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个测绘地信专业术语,值得收藏!

1、1954年北京坐标系

20、大地水准面

一个假想的与处于流体静平衡状态的海洋面(无波浪、潮汐、海流和大气压变化引起的扰动)重合并延伸向大陆且包围整个地球的重力等位面。

21、大地原点

国家水平控制 的起算点。同义词:大地基准点。

22、大地坐标

大地测量中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的坐标。地面点P的位置用大地经度L、大地纬度B和大地高H表示。当点在参考椭球面上时,仅用大地经度和大地纬度表示。大地经度是通过该点的大地子午面与起始大地子午面之间的夹角,大地纬度是通过该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大地高是地面点沿法线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

23、大地坐标系

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用以表示地面点位置的参考系。

24、等高距

地图上相邻等高线的高程差。

25、等高线

地图上地面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成的曲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26、等角投影

在一定范围内,投影面上任何点上两个微分线段组成的角度投影前后保持不变的一类投影。任何点上二微分线段组成的角度投影前后保持不变的一类投影。是角度和形状保持正确的投影,也称正形投影。

27.地方坐标系

局部地区建立平面控制 时,根据需要投影到任意选定面上和(或)采用地方子午线为中央子午线的一种直角坐标系。

28.地籍图

描述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数量和质量的地图。

29.地籍信息系统

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籍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处理、管理、空间分析、输出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30.地理格

是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形成的格 ,通常是指以一定长度或经纬度间隔表示的格 。

31、地方坐标系

局部地区建立平面控制 时,根据需要投影到任意选定面上和(或)采用地方子午线为中央子午线的一种直角坐标系。

32、地籍图

描述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数量和质量的地图。

33 、地籍信息系统

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籍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处理、管理、空间分析、输出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34 、地理格

是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形成的格 ,通常是指以一定长度或经纬度间隔表示的格 。

35、地理数据

直接或间接关联着相对于地球的某个地点的数据。

36、地理数据库

利用计算机存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诸要素的数据文件及其数据管理软件的集合。

37、地理信息

关于那些直接或间接涉及相对于地球某个点的现象的信息。

38、地理信息服务

为用户转换、管理、或提供地理信息的服务。

39 、地理信息系统

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贮、检索、更新、显示、制图和综合分析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40 、地理信息元数据

描述地理数据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征的数据。

41、地理坐标

用经度(λ) 纬度(j )所表示的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本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之间的夹角为该点的经度,由本初子午面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东、西各180。地面点在参考椭球的法线与地球赤道平面的交角为该点的纬度。赤道面向北为北纬,向南为南纬,南、北各90°。更多干货敬请关注:GIS前沿

42 、地理坐标

按经、纬度划分的坐标格 。

43 、地貌

地球表面起伏形态的统称。

44、地面遥感

遥感器位于地面的遥感。

45 、地名数据库

利用计算机存储的各种地名信息数据及其数据管理软件的集合。

46、地球椭球

代表整个地球大小、形状的数学体,近似为旋转椭球。

47、地势图

着重表示地势起伏和水系形态特征与分布规律的地图。

48、地图

按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符 系统、文字注记,以图解的、数字的或触觉的形式表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各种要索的载体。

49 、地图比例尺

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50、地图符

地图上各种图形、记 和文字的总称。地图符 由形状、尺寸、色彩、定位点、文字等因素构成。

51 、地图符 库

利用计算机存储表示地图的各种符 的数据信息、编码及相关软件的集合。

52 、地图集

具有统一的设计原则和编制体例、协调的地图内容、规定的比例尺、分幅系统和装帧形式的多幅地图的汇集。

53 、地图数据结构

指构成地图内容诸要素的数据集之间相互关系和数据记录的编排组织方式。

54、地图数据库

存储在计算机中的地图内容各要素(如控制点、地貌、居民地、水文、植被、交通运输、境界等)的数字信息文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它软件和硬件的集合。

55 、地图数据库管理系统

建立、维护和使用地图数据库的一组软件。

56 、地图数字化

将地图图形或图像的模拟量转换成离散的数字量的过程。

57 、地图投影

按一定数学法则,把参考椭球面上的点、线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

58 、地图显示

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地图内容展现在屏幕上的过程。

59 、地图注记

地图上文字和数字的通称。地图注记由字体、字 、字间距、位置、排列方向及色彩等因素构成。

60、地物

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固定性物体,可分自然地物和人工地物。

61、地心坐标系

以地球质心为原点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或以球心与地球质心重合的地球椭球面为基准面所建立的大地坐标系。

