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舞“绘”《捣练图》登央视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代画家张萱所作的《捣练图》卷描绘了唐朝仕女捣练、缝衣等劳动场景,人物惟妙惟肖,充满生活情趣。11月27日晚黄金时间,在央视一套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中,舞蹈演员们饰演画中人物,用舞蹈方式让古画“活”了起来,在阵阵捣衣声中,全国观众同舞者共同走入流传千年的大唐风韵与长安风雅间。

舞之蹈之

长安风情尽现诗画卷轴间

绢下窥视的女孩,稚气灵动;凝神缝练的女子,气定神闲;捣练女子长杵靠肩,仿佛已微汗涔涔;也有少女,手持长柄圆扇,蹲坐火盆之旁,姿态生动……《捣练图》是中国唐代名画,原画系唐代宫廷画家张萱之作,宋徽宗也曾临摹。长卷式的画面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表现女子们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是唐代仕女画中的重要作品之一。

如果说名画《捣练图》体现的生动画面,在细致入微的一颦一笑间,展现出了唐代女子的端庄丰腴和辛勤劳作之美,在千百年中为世人珍视。那么舞台上的《捣练图》则是美与哲思的交融,勾连了古人与今人的情感追求。

27日晚《诗画中国》节目中,《捣练图》“压轴”登场,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作为开卷人,青年舞蹈家黄路霏与西安歌舞剧院的舞蹈演员们生动还原了画作中的人物形象及动作——极简风格的背景之中,一位红衣仕女莲步轻移,《捣练图》卷在其身后缓缓揭开,当悠扬乐声划过,十二位画中人“活”了过来,身着唐服的仕女们面贴花钿,神态各异。她们或手握木杵,或仔细熨烫,或抻开白布,随曲调将捣练动作化为轻盈舞姿,一颦一笑、伸展旋转间,尽显大唐风情。

舞蹈演绎中,“捣练”只是故事的伊始,当劳作暂告一段落,仕女们再度望向镜头,一段嬉游道出更为鲜活的“人物故事”。在节奏的舒缓与欢乐间,长安城中人的风情与活力,滚滚奔腾而来。

舞画为媒

触摸千年古都的生命脉搏

从考究灵动的动作,到精致秀美的装饰,再到缤纷华丽的服饰——复刻自《捣练图》卷的舞蹈《捣练图》,让当代观众一秒“沉浸入画”,仿佛梦回大唐。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看来,这一作品“让人仿佛走入大唐的世界当中,感受到盛世的繁荣与盛唐的审美”。

《捣练图》卷留下了让人心驰神往的盛唐华彩,其背后是无数人的辛勤劳作所造就的盛世辉煌。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节目中表示,盛唐时期,长安是丝织品的生产中心,有大量女子从事这一行业,才造就了这样的群像。

节目播出后,引发 络热议,有 友评论:“跟着音乐,一个个人物动起来的场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舞蹈生动地让我们了解到长安的历史风韵,比只看书上讲的有趣许多。”

从千年前的画卷《捣练图》,到新时代的舞蹈《捣练图》,历史长河中,艺术家在笔墨、跃动间描摹出关于创造精神、生命意味的故事,也与当代观众共同触摸千年古都的生命脉搏,感受长安城中那不朽的创造精神,和时时常新的澎湃活力。

身处历史文化名城之中,西安文艺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时代同行,近年来创作了《传丝公主》《大唐梵音》《长恨歌》《我们是秦俑》《门》等大量舞台精品,在文旅融合、文化挖掘、创新发展中积极实践,寻找着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静态文物“讲故事”的多样生动方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