度不够,出现人才断档现象,同时相关专业人才还面临着被互联 行业高薪吸引的虹吸效应,导致人才缺口有扩大趋势。

聚焦关键领域,索为以点破面

在工业研发设计软件等“卡脖子”的关键领域,索为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围绕重点核心技术进行突破。一方面加强与制造业企业的协同联动,加强工业互联 生态内部的合作,提高产品开发协同性,不断增强国内软件企业对制造业企业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挥平台的连接枢纽作用,科技企业的平台和数据优势,探索工业互联 平台和工业软件的使用场景,打造产业生态。2022年9月,国家工信部正式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索为公司就凭借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服务品质等多方面的优势,被正式授予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 。多年来,索为工业互联 平台为工业制造企业提供研发设计的软件化、自动化、数字化服务,推进了工业技术软件化在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电子、核工业等国防军工行业,和汽车、重型机械、动力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的落地,在多个国家级项目的应用中取得显著成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17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