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各类人才汇集的齐鲁软件园注重提升人才发展软环境,既关注人才政策的“与时俱进”,也关心企业的“琐事烦事”,实现了从“以政策引才”向“以生态引才”的转变。
山东新松工业软件研究院是齐鲁软件园一家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上市企业,主要开发具有自主可控、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端工业软件和硬件平台,打造工业互联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公司130人的员工队伍,博士、硕士站到一半。
山东新松工业软件研究院控制器产品研发部部长刘世昌介绍,落户济南以后,不仅提供了住房公寓的补贴,还对博士、硕士高层次人才在买房安家方面有一些相应的补贴,更好地解决了后顾之忧。
运用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济南高新区四级人才政策,齐鲁软件园积极在园区内营造人才创新创业、快速成长的良好生态。梅敬成是齐鲁软件园华天软件首席技术官,带领团队一直专注于工业软件研发,解决高端制造的“卡脖子”难题。今年由团队研发的国内首款完全自主可控的新一代基于云架构的三维CAD产品正式上线公测。但新产品在市场化的过程中,遇到资金难题。最终在园区的帮助下,通过济南高新区“人才有价”平台,梅敬成团队获得了4000万元资金扶持。
制造业所需要的工业软件以前是一个垄断,现在还面临“卡脖子”问题,今年也在基于云端的一些设计产品方面,进行了不少的探索和研发,有望实现工业软件的自主软件的“弯道超车”。济南华天软件首席技术官梅敬成说。
除了工业软件,齐鲁软件园还注重在另一个“卡脖子”难题,芯片的生产设计领域引进骨干研发机构,培养芯片研发设计人才。这里是齐鲁软件园山东芯动能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的集成电路人才实训基地,这些即将踏入集成电路领域的学生们,已具备参与项目设计的基本能力。
贵州遵义师范学院大四学生晏念说,在学校接触不到这个行业,真要从事这个行业的话,还是要欠缺很多。通过培训对以后从事这个行业的有很大的帮助,也会有更高的起点。
山东芯动能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心标介绍说,集成电路人才实训基地最核心的是案例化教学,把公司以前做过的研发项目重新让学员做一遍,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利用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等多个国家级人才平台,齐鲁软件园累计引进和培养了省级以上各类人才134人、市级领军人才245人,紧缺高技能人才2000多名,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以及信息技术等产业领域集聚了科研实力。
据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人才服务主办高宪雯介绍,园区将围绕产业发展方向部署人才规划,突出产业导向,引进人才,通过引进关键技术人才,组建研发团队,带动大量基础人才提升,同时做好人才子女入学、租房补贴、人才公寓等人才服务工作,形成覆盖高层次人才骨干人才基础人才的全方位立体化人才服务体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