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登软件(01147.HK)打新分析:软件服务类小票,看你敢赌不敢赌

【IPO档案】

股票名称:伊登软件

股票代码:01147.HK

上市日期:2020-05-13

发行价:0.25港元

最低认购额:2525.20港元

每手股数:10000股

招股总数:拟发行5亿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5000万股,国际发售4.5亿股

募资总额:1.25亿港元

招股日期:2020年04月23日-04月29日

中签公布日:2020-05-12

独家保荐人:信达国际

募资用途:按发售价每股发售股份0.25港元计,假设超额配股权并无获行使,估计将自股份发售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7400万港元。约33.0%将用于扩张办事处及增强服务实力以把握中国各地区的商机;约35.1%将用于增强及发展研发及IT服务实力以及进一步扩展云服务;约16.7%将用作备存履约保证金的资金;约5.2%将用于加强营销力度及提升品牌知名度;约10.0%将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一、公司介绍

伊登软件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伊登软件”),于2002年成立,现为中国的综合IT 解决方案及云服务提供商,于中国IT 服务行业拥有超过16年经验。集团的业务组合包括提供IT 基础设施服务、IT 实施及支持服务以及云服务。根据行业 告,IT服务行业高度分散,市场参与者众多,其中以2018年在深圳所得收益计,集团排名前60,占据0.1%的市场份额。

二、业务模式

集团的主要业务分部包括:

(1)IT基础设施服务:评估客户需求及其现有IT环境,并通过向客户建议其IT环境所需的合适硬件及/或软件产品以及向IT产品供应商采购相关硬件及/或软件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及路由器、安全软件、办公相关软件及计算机)及将该等IT 产品安装到客户的IT环境中来提供IT基础设施服务。

(2)IT实施及支持服务:IT 实施及支持服务通常涉及设计IT解决方案,涉及硬件及/或基于解决方案的软件产品计划的制订及/或实施,及提供技术及维护支持服务。通常提供量身定制的IT实施及支持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服务通常需要IT 系统分析及设计、基于解决方案的软件开发(涉及编码及数据转换)、技术咨询及系统集成。通常按项目基准获得提供IT实施及支持服务的合约。

(3)云服务:以PaaS及SaaS模式提供云服务,其中PaaS通常包括为使用云平台(其中包括自主开发的云平台(即伊登云)和其他第三方云平台)提供设计、管理及技术支持。目前,云平台为客户提供不同类型的云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云服务管理平台,文件共享,云存储,及数据迁移。另一方面,在提供SaaS 过程中,在云平台上提供广泛的第三方软件以及自主开发的软件,客户通常可通过该等平台按月/年度订购基准使用该等软件。

(伊登软件招股书-按业务分部划分的收益、毛利及毛利率明细)

按业务分部划分来看,截至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12月31日止四个年度,来自IT基础设施服务的收益分别约为人民币1.99亿元、2.51亿元、2.76亿元、4.02亿元,相应占总收益的比重约60.8%、53.6%、45.1%、50.7%,在连续三年走低后于2019年有所反弹;毛利润分别约为人民币1712.7万元、2468.2万元、2275.5万元、3111.1万元,相应的毛利率约8.6%、9.8%、8.2%、7.8%,起伏不定。

来自IT实施及支持服务的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7985.6万元、8039.6万元、1.46亿元、1.42亿元,相应占总收益的比重约24.4%、17.1%、23.9%、17.9%;毛利润分别约为人民币1018.3万元、1126.0万元、1887.8万元、1205.7万元,毛利率约12.8%、14.0%、12.9%、8.5%。

来自云服务的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4858.3万元、1.37亿元、1.90亿元、2.49亿元,相应占总收益的比重约14.8%、29.3%、31.0%、31.4%,稳步提升;毛利润分别约为人民币1054.6万元、2251.7万元、3491.1万元、4003.4万元,相应的毛利率约21.7%、16.4%、18.4%、16.1%。

于往绩记录期,一般透过集团组织的营销活动、在线销售平台、行业展会及潜在客户邀请投标或 价物色商机及潜在客户。

(伊登软件招股书-按投标及直接参与方式划分的收益明细)