62 、地形

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63、地形数据库

按一定的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所建立的地形图要素数据文件的集合。

64、地形图

详细表示地表上居民地、道路、水系、境界、土质、植被等基本地理要素且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的一种按统一规范生产的普通地图。更多干货敬请关注:GIS前沿

65、地质图

表示地壳表层岩相、岩性、地层年代、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矿产分布等的地图的总称。

66 、点

零维几何元素。

67、点值法

用代表一定数值的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点,反映某地图要素的分布范围、数量特征和密度变化的方法。同义词:点数法。

68 、点状符

指所代表的概念可认为是空间的点的符 。符 的大小与地图比例尺无关但具定位特征。

69、叠加

使预先生成并存储的图形、属性特征等被调用并叠合在一个基本图形上的过程或方法。

70、叠置分析

将不同层的地物要素相重叠,使得一些要素或属性相叠加,从而获取新信息的方法。包括合成叠置分析和统计叠置分析。同义词:地图覆盖分析。

71 、定位精度

空间实体位置信息(通常为坐标)与其真实位置之间的接近程度。

72、动态地景模拟

73、独立坐标系

任意选定原点和坐标轴的直角坐标系。

74、多边形结构

以点、线、面等图形元素为基础的空间数据的组织方式。

75、多波段遥感

将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分成若干波谱段进行接收和记录的遥感。

76、多光谱合成图像

把同一地区多光谱影像,配以红、绿、蓝滤光片重叠投影而形成的图像。

77 、多媒体 络

为多媒体通信提供一个 络传输环境,内容包括: 络带宽、信息交换方式、高层协议等,其表现形式为电话 、交换 ……。

78、多时相图像

指不同时间获取的同一地区的图像。

79、二值图像

每一像元只有两种可能的数值或灰度等级状态的图像。

80 、范围法

用轮廓线、颜色、纹理、注记及符 等方法在地图上表示制图对象的分布范围及状况的方法。

81、方位角

子午面和天体垂直面间的两面角。

82、方位投影

以平面为承影面的投影。假想用一个平面与地球相切(割),将球面上的经纬 投影到平面上,能保持由投影中心到任意点的方位与实地一致的投影。同义词:天顶投影。更多干货敬请关注:GIS前沿

83 、方向角

以一特定方向起始按顺时针所量得某方向线的水平角。地图投影中,一般以某一主方向为起始方向。

84、非监督分类

以不同影像地物在特征空间中类别特征的差别为依据的一种无先验(已知)类别标准的图像分类。

85、分层

按照一定规则,对地图数据进行分组的过程。

86、分层设色法

将地貌按高度划分为若干高程带,逐带设置不同且渐变的颜色表示地面起伏形态的方法。

87、分类码

按照信息分类编码的结果,利用一个或一组数字、字符,或数字字符混合标记不同类别信息的代码。分类码多采用线分类法,形成串、并联结合的树形结构。

88、服务

有处于服务接口一边的人或自动化系统向另一边的人或其他自动化系统提供的性能或功能的不同部分。

89 、服务接口

一个自动化系统与另一个自动化系统或人之间的共享边界。

90、辐射分辨力

指遥感器感测(敏感)元件在接收波谱辐射信 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或指对两个不同的辐射源的辐射量的分辨能力。

91、辐射校正

对由于外界因素,数据获取和传输系统产生的系统的、随机的辐射失真或畸变进行的校正。

92 、高程

地面点至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

93、高程

地面点相对于参考面之的高度之差。‘

94 、高程基准

由特定验潮站平均海面确定的测量高程的起算面以及依据该面所确定的水准原点高程。

95、高程系

由高程基准面起算的地面点的高度称为高程。一般地,一个国家只采用一个平均海水面作为统一的高程基准面,由此高程基准面建立的高程系统称为国家高程系,否则称为地方高程系。1985年前,我国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以1950~1956年青岛验潮站测定的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基准面);1985年开始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以1952~1979年青岛验潮站测定的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基准面)。

