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午后,走进西峰区后官寨镇王岭初中,只见一排排崭新的蓝色校舍掩映在绿树之间,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传来朗朗书声。
然而,眼前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新校园,在两年前只能是王岭初中师生们的美好愿景。“在2015年以前,我们的办学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在该校任教24年的吴琼老师感慨地说。吴琼介绍,以前的校舍和围墙都是土木或砖混结构。因为年代久远,很多教室破烂不堪,一到雨季,外面下大雨,教室下小雨,学生上课期间挪动桌子板凳避雨是常有的事。操场没有硬化,一到下雨全是泥泞,学生连体育课都不能上。“以前每到开学,校园都会长出杂草,刚参加工作那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开学带孩子劳动的场景,清除杂草、平整操场等。”吴琼老师告诉笔者。
艰苦的办学条件,除了让师生吃苦头之外,还造成了学生的大量流失。“教室随时有坍塌的危险,很多家长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不得不给孩子转学到远一点的学校就读。”王岭初中校长廖仲池说,2013年整个学校只有160多名学生,学校发展面临很大的问题。
国家实行危改项目后,王岭初中按照“全面改薄”项目资金规划进行了整体改扩建,89间D级危房全部被拆除,总投资1025万元的集教学、住宿以及配套设施为一体的危房改造项目工程于2015年初开工建设,新建了24间教室、22间学生宿舍,配套锅炉房等设施,并对校园进行全面亮化、绿化和美化,优化校园 络。“现在我们学校的基础硬件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功能室一应俱全,所有校舍均为框架结构,防震等级为8级,教室宽敞明亮,冬天还有暖气,孩子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 ”说起学校的变化,廖仲池一脸自豪。
如今,王岭初中早已旧貌换新颜,配备了标准化实验室、多媒体室、班班通,硬件设施配套完善,校园艺体活动丰富多彩。办学条件的改善也带动了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从2015年开始,王岭初中的中考成绩连续三年排名全区第三,在农村初中稳居第一,学生人数也从2013年的169人增加到380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