按投标及直接参与方式划分的收益明细来看,2016-2019四个年度,来自直接参与方式的收益分别约为人民币3.04亿元、4.31亿元、5.80亿元、7.92亿元,相应占总收益的比重约92.9%、92.0%、94.8%、100.0%;来自投标方式的收益分别约为人民币2332.1万元、3737.4万元、3184.5万元、0,相应占总收益的比重约7.1%、8.0%、5.2%、0%。

当物色到潜在机会时,将与客户讨论以评估彼等现有的IT 系统及环境、向客户收集拟定用途及技术要求的资料,从而就所需IT服务向彼等提供意见。

就IT 基础设施服务而言,通常于向客户提供IT 基础设施服务后收取服务费。就IT 实施及支持服务而言,考虑项目的复杂程度及规模以及所需人力后,一般按固定服务费提供IT实施及支持服务。服务费通常参考服务合约所载的付款时间表分期收取。一旦客户接受用户验收测试的结果,服务即被视为已完成。于往绩记录期,可将IT 实施及支持服务的若干部分分包予其他IT咨询及服务公司。客户亦可聘请集团提供若干类型的IT实施及支持服务(作为单独的服务委聘)。

于往绩记录期,向客户提供私有及公共云服务。

私有云服务通常基于客户拥有的IT 基础设施提供,其乃定制化服务,可满足客户的特别要求及需要。使用私有云服务的客户会以自身的云存储硬件及IT 操作系统(即服务器及计算机)应用及集成云服务,令云数据及软件在访问互联 受限的情况下更加安全地用于其内部IT环境。

通过云平台(包括自主开发的云平台(即伊登云)以及其他第三方云平台)提供公共云服务。使用公共云服务的客户可通过云平台选择不同种类的云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云服务管理平台、文件共享、云存储及数据迁移。

就云服务而言,一般就客户于协定服务期内使用云服务向其收取固定服务费,有关费用乃经计及工作范围、所需服务水平、所需服务的复杂程度及采购所需硬件及/或软件以及使用云平台资源的成本而厘定。

考虑到所需服务的复杂程度及类型,购买所需硬件及软件的投资成本,及以集团内部资源提供该等服务的经营及维护成本,集团运用策略就若干类型云服务僱佣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以提升成本效益。于往绩记录期,为节省成本,并无拥有或使用自身的硬件向客户提供云存储服务。云存储服务通常由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拥有的云平台及硬件支持(彼等可自规模经济中受益,以降低提供云存储服务的成本),从而令集团可更灵活满足客户需求及要求,节省购买及使用自身资源维护硬件以支持云存储的成本,从而提高向客户提供云服务的利润率。

就与客户的云存储安排而言,通常与其他第三方云平台服务提供商合作提供云存储服务,客户可视乎彼等的需求及要求按月/年度订购基准直接向第三方云平台服务提供商订购云存储服务。视乎客户规格及需求,在若干情况下,亦向客户提供自身的云存储软件,例如伊登Edenicloud 软件V1.0、伊登云邮大附件助手软件V1.0、伊登文档共享管理系统V1.0以及跨平台邮件大附件助手软件V1.0。

于往绩记录期,就与第三方云平台的安排而言,一般基于第三方拥有的云平台为客户提供不同种类的云服务,整合来自不同第三方云平台的功能及软件及自主开发的软件提供定制云服务,及与其他第三方云平台服务提供商合作提供云存储服务及软件许可服务。集团负责就第三方云平台提供商提供的云资源、云订购服务及实施服务支付费用。

三、客户及供应商

1.客户

于往绩记录期的客户主要包括中国私营及公共部门的企业及实体,涵盖(包括但不限于)零售分销及贸易、科技、媒体及通信、金融服务、制造、运输及物流等多个行业。于往绩记录期,所有服务均于中国提供。

(伊登软件招股书-按行业领域划分的收益明细)

按行业领域划分的收益明细来看,来自科技、媒体及通信领域的收益分别约为人民币2.13亿元、3.29亿元、3.82亿元、4.76亿元,相应占总收益的比重约65.2%、70.3%、62.4%、60.1%,始终贡献六成以上的营收。另外,来自金融服务、制造、能源等诸多行业的营收占比则合计在4成以内。