96、高斯—克吕格投影

一种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其投影带中央子午线投影成直线且长度不变,赤道投影也为直线,并与中央子午线正交。

97 、跟踪数字化

地图数字化方法之一。利用手扶跟踪数字化仪,将地图图形转换成矢量数据的方法。数字化时随着标示器的移动,顺序、实时记录当前点的平面坐标值。

98 、国际标准

由国际标准化机构正式通过的标准,或在某些情况下由国际标准化机构正式通过的技术规定。通常包括下述两方面的标准:(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制定的标准。(2)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可的其他22个国际组织所制定的标准。

99、国际标准化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非政府性的国际标准化机构,成立于1947年。其宗旨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以利于国际间的物资交流和互助,并扩大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合作。其主要活动是制订国际标准,协调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组织各成员国和各技术委员会进行情 交流,以及与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共同研究有关标准化问题。其工作领域涉及除电气、电子工程以外的所有学科(电气、电子工程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由IEC棗国际电工委员会负责)。更多干货敬请关注:GIS前沿

100 、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地球信息业技术委员会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技术局1994年3月决定成立的地理信息/地球信息业技术委员会(Technical Committee of Geographic lnformation/Geomatics),编 为ISO/TC 211.该技术委员会负责地理信息(或地球信息业)国际标准的研制工作,现任秘书国为挪威.现有积极参加成员(即P成员)33个、观察员(即O成员)19个。我国为P成员。

101、国家标准

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54国家坐标系(State Coordinate System一54)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大地坐标原点在北京的大地坐标系,又称北京坐标系。80国家坐标系(State Coordinate System一80)采用国际地理联合会(IGU)第16届大会推荐的椭球参数,大地坐标原点在陕西省径阳县永乐镇的大地坐标系,又称西安坐标系。

102、国家基本图

根据国家具体情况所确定的一种(或几种)比例尺的具有通用性、基础姓的地图。

103 、海图

以海洋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地图。

104 、航空遥感

以空中的飞机、直升机、飞艇、气球等航空飞行器为平台的遥感。

105、航天遥感

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以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火箭等航天飞行器为平台的遥感。同义词:太空遥感。

106 、红外遥感

遥感器工作波段限于红外波段范围之内的遥感。

107、环境资源信息系统

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资源环境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处理、管理、空间分析、输出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108、混合结构

集矢量结构与栅格结构性质为一体的数据结构。

109、基础通用标准

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它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的、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

110、集成数据

集矢量数据、栅格数据二者为一体的混合型数据。同义词:综合数据。

111、几何配准

121、可视化

在计算机动态、交互的图形技术与地图学方法相结合的基础上,为适应视觉感受与思维而进行的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及显示的过程。

122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它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机体系结构,充分利用中央处理机和服务器,采用智能终端,把数据和程序放在服务器上,工作业务专门化,每台计算机可专门设置一种功能,可把应用分为前、后台放在计算机上,在 络上只传递请求和应答,而不是大量的程序和数据,这样也减少了 络通信量。

123、空间参照系统

确定地理目标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平面坐标系和高程系的统称。平面坐标系分为国家坐标系和独立坐标系;高程系分为国家高程系和地方高程系。

124、空间数据

用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分布特征诸方面信息的数据,适用于描述所有呈二维、三维和多维分布的关于区域的现象。空间数据的特点是不仅具有实体本身的空间位置及形态信息,而且还有实体属性和空间关系(如拓扑关系)信息。

125、空间数据记录格式

空间数据在传输、处理和存贮过程中的记录形式,包括数据记录格式和文件记录格式,分逻辑记录格式和物理记录格式。

140、曲线内插

根据曲线上的已知点,分段建立代数多项式,通过已知点并保持已知点上一阶或二阶导数连续,按一定步距计算加密点的方法。

141、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它是在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在地理信息领域内从事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该委员会由各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于1997年12月19日成立。

