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件产品线开发的GJB5000B实施,实际上就是实施GJB5000B的软件开发过程引入软件复用开发技术。所以,基于产品线的软件开发GJB5000B的实施,就是在GJB5000B各个实践域实施的过程中要结合软件复用开发的特点,比如复用对于开发过程的影响,复用对于需求开发、设计、验证与确认过程的影响等等。
在GJB5000B实施指南中总结了产品线开发对GJB5000B中11个实践域有直接影响,这其中几个工程类实践域——需求开发和管理、技术解决方案、产品集成与交付等影响较大,其他实践域都可以说只要在正常实施GJB5000B标准的同时考虑到产品线开发的特点即可满足基于产品线的软件开发GJB5000B的实施要求。
受影响的11个实践域包括:LD、OPI、OAD、PP、RDM、TS、PID、VV、CM、QA、MPM
下面重点谈下这几个工程类实践域下引入软件产品线开发带来的变化。
- 需求开发和管理
RDM 2.1 获取和开发顾客需求
确定产品线需求范围,定义产品线的公共特性(共性需求)和可变特性,开发/重用共性需求。
RDM 2.4 开发产品和产品部件需求
根据产品线需求,定义软件产品需求,开发/重用共性需求。
RDM 3.1 建立并维护需求开发准则
建立共性需求开发和管理准则。
RDM 3.4 开发和重用共性需求
依据共性需求开发和管理准则,开发和管理产品线的共性需求。
- 技术解决方案
TS 3.1 建立并维护设计实现准则
制定产品线体系结构设计和基于构件的软件设计准则。
TS 3.3 进行产品开发、购买或重用分析
基于产品线的公共特性进行软件重用分析。
TS 3.4 设计产品或产品部件
依据产品线体系结构设计准则进行产品线体系结构设计;依据基于构件的设计准则进行软件设计
TS 3.7 实现产品或产品部件
依据产品线公共特性开发可重用构件,为软件的可变特性开发可变构件,并完成单元测试。
- 产品集成与交付
PID 3.5 根据集成策略集成产品或产品部件
将可重用构件集成为静态或动态链接库;根据集成策略将可重用的公共构件和可变构件集成为软件配置项。
PID 3.7 部署和交付产品或产品部件
将通过验证、满足构件验收规范的可重用构件纳入组织的核心资产库;将通过验证和确认的、满足软件系统需求和产品线需求的软件产品交付给用户。
这正是:
先有可复用资产,才能开发产品线
核心原来是复用,提高效率好实践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