客户主要分为两类,即中间商,及终端用户。中间商主要为向终端用户提供全方位IT解决方案的IT公司,而终端用户包括科技、媒体及通信、制造、金融、运输及物流公司以及其他商业组织。于往绩记录期,大部分客户为终端用户。亦获中间商委聘负责IT 服务的若干部分内容或特定领域,主要包括系统分析及设计、可行性研究以及硬件及或软件产品的采购。

(伊登软件招股书-按客户类型划分的收益明细)

按客户类型划分的收益明细来看,各期内,来自终端用户的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2.90亿元、3.97亿元、5.38亿元、7.20亿元,相应占总收益的比重约88.5%、84.7%、88.0%、90.9%;来自中间商的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3768.4万元、7144.4万元、7367.6万元、7232.3万元,相应占总收益的比重约11.5%、15.3%、12.0%、9.1%。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四个年度,来自五大客户的收益分别占总收益约57.3%、63.1%、59.4% 及58.7%。其间,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四个年度,来自最大客户的收益分别占总收益约42.8%、49.6%、42.3%及40.4%。

2.与客户A的关系

客户A 为于往绩记录期的最大客户,是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及智能设备提供商。根据行业 告,以2018年的收益计,客户A在中国IT服务行业排名首位,占2018年市场总份额约5.4%。

与客户A拥有逾10年的业务关系。于往绩记录期,对客户A的销售涉及IT服务,对客户A的日常运营及管理而言至关重要。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四个年度,对客户A的销售分别占总收益约42.8%、49.6%、42.3%及40.4%。

考虑到致使客户A 与集团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的业务关系的因素,在客户A 极不可能与集团终止业务关系的情况下,业务运营不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集团拟采取措施以减少对客户A 的依赖,此符合业务发展策略。

3.供应商

于往绩记录期,供应商主要包括IT 产品供应商及其于中国的授权经销商/分销商。供应商亦包括IT 服务提供商及其他IT 咨询及服务提供商,彼等可能获委聘担任分包商,提供IT实施及支持服务的若干部分。

于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四个年度,向五大供应商作出的采购总额分别占采购总额的约42.9%、60.0%、62.6% 及62.3%,向最大供应商(供应商A)作出的采购额占同期采购总额的约29.7%、37.2%、36.4% 及32.7%。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四个年度,分包成本占销售成本总额约6.5%、5.5%、8.1%及5.4%。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四个年度,分别有24名、27名、23名及25名供应商亦为客户(「供应商/客户」)。

于往绩记录期,向供应商/客户作出的销售主要来自供应商A。其余供应商/客户绝大多数为IT相关公司。向供应商/客户作出的销售主要包括提供IT实施及支持服务以及销售供应商A品牌的硬件及软件。

四、行业规模及竞争格局

1.行业规模

(1)中国IT服务市场的市场规模

2013年至2018年,中国IT 服务市场持续增长,原因是中国的产业及经济转型(包括但不限于云计算、数据分析及研发开支持续增加)。2013年至2018年,中国IT 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由人民币24,922亿元增加至人民币52,03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9%。

由于中国政府的目标为于2016年至2020年间IT 服务行业的年增长率达到13%,加之2020年至2023年新技术(例如5G)的应用推高增长率,预期自2019年起,中国IT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以复合年增长率16.0%继续扩大并于2023年底前达致人民币108,591亿元。

(2)中国选定城市的IT服务市场的市场规模

深圳的IT服务市场经历快速增长,由2013年的人民币2,718亿元增至2018年的人民币6,58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9.8%。随着加强IT服务的研发,深圳的整体市场预期将自2019年起以15.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3年的人民币13,977亿元。

上海及广州的IT 服务市场自2013年至2018年分别以11.8% 及15.5%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上海及广州的成熟的市场及不断的技术发展为其相应IT 服务市场的驱动因素,预期上海及广州的IT 服务市场将于2019年至2023年继续分别以13.8%及13.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3)中国IT服务企业数量

于过去五年,中国指定规模以上的IT服务企业数量由2013年的3.33万家增加至2018年的5万家,复合年增长率为8.5%,此乃由于中国政府政策的支持及中国IT服务的市场需求增加所致。预期中国超过指定规模的IT 服务企业数量将保持增长趋势,于2023年达到7.69万家,自2019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将为8.7%。