142、全数字化测图

利用数字影像进行数字测图的方法。

143、热红外图像

扫描仪对3—14μm波长的地表辐射记录的图像。

144 、任意投影

角度变形、面积变形和长度变形同时存在的一种投影。

145、软件环境

运行于计算机硬件之上的驱动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实现某种目的的软件系统。

146、三维地景仿真

以地理基础或专题数据为依据,用计算机生成某地区地景三维图像的技术。

147、三维显示

将立体图像以平面投影图或透视图的形式在平面上表现出来的过程。

148、扫描数字化

地图数字化方法之一。利用扫描仪将地图图形或图像转换成栅格数据的方法。

149、扫描图像

由扫描成像系统所记录的图像。

150、深度基准

海图及各种水深资料的深度起算面。同义词:海图基准面。

151、时间分辨力

遥感器能够重复获得同一地区影像的最短时间间隔。

152、实体

地球上的一种真实现象,它不能再细分为同一种类型的现象。

153、矢量数据

以x,y坐标或坐标串表示的空间点、线、面等图形数据及与其相联系的有关属性数据的总称。

154、数据

泛指表示一个指定的值或条件的数字、符 (或字母)等。数据是表示信息的,但这种表示要适合传输、分析和处理。在数字通信中,常把数据当作信息的同义词。

将输入系统的数据进校验、检查、修改、重新编排、处理、净化、组织成便于内部处理的格式。

156、数据存取控

对数据存入和取出的方式和权限进行控制,为了防止非法用户不正当地存取信息,还应对用户的存取资格和权限进行检查。只有检查合格的用户才有权进入系统。

157、数据格式

数据保存在文件或记录中的编排格式。

158、数据更新

以新数据项或记录、替换数据文件或数据库中与之相对应的旧数据项或记录的过程。

159、数据共享

不同用户或不同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共同使用根据协议形成的数据库。用户可以通过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查询语言去使用这些数据。数据库中数据集的所有者(或管理者),允许其他用户访问他的数据集,称为共享数据集(shared data set)。获准访问的这个用户称为数据共享者(data sharer)。

160 、数据检索

从文件、数据库或存储装置中查找和选取所需数据的操作或过程。

161、数据精度

观测值与真值或可看作是真值的逼近程度。

162、数据逻辑一致性

指数据在数据结构、数据格式和属性编码正确性方面,尤其是拓扑关系上的一致性。

163、数据通信

是指两点间信 或数据集合的传送,而不考虑数据的定义和内容。

164、数据维护

系统维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数据内容的维护(无错漏、无冗余、无有害数据)、数据更新、数据逻辑一致性等方面的维护。

165、数据压缩

利用人眼或数学方法(算法)对图像信 细节的不敏感特性进行压缩,以达到在一般通信线路上传输图像信 的目的。更多干货敬请关注:GIS前沿

166、数据源

提供某种所需要数据的原始媒体。信息系统的数据源必需可靠,目前常用的数据源有:①观测数据,即现场获取的实测数据,它们包括野外实地勘测、量算数据,台站的观测记录数据,遥测数据等。②分析测定数据,即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分析测定的数据。③图形数据,各种地形图和专题地图等。④统计调查数据,各种类型的统计 表、 会调查数据等。⑤遥感数据,由地面、航空或航天遥感获得的数据。

167、数据质量控制

采用一定的工艺措施,使数据在采集、存贮、传输中满足相关的质量要求的工艺过程。

168、数据质量评价

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的方法和过程。常用的评价方法有:演绎推算、内部验证、与原始资料(或更高精度的独立原始资料)对比、独立抽样检查、多边形叠加检查、有效值检查等。经检查应对每个质量元素进行说明,并给出总的评价,最后形成数据质量评价 告。

169、数据质量元素

描述数据质量的信息项,包括位置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完整性、现势性和数据说明。

170、数据转换

将数据从一种表示形式变为另—种表现形式的过程。

171、数据字典

描述数据库中各数据属性与组成的数据集合。

172 、数据组织

按照一定的方式和规则对数据进行归并、存储、处理的过程。

173、数字表面模型

物体表面形态以数字表达的集合。

174 、数字测图

利用各种手段采集数据,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机加工处理,测制数字地图方法。

175、数字地面模型

定义在x、y域离散点(矩形或三角形)上地面某种特征数值集合的总称。

176、数字地图

以数字形式存贮在磁盘、磁带、光盘等介质上的地图。

177、数字地图对象

地图要素或一个实体全部或部分的数字表示。包括简单(基本)对象、复合对象和复杂对象。

178、数字地图模型

表示地图要素或制图处理的数字模型。

179、数字高程模型

定义在x、y域离散点(矩形或三角形)上以高程表达地面起伏形态的数字文件。

180、数字坡度模型

记录 格点上坡度和坡向以描述地面坡度的数字文件。

181、数字签名

当远隔两地的双方通过通信 络交换信息,完成某项合作谈判,或达成某项协议时,用数字方式签字。数字签名和传统的手写签名一样,都必须遵守双方的规定,数字签名可用密码技术来实现。

