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以前选APP可以多看点知乎、小红书的安利,但现在还真不太行。
为什么?只要你稍微留心一些,就会发现你看到的不是广告就是软文,说来说去就是为了吹自家产品。吹你也就算了,用起来感觉还一团糟,真的是推广界的普信案例。
老话说得好,实践出真知。
这话用在选择产品上,那就是你得一个个去试、去用,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软件。
自个儿动手的好处还在于,你可以完全无视那些软文的影响,少了中间商赚差价,选到的一定是最符合自己需求的。
所以当老板对我说“麻溜点找个好用的项目管理软件”的时候,我就决定,这回就由我来带薪测评、顶风对比,在一众花里胡哨的软件里头找出一个效率最高、体验最好的项目管理软件来。
一、入门摸索:挑选软件之前,不妨了解一下关键路径法
大家都知道,项目管理流程一般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但在实操的过程中,它还会涉及到两个关键的变量。
一个是项目执行时间,它包括预期起止时间和最晚完成时间(也就是我们俗称的ddl)。
另一个则是关键项目,它是关系到整个流程完成程度和最终质量的一个重要元素。
围绕这两个关键变量,在项目管理中有一个著名的方法论,叫关键路径法。
什么是关键路径法呢?我们可以看一段科普。
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 CPM)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适合用于具有相互依赖活动的项目。它包含了一个活动列表,并需要使用一个工作分解结构(WBS)和一个要完成的时间表,以及依赖项、里程碑和可交付成果。它通过计算完成任务所需的“最长”(在关键路径上)和“最短”(浮动)时间来确定哪些活动是关键的,哪些不是,从而概述了关键和非关键活动。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估计,设定项目中每一个任务的预期完成时间,再把它们相加得出这个项目的预计完成时间。得到这个预计完成时间后,再通过反推,得出项目的具体起止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每一个任务的时间估计是有一个可变动的区间的,但有些任务没有区间或区间较小,这些任务就被我们视为“关键任务”,是在项目执行中需要集中资源高效解决的任务。
比如说,写论文的时候我们需要搜集文献,但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时候也会突然需要其他的参考。所以当我需要完成搜集文献这个小任务时,我的完成时间可以设计在论文写作前、中、后期。
换句话说,这个任务它当下有没有完成,都不会影响我【写论文】的核心目标。
但如果我写论文的时候还需要【数据分析】的话,那我的完成时间就必须设定在论文写作前,且只能在写作前完成。
为什么?因为这个任务如果不去完成,就会影响我【写论文】的核心目标。
结合CPM理论来看,在这个例子里,【搜集文献】就是一般任务,而【数据分析】则是关键任务。
二、活学活用:想用好关键路径法,前提是管理流程够高效
在了解完关键路径法后,你会不会突然有一种【顿悟】的感觉?
回想一下,在以往的项目管理过程中,你会不会有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明明订立了详细的计划,执行起来却感觉效率不高?
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做事常讲究“四两拨千斤”,但你却像个海王一样雨露均沾,关键是你的雨露也没多少;完成任务讲究的“轻重缓急”,你也是一头扎进里边来什么做什么。
但现在有了关键路径法,你就可以“老法新用”,像以往一样做好项目规划,再根据时间安排确定你的【一般任务】和【关键任务】有什么。
可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我们要做的项目往往不如写论文那样“一根筋”,项目流程往往像一棵百年大树一般壮观——枝丫纷繁,绿意葱葱。
里面涉及的【一般任务】和【关键任务】本就数不胜数,更不要去想后续还要针对这些任务分配资源、人员和订立计划了。
甚至,在不完备的任务管理流程之下,关键路径法的应用可能只会让你的任务执行得更乱,还不如跟之前一样“有什么做什么”。
这时候,一个高效的项目管理软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实例对比:关键路径法的好搭档,凭什么就是你飞项?