(4)中国IT解决方案服务市场

IT解决方案服务为中国IT服务行业的主要部分,其涵盖IT基础设施服务及IT实施及支持服务,并可进一步分为五个分部,包括采购硬件及/或软件产品、安装硬件及/或软件、设计IT解决方案、开发及/或实施硬件及/或软件产品,以及提供技术及维护支持服务。

2013年至2018年,中国IT解决方案服务由2013年的人民币24,705亿元稳步增长至2018年的人民币51,16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5.7%。在未来五年对IT 解决方案服务的需求及预期投资不断增长的支持下,中国IT解决方案服务的市场规模预期将按约15.8%的复合年增长率由2019年的人民币58,812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人民币105,583亿元。2018年,按收益计,IT 基础设施服务在中国的IT 解决方案服务市场总额占据约57.4%,而IT实施及支持服务占据42.6%。

(5)中国云服务市场的市场规模

企业信息化的需求显著增加,所有相关领域的市场均蓬勃发展。自2013年至2018年,企业云服务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由人民币95亿元增至人民币31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7.0%。

随着物联 及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加上IT 基础设施的快速升级,云服务市场将继续迅速发展。市场规模预期将由2019年的人民币39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人民币96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5.2%。该预测复合年增长率较过往五年水平低,主要由于市场参与者数目不断上升,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而下调产品及服务价格。

2.竞争格局

(1)中国IT服务市场竞争

截至2018年,中国共有逾30,000家从事IT服务的公司,收益为人民币5.00亿元或以上。由于业内市场参与者众多,整体IT服务市场被认为竞争激烈且高度分散。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主要为中国跨国企业集团,提供涵盖所有或大部分行业及应用程序的技术产品及服务。由于规模较小及资源较少,规模较小的市场参与者倾向于集中资源于供应链中的特定分部,并通常成为业内主要市场参与者的分包商之一。

在中国IT 服务行业的强劲发展支持下,2018年,30% 左右的百强IT 服务公司录得超过20% 的年增长率。在百强IT 服务公司中,其中13家于2018年的收益超过人民币100亿元,而2017年及2016年则分别为9家及7家,而2018年收益为人民币50至100亿元的IT 服务公司数量亦增加至21家,而2017年及2016年则分别为18家及13家。该趋势表明,领先参与者正在建立IT 服务行业的市场主导地位,并能够把握中国云计算及大数据服务的新兴行业趋势。

于2018年,市场上有15个中心城市及直辖市,每年在IT服务行业的收益达人民币1,000亿元,合共为人民币4.1万亿元,占中国市场总额的78.3% 以上。深圳为中国IT 服务市场的最大城市,2018年的收益为人民币6,585亿元,占中国市场的12.7%。深圳的IT 服务行业高度分散,区内有逾3,000家中小型服务提供商。广东及上海的IT服务市场竞争力受成熟市场及持续技术发展的推动。预期于2019年至2023年,广东及上海的IT服务市场分别将以13.2%及13.8%的复合年增长率继续增长。

(2)中国IT解决方案市场竞争

IT硬件及软件采购以及IT实施及支持服务的整体市场被视为竞争激烈及高度分散,中国各地区拥有大量不同规模及行业专长的市场参与者。市场参与者的竞争来自价格、产品及服务组合以及声誉。中国专门从事IT实施及支持服务的较大型IT服务提供商通常免费提供硬件及软件产品的采购。彼等通常在成本优势及获得品牌声誉方面享有本地市场的规模经济效益。由于供应商A通常不会直接向客户提供维护或采购服务,于2018年,供应商A已委聘超过17,000名合作伙伴(包括合作伙伴及行动计划订购、银牌及金牌认证合作伙伴、LSP 等)分销供应商A 的产品及其服务,以及超过40万名授权软件开发商提供供应商A的IT 解决方案及云服务。

(3)中国云服务市场竞争

由于云服务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整体市场高度分散,目前并无知名的市场龙头企业。按2018年收益计算,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主要为于香港、中国、美国及欧洲上市的跨国计算机科技公司,彼等享有中国市场的先发优势及规模经济。业内规模较小的参与者倾向专注于信息安全、云端迁移及定位服务等若干方面,以发展竞争优势及取得市场份额。