182、数字图像

物体的光辐射能量的数字记录形式或像片影像经采样量化后的灰度序列。

183 、数字图像处理

用计算机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一门技术。

184、数字位置模型

用平面坐标x、y描述地物分布的数字文件。

185 、投影变换

将一种地图投影点的坐标变换为另一种地图投影点的坐标的过程。

186 、图例

图上适当位置印出图内所使用的图式符 及其说明。

187、图像分类

根据各自在图像信息中所反映的不同特征,把不同类别的目标区分开来的图像处理方法。

188、图像复原

对遥感图像资料进行大气影响的校正、几何校正以及对由于设备原因造成的扫描线漏失、错位等的改正,将降质图像重建成接近于或完全无退化的原始理想图像的过程。同义词:图像恢复。

215、要素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组现象(如道路)或一个确定的实体及其目标的表示(如某一条道路)。

216、影像地图

以航空和航天遥感影像为基础,经几何纠正,配合以线划和少量注记,将制图对象综合表示在图面上的地图。

217、硬件环境

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组成的计算机物理系统。

218、用户需求分析

在系统设计之前和设计、开发过程中对用户需求所作的调查与分析,是系统设计、系统完善和系统维护的依据。

219、圆柱投影

以圆柱面为承影面的一类投影。假想用圆柱包裹着地球且与地球面相切(割),将经纬 投影到圆柱面上,再将圆柱面展开为平面而成。

220 、圆锥投影

以圆锥面为承影面的一类投影。假想用圆锥包裹着地球且与地球相切(割),将经纬 投影到圆锥面上,再将圆锥面展开为平面而成。

221、栅格结构

以栅格矩阵为基础的地理空间数据的组织方式。’

222、栅格数据

按格 单元的行和列排列的、具有不同灰度值或颜色的阵列数据。栅格数据的每个元素可用行和列唯一地标识,而行和列的数目则取决于栅格的分辨率(或大小)和实体的特性。

223、正射影像地图

附有等高线的正射影像图。

224、正射影像图

用正射像片编制的带有公里格 、图廓内外整饰和注记的平面图。

225、直角坐标

按平面直角坐标划分的坐标格 。同义词:公里 。

226、制图专家系统

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模拟地图制图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地图制作的软件系统。

227、质量

为适合应用,对数据所要求的或可以辨别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228、质量控制

为达到规范或规定对数据质量要求而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措施。

229 、属性

一个目标或实体的数量或质量特征。

230、属性精度

指所获取的属性值(编码值)与其真实值的符合程度。

231 、属性数据

描述地理实体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数据。

232 、属性值

确切表达一个目标或实体属性的质或量。

233、专题地图

着重表示自然或 会现象中的某一种或几种要素,即集中表现某种主题内容的地图。

234、专用标准

针对某一领域标准化对象制订的共性标准,它的覆盖和使用面一般较大,可作为制订相关领域标准的参考和依据。

235、自动制图综合

在地图数据库支持下,利用制图综合的模型、算法和规则,由计算机实现地图内容要素的取舍、合并、图形概括、移位和特征部位夸大表示的过程。

236、自然地图

反映自然环境各要素或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区域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的地图。

237 、总体设计

在开发一个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时,根据可行性论证和用户需求,对系统进行整体设计,为系统确定整体框架结构的过程。它是根据逻辑设计对系统进行具体的物理设计。

238 、坐标

确定位置关系的数据值集合。

239、坐标变换

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将一种坐标系的坐标变换为另一种坐标系的坐标的过程。

240、坐标格

按一定纵横坐标间距,在地图上划分的格 。

241、绝对高程

地面上任意一点至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海拔)

242、相对高程

地面上任意一点到假定的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243、相对误差

是指绝对误差的绝对值与相应观测值之比,通常以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形式表示。

244、绝对误差

指中误差、真误差、容许误差、闭合差和较差等,他们具有与观测值相同的单位。

245、偶然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若出现的误差在数值大小或符 上均不一致,且从表面看没有任何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246、系统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若出现的误差在数值大小或符 上保持不变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247、子午线收敛角