看标题都知道,我上面提到的这个项目管理软件,就是飞项。
为什么我会得出这个结论呢?因为这是我把包括飞项在内的四个知名项目管理软件(SeaTable、ONES、日事清)放在一起进行功能对比后,得出来的最优选。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飞项凭什么能一马当先。
(一)项目概览:简洁当先,飞项做得更好
在开始制作计划和进行任务分配前,我们需要让项目所有参与者都对当前的项目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根据这一需求,我们知道,一个合格的项目概览页面,必须包括的内容应该有:
- 项目内容:是什么,做什么,有什么。
- 成员列表:有谁,是谁。
- 任务安排:做了多少,没做多少,还要做多少。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四个软件的相关页面。
(1)飞项
我们可以看到,飞项的【项目概览】页面里,清楚地展示出了【项目内容】、【成员列表】和【任务安排】这三个核心板块。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项目动态】板块,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最近的项目变动情况,让新老成员都能直观全面地把握现下项目的整体情况。
飞项的一个特点就是【简单】,你可以看到,虽然这里的功能板块很多,但却不影响它在一个页面里放置了这么多的功能,全面而不臃肿。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当前任务的执行情况,也可以点击上方菜单的【事项列表】功能,在这里看到所有任务安排的执行情况和对应的协作人有哪些,动态跟进更加简单。
当然,作为项目管理者,最重要的就是全局把控。
通过【成员日程】功能,你可以通过具体日期锁定队内成员的每日安排情况,灵活设置会议及其他需要统筹安排的活动。
我们都知道,关键路径法的一个关键就是对于项目整体规划的把控,这其中不仅包括任务安排和时间分配的问题,也包括成员管理和资源分配的问题。
在这些点上,飞项的基础功能完全可以提供可靠的支持。
(2)Seatable
让我们看到Seatable的主页面,不得不说,作为一款项目管理软件,它的功能还是很齐全的。
通过主页面,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正在进行的任务情况、执行时间、协作人、资料预览及自我评价等详细信息,且不同板块都能够以不同颜色标明,在视角效果上可谓是一目了然。
但不足的地方也出现在“齐全”这个点上:为了展示功能,忽视了界面的简洁。
如果安排多起来,花花绿绿的界面可能就像股市一样乱。
同时,作为任务主界面,Seatable也没有一个直观的项目概览页面,也缺少独立的项目分配功能,它更像是一个excel体系下的项目管理软件。
这让它在应用上的独立性远不如其他几款项目管理软件,因为它的项目沟通和任务分配都需要依托其他软件载体进行,比如企业微信、qq等等。
(3)ONES
ONES是业内相当知名的一款项目管理软件,因而在基础功能设置这些方面都做得相当优秀。
在【项目概览】这一页面,它能够清晰地为你呈现出当前项目的进行情况、完成趋势、类型统计和整体进度等细节内容。
简约、明了的设计,非常适合企业团队内部使用。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ONES并没有提供【项目内容】的详细信息,也没有呈现出目前正在进行的任务和未完成的任务有多少。不难看出,ONES比起【项目整体管理】这一点更加注重【项目完成度管理】的重要性,这也可以从它的主页面中多数是关于项目本身而非项目团队管理的功能栏里看出来;同时,它在这个界面中也没有体现团队成员的具体情况,对于项目管理者来说,会增大成员管理的成本。
(4)日事清
与ONES相似,是一个更加倾向于用直观的图表和曲线数据来呈现项目信息的项目管理软件。
从【概览】页面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前项目任务的整体完成情况和成员的任务进展,相较于其他软件确实更加直观、简洁。
但缺点也与Seatable、ONES类同,呈现的信息不够全面,实际操作的效率比较低。既不能直观地看到当前团队内的成员有哪些,也不能了解到项目具体的一个情况如何,比如当前做了多少、还需要做什么内容。
(二)任务分配:清晰为先,飞项做得更多
我们都知道,要用好关键路径法,我们就得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任务、分配任务。
在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根据任务的重要程度分清楚里面的轻重缓急,通过合理分配资源的方式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
(1)飞项
飞项在任务管理上是完全的专业人士。
