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软件产业蓬勃发展,产业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国民经济前列,发展韧性和潜力进一步凸显。但我国多数软件企业仍采用国外标准进行能力成熟度评估,国外利用长期的经验积累,已改变我国软件企业的管理模式,并广泛渗透于我国软件产业各环节,阻碍了我国自主产业发展。同时,国外基于评估等手段,可直接获取我国软件企业的大量敏感信息,深入了解我国软件企业的技术水平、发展路线,是我国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隐患。
在此背景下,由何积丰院士领衔,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以下简称“电子标准院”)联合五十余家产学研用相关方,对标国外能力成熟度模型,结合我国实际,自主制定了《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团体标准。帮助企业对自身的软件能力进行评估和判断,并对于未来的发展路径提供有效建议,推动我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充分吸收了软件工程、项目管理、产品管理、组织治理、质量管理、卓越绩效管理、精益软件开发等领域的优秀实践,提出了符合国内软件产业发展实际的成熟度等级模型。主要适用于寻求软件开发提供商、确保软件开发质量的软件服务需求方,以及希望展现其软件开发和交付能力成熟度的组织。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是基于组织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水平,指导组织构建自身软件能力提升的最佳发展路径,将过去随意的、不成熟的等级划分升级为有序的、高效的软件能力成熟度等级评价标准,由低到高划分为无序管理级、初步管理级、改进管理级、量化管理级、优化革新级。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聚焦软件价值创造能力,围绕组织治理、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和支持保障,高度提炼了影响组织战略目标和业务价值的四个核心管理域。同时,根据成熟度等级要求,围绕不同实践活动,创新提出了17个实践域和132个实践。旨在通过多维度量化关键实践的要求,支持组织战略的达成和革新,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三大亮点”打造中国特色成熟度模型新品牌
一、内容更聚焦。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结合了国内软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融合支撑作用大等特点,更加注重软件开发工程过程管理。在标准中提出了战略与治理、组织管理、组织绩效管理、设计、发布与部署、项目准备与启动、项目结项7项实践域。
二、等级实现方式更灵活。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在实现高成熟度等级方面,融入了量化、敏捷和精益的方法。不再局限于量化分析方法的可预测要求,而是提出了围绕组织自身特点,提升软件价值的非特定性实践,更注重于组织业务目标的达成,支持组织战略的革新。
三、更注重于组织实践。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根据产业的发展特点及需求,提出了软件能力的定义,给出了软件能力实践要求。引导组织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绩效改进中,通过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技术、过程和方法等多维度分析,及时对组织中的关键要素进行调整、改进和革新。
最后上海擎标再给大家介绍一些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评估的应用价值:
1、本模型可以应用于多个场景:
a)软件开发组织的自我改进。组织可以根据本组织的瓶颈问题与弱项,参考本模型选择能力子域、选择等级进行改进,也可以参考本模型的所有能力子域进行全面改进;
b)软件过程能力的自评估。组织可以参考本模型对自己的软件能力进行评估,以识别改进点;
c)软件过程能力的外部评估;
d)顾客对供方的评估;
e)全面评估能力或局部评估能力。可以对照适用的全部能力子域进行评估,也可以仅对部分能力子域评估能力等级。
2、本模型适用的组织包含但不限于:
a)作为供方的开发组织;
b)存在大量分包的顾客的软件组织;
c)离岸外包的组织;
d)软件开发的研究机构;
e)应用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实时系统开发、科学计算软件开发、基础设施软件开发等。
以上是擎标对于CSMM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由来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理解。上海擎标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Q-ing.cn)是一家致力于科技风险与合规内控领域提供解决方案的咨询服务机构。公司主要从事DCMM、CMMM、ITSS、A-SPICE、CMMI、CSMM、ISO27001、ISO27701、ISO22301、ISO20000、涉密资质等领域的管理规划、体系建设、工具支持及咨询评估服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