通过地面某点M的真子午线方向与坐标纵轴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

248、方位角

从过直线段一端的基本方向线的北端起,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到该直线的水平角度,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249、直线定向

确定直线方向与基本方向之间的关系,称为直线定向。

250、附合导线

导线从一高级控制点开始,经过各个导线点,附合到另一高级控制点,形成连续折线,这种导线称为附合导线。

251、闭合导线

导线从一高级控制点开始,经过各个导线点,最后又回到原来起始点,形成闭合多边形,这种导线称为闭合导线。

252、支导线

导线从一高级控制点开始,既不附合到另一个控制点,又不闭合到原来起始点,这种导线称为支导线。

253、无定向导线

从一条已知边出发而闭合到一个已知点上,但有时在导线的一端只有一个已知点,没有定向点,另一端也可能是一个点。这种导线就不能用常规的计算方法来推算坐标,因为起算时没有定向点,所以称为无定向导线

254、测量外业的基准面及基准线

基准面——大地水准面,基准线——铅垂线

255、DLG

数字线划地图(DLG,Digital Line Graphic):是与现有线划基本一致的各地图要素的矢量数据集,且保存各要素间的空间关系和相关的属性信息。

256、RTK

257、四参数模型是指

旋转,两个平移,一个缩放因子

258、七参数模型是指

三个平移,三个旋转,一个缩放因子

259、后方交会

是指仅在待定点上设站,向三个已知控制点观测两个水平夹角a、b,从而计算待定点的坐标,称为后方交会

260、前方交会

设有A、B、P三点,A、B为已知坐标的点,P为未知点,用仪器测得∠PAB和∠PBA,根据A、B的坐标可求得P点的坐标,这种方法叫做前方交会

261、经度

过参考椭球面上任意一点 P 的子午面与首子午面的夹角 L ,称为该点的经度。简称经度。经度由首子午面向东 180 °称为东经,向西 180 °称为西经。

262、纬度

过 P 点的法线与赤道的夹角称为纬度。纬度由赤道向北 180 °称为北纬,向南 180 °称为南纬。

263、如何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

测区范围小于 10 0 ㎞ 2 时,常把球面投影面看做平面,这样地面点在投影面上的位置就可以用平面直角坐标来确定。

264、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平面内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组成的坐标系。

265、高斯投影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采用高斯投影方法建立。高斯投影是由德国测量学家高斯首先提出,后由克吕格推导出实用的坐标投影公式,所以又称为高斯—克吕格投影。高斯投影又称为横轴椭圆柱投影。

266、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以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交点 O 座位坐标原点,以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纵坐标轴 X ,规定 X 轴向北为正 ; 以赤道的投影为横坐标轴 Y , Y 轴向东为正,这样形成了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67、投影带

将地球椭球面按一定的经度差分成若干范围不大的带,称为投影带。带宽一般分为 6 °, 3 °,分别称为 6 °带, 3 °带。

268、6 °带

6 °带:从首子午线算起( 0 °),每隔经差 6 °自西向东划分,即 0 °— 6 °为第一带, 6 °— 12 °为第二带,依次分成 60 个带。从首子午线算起向东为正值,向西为负值。

269、3 °带

3 °带:3 °带是在 6 °带的基础上划分的,原则是 3 °带的第一个带与 6 °带的第一个带共用一条中央子午线。更多干货敬请关注:GIS前沿

270、什么是 1954 北京坐标系,采用的椭球元素值是多少?

271、什么是 1980 西安坐标系,采用的椭球元素值是多少?

272、什么是 1956 年黄海高程系统?原点高程值是多少?

我国以青岛验潮站 1950 ~ 1956 年连续验潮的结果求得的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的统一的高程基准面。由此基准面算起的高程系统,称为 “ 1956 年黄海高程系统”。原点高程值是 72.289m. 。

273、什么是 1985 国家高程基准?原点高程值是多少?