具备完善的云基础设施、地方经济及技术水平,华东及华南是2018年云服务应用的主要地区。于2018年,上海、北京、广东、江苏及浙江等五大地区占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的67.3%。中国云服务市场的主要下游客户集中于五个行业,即金融、教育、制造、房地产及软件开发,占2018年中国云服务市场份额的65.6%。云端服务提供商提供各类产品及服务、参与不同市场分部及为不同下游行业提供各种云端解决方案。中国云服务的主要应用包括行政管理、生产管理及质量控制。

五、财务数据分析

(伊登软件招股书-综合损益表)

截至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12月31日止四个年度,集团分别实现收益约人民币3.27亿元、4.68亿元、6.12亿元、7.92亿元,相应的同比增速约43.1%、30.7%、29.4%,呈稳健增长趋势。

销售成本分别约为人民币2.89亿元、4.10亿元、5.36亿元、7.09亿元,相应的同比增速约41.6%、30.6%、32.3%,相应占总收益的比重约88.4%、87.5%、87.5%、89.5%。

毛利润分别约为人民币3785.6万元、5845.9万元、7654.4万元、8320.2万元,相应的同比增速约54.4%、30.9%、8.7%,增速不断下降;毛利率约11.6%、12.5%、12.5%、10.5%,可见2019年度有所下滑。

净利润分别约为人民币1201.1万元、2227.3万元、2713.0万元、2454.8万元,相应的同比增速约85.4%、21.8%、-9.5%,于2019年录得减少;净利率约3.7%、4.8%、4.4%、3.1%,近三年不断降低。

年内溢利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自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人民币1201.1万元增至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人民币2713.0万元,是由于同期毛利增加。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溢利相较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减少约9.5%,主要是由于上市开支增加约人民币350万元。

(伊登软件招股书-资产负债表)

各期内,流动资产净值分别约为人民币2120.7万元、3694.4万元、5673.2万元、8767.2万元,权益总额分别约为人民币2801.0万元、4420.9万元、6515.8万元、9626.1万元,均持续增加。

(伊登软件招股书-综合现金流量)

各期内,营运资金变动前的经营现金流量分别约为人民币1730.2万元、2936.5万元、3377.5万元、3475.4万元,连年增加;经营活动(所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分别约为人民币90.2万元、2177.7万元、1259.4万元、1007.1万元,近三年呈下降趋势;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约为人民币4342.9万元、1399.7万元、1402.2万元、2389.2万元,近两年持续回升。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约为人民币90.2万元,主要是由于存货增加约2400万元(主要由于2015年12月31日的存货水平因于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前已向客户交付大部分存货而较低);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主要因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销售额较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年度增加而增加约590万元;及合约资产因截至2016年12月31日持续提供IT 实施及支持服务较2015年12月31日有所增加而增加约630万元,被贸易应付款项增加约1210万元(主要由于来自客户的预期订单增加令致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前的采购增加),及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约410万元所部分抵销。

(伊登软件招股书-主要财务比率)

2016-2019四个年度,股本回 率(ROA)分别约为45.5%、50.6%、41.6%、25.5%,总资产回 率(ROE)分别约为6.5%、16.3%、14.3%、11.9%,变动趋势较为一致,显示出近两年盈利能力走弱。

流动比率分别约为1.1倍、1.4倍、1.5倍、1.8倍,稳步提升,说明短期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得到增强;净债务权益比率均为现金净额,透露出现金流状况良好,无杠杆经营,财务风险很小。

六、投资价值分析

1.行业前景

随着我国的产业及经济转型,2013-2018年,IT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约15.9%,预计2019-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约16.0%,继续保持较为快速的增长,行业前景良好。

2.发展历史

伊登软件的历史可追溯至2002年,当时由创办人丁新云女士连同其胞兄丁明光先生成立深圳伊登软件而开展业务,现为中国的综合IT解决方案及云服务供应商,在IT服务行业的经验逾16年。

公司早年便是微软公司(MSFT.US)在中国地区最早的授权经销商之一,同时也是IBM(IBM.