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软件作为工业化长期积累的工业知识与经验的结晶,是工业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伴生物。随着近年来,“工业互联 ”的热度飙升,与之相关的工业软件也引发了人们更多的讨论。然而,国产工业软件热度的背后却面临着残酷的现状——国内的制造企业在很多业务领域实际上长期依赖于国外的软件。
工业软件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设计大国转变的核心关键技术,如何实现在研发、设计等高端领域的自主创新突破,打赢国产工业软件的生态“突围战”,使我国工业企业软件体系实现自主可控成为国家层面重点关注的焦点。
9月28日,2020 CCF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CCF HPC CHINA 2020)在中原古都郑州通过云端线下线上同步举行,会上同步举行了“第七届国产应用软件”专题论坛,邀请了国产应用软件重要开发单位,共同探讨国产应用软件的现状、发展瓶颈、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
会上,来自学术的多位专家围绕国产工业软件研发情况进行了分享。中国广核集团高级工程师徐建军围绕《大型核电基地智能应急指挥与仿真演练平台设计与应用》进行了分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景焘带来了《自主高性能结构力学软件PANDA》的分享,陕西省超大规模电磁计算重点实验室博士左胜分享主题为《并行有限元电磁计算研究与应用》。
来自企业界的多位专家也围绕国产工业软件的应用情况展开了分享。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市场总监余涵、鸿之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荣根、无锡九方科技有限公司CEO周峥、北京树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赖宇阳分别围绕《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高性能计算助力国产EDA》、《高速发展的HPC:推动材料设计与工艺仿真走上快车道》《九方气象预 平台及服务应用》、《支撑产品研发的高性能设计优化云平台UniMDE》进行了演讲。并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健主持了本次论坛。
多位专家表示,目前国产工业软件面临生态建设难题。以目前在国内材料模拟和计算物质科学研究中最流行的某商用软件为例,该软件在国内用户占比达到1/4,而一款软件拥有大量用户有多方面原因。例如软件上手更加便利,与其他使用者交流顺畅等。国产软件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于,“过去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在使用这些软件,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圈子,替代起来有难度。反而是开发软件的难度相对构建生态,要小一些”。
对于如何打赢生态“突围战”,构建工业软件生态,华大九天市场总监余涵提出自己的观点。余涵以其所在企业为例,对当下国产工业软件该如何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路,他认为,国产工业软件可以抓大放小,认真打磨产品,让细分领域的头部客户认可其产品。“因为头部企业用户体量足够大,且往往具有前瞻性,这不失为目前国产工业软件的发展之道”,余涵表示。
工业软件的发展是计算机科学走向成熟,然后结合具体的工程技术学科,进而演化成的一个跨学科产品的过程,其不断发展的背后,是计算机软硬件平台不断的升级的必然结果。虽然目前国产工业软件面临的困境重重,但随着计算机软硬件平台的发展,其总体趋势正在稳步上升。
陈健表示:“好的一点是,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国产工业软件从无到有,目前已形成完整的国产工业软件产品体系,某种程度上能够为国产工业软件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此外,参会者纷纷表示,希望中国国产工业软件能够在多方支持下持续稳步发展,在国际主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