1985 年国家测绘局根据 1952~ 1979 年连续观测的潮汐资料求得的平均值作为国家的高程基准面。原点高程值是 72.260m 。

274、缓冲区分析

275、GIS应用模型

是根据具体的应用目标和问题,借助于GIS自身的技术优势,使观念世界中形成的概念模型,具体化为信息世界中可操作的机理和过程。

276、等值线

等值线系指在地图上通过表示一种现象的数量指标的一些等值点的曲线。等值线法宜用于表示地面上连续分布而逐渐变化的现象,并说明这种现象在地图上任一点的数值或强度。

277、地图符

是表达地图内容的基本手段,它不仅能表示事物的空间位置、形状、质量和数量特征,而且还可以表示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区域总体特征。

278、地理位置

地理现象所在的地点。作为绝对的术语,是指经纬坐标 中的某个地点;作为相对的术语,是指在某个地域内的相对空间关系。

地理位置一般是用来描述地理事物时间和空间关系。它根据人们不同的需要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对地理事物的定性玫定量定位从而把握地理事物的时空属性和相关特征。按照地理位置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一般分为绝对地理位置和相对地理位置。相对地理位置是以其参考点的周围事物进行确定。而绝对地理位置是以整个地球为参考系,以经纬度为度量标准。地球上每一个地方都有自身唯一的经纬度值。按照地理位置的功能性质来分,可划分为经济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等不同的功能性位置。

279、DEM的分辨率

(1)DEM的分辨率是由输出的栅格大小设定所致的,用高精度的地图生成小栅格数据, 用低精度的地图生成大栅格数据。需要什么精度的地图就输出成什么分辨率的DEM

(2)DEM的分辨率越大,包含的信息量越少。

280、嵌入式GIS

是指地理信息系统在嵌入式设备如PoketPC,PDA上的应用,是指运行于运行在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中的地理信息技术,“典型的嵌入式GIS应用由嵌入式硬件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GIS软件组成”。

281、数字地球

就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认识。

282、拓扑结构

是指分布式系统中各个计算单元之间的物理或逻辑的互联关系,结点之间的拓扑结构一直是确定系统类型的重要依据。

283、空间数据模型

是关于现实世界中空间实体及其相互间联系的概念,为描述空间数据组织和设计空间数据库模型提供了基本的方法。

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 ,是客观对象的表示,是信息的表达,只有当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284、栅格数据结构

基于栅格模型的数据结构简称为栅格数据结构,指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 格,在各个 格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空间索引

285、Delaunay三角

即由狄洛尼三角形组成的三角 ,它是在地形拟合方面表现最出色的三角 ,因此常被用于TIN的生成。狄洛尼三角形有三个最邻近的点连接而成,这三个相邻点对应的Voronoi多边形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此顶点同时也是狄洛尼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286、坐标变换

实质是建立两个平面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包括几何纠正和投影转换,他们是空间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之一。

287、数据精度

是考察数据质量的一个方面,即对现象描述的详细程度。精度低的数据并不一定准确度也低。

288、参考椭球面

处理大地测量成果而采用的与地球大小、形状接近并进行定位的椭球体表面。

289、参心坐标系

参心坐标系是以参考椭球的几何中心为基准的大地坐标系。

290、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

高程测量、水平角测量、水平距离测量。

291、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半径为10km的圆面积范围以内。

292、点之记

地面标记点与其附近明显地物的相互关系绘制成一草图,并做相应标记。

293、水平角

相交两直线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水平角。

294、竖直角

同一竖直面内目标方向与一特定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295、天顶距

目标方向与天顶方向(即铅垂线的反方向)所构成的夹角,称为天顶距。

296、盘左观测

刻度盘在左侧时进行水平角观测称为盘左观测。

297、盘右观测

刻度盘在右侧时进行水平角观测称为盘右观测。

298、UTM投影

全球横轴墨卡托投影的简称。是美国编制世界各地军用地图和地球资源卫星象片所采用的横轴墨卡托投影的一种变型投影。它规定中央经线长度比为0.9996

299、Web地理信息系统(Web GIS)

是Web 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即利用Web 技术来扩展和完善地理信息系统的一项新技术。从WWW 的任一个节点,Internet用户可以浏览Web GIS 站点中的空间数据、制作专题图、进行各种空间检索和空间分析。

300、大地原点

大地原点一般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位于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北流村,具体位置在:北纬34°32′27.00″,东经108°55′25.00″。

如果亲觉得我们的文章还不错的话,那就请分享转发一下吧!

地信论坛

bbs.3s001.com

微信ID: bbs3s001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月26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2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