为了让项目管理更加高效,飞项的【事项IM】功能里包含了不仅包含有时间设置、定时提醒(包括定期循环)和实时交流功能,还包括【子事项】这一强大的任务分解功能。
不管是需要制定具体的任务安排,还是通过拆分确定大任务里的重点事项,飞项都可以通通搞定。不仅如此,你还可以通过清晰的树状图,看到当前任务的整体完成情况,动态把握进度再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2)Seatable
正如上文所说的一样,Seatable更倾向于是一个excel体系下的项目管理软件。
虽然它也有子任务分配(包括子任务数量统计)的类似功能,但它起到的更多是一个【记录】和【保存】的作用,并不能起到【提醒】和【规划】的作用。
如果用于小规模的团队项目管理,Seatable可以起到对应的统筹记录作用;但如果是大规模的团队项目管理任务,Seatable恐怕就难以胜任了。
(3)ONES
作为专业的项目管理软件,ONES当然会具备对应的任务管理功能,像基础的任务设计和提醒事项等都包含在【任务栏】下方。
然而,ONES更加注重【项目完成度管理】的特性,决定了它在项目整体规划这一方面注定有所不足。比如,它缺少至关重要的【子事项】设立和【树状图】呈现效果,导致所有任务都是平行排列,只能按优先级的先后进行排列,在规划效果上就明显略逊一筹。
(4)日事清
日事清与飞项类似的地方,就在于它们都擅长用最简洁的页面提供最多的信息。
我们可以看到,日事清的任务列表中,每一个任务都是按照不同的类型分类排序,这让不同模块下的任务更加直观明了,需要完成的内容也更加明确,这就是它的【子计划】功能。
然而,一旦遇到【任务里还有小任务】的【套娃】情况,日事清的【子计划】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新建立的表单可能割裂大任务与小任务之间的前后逻辑关系,反复建立表单的举动也可能增大项目的管理难度;与此同时,缺乏明确的树状关系图也同样是它的功能短板。
(三)协作沟通:高效优先,飞项做得更棒
(1)飞项
为什么我会觉得飞项适合用【关键路径法】,除了它高效的项目管理功能以外,还包括它简直神来之笔一般的团队沟通功能。
在【事项IM界面】里,你不仅能够随时发送消息与【负责同一任务板块】的队员互相沟通进度、交流任务内容,还可以随心发起线上会议,面对面沟通需要一同解决的问题。
就算是临时需要搬救兵,或者是大任务下分配小任务时需要指定对象,你也可以直接在功能页面中通过【添加协作人】来进行妥善安排。任务的责任关系一目了然,拒绝任何形式的糊涂推脱。
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我们也会有需要实时交流文件或者发送重要资料的时候,【事项IM】同样能够满足你的这一需求;如果你有必要,甚至还可以在里面做笔记!
如果说【关键路径法】解决的是你任务安排的问题,那么搭配飞项,你就可以解决任务实际进行中可能遇到的一切问题,做到“双剑合璧,无往不利”!
(2)Seatable
前面我们提到,Seatable在应用上的独立性远不如其他几款项目管理软件,因为它的项目沟通和任务分配都需要依托其他软件载体进行。
这就意味着,一旦失去了这些沟通平台或不具备使用另一沟通平台的条件,Seatable将不具备实时沟通和动态跟进的功能,而这就是它不适配关键路径法的一大短板。
(3)ONES
与Seatable一样存在内部动态沟通短板的,还有ONES。
ONES的动态更新通知功能虽然能够定期同步工作内容,但最终沟通效率还是不及聊天框式的一对一或一对多沟通,也可能存在漏通知或信息更新不及时的缺点。
(4)日事清
日事清在动态沟通上应用的是传统企业常用的【日 】和【周 】功能。
诚然,通过这一功能,团队内所有成员都可以通过记录的方式更新和了解彼此的工作动态和工作进度,做到知己知彼;然而,它同样也比不上聊天框一对一或一对多实时沟通的效率,也存在信息之后或者漏查看的风险。
四、最终总结:适配关键路径法,提高项目管理效率,飞项确实势头正猛
大家都知道,要用好关键路径法,不仅要做好对任务整体的进度把控,也要做好任务的具体规划和分配,同样也要重视执行过程中的沟通效率。
在我看来,这三者的重要性大概是任务规划=实时沟通>整体把控。
做好规划是实践关键路径法的前提,但规划能否如期执行、按量完成、按质实现,则需要团队内部的积极沟通和资源交流。最终执行任务的主体还是人,而我们也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从根本上说,要提高效率,关键还是在怎么“安排人”。
当然,就像聊天软件的主业在于实时沟通,购物软件的主业在于线上选购一样,你如果想要求一个软件完全面面俱到,这也是不可能的。
就像Seatable适合表格化管理,ONES适合模块化呈现任务进度,日事清适合逐个击破当前任务一样,而飞项是在满足项目管理软件的这一基础上把各类功能糅合得更好、更加贴近需求。
如果你希望针对性地去用好项目管理软件,Seatable、ONES、日事清也可以是你的选择。但如果你是项目管理新手,希望有更全面的使用体验,那你一定不要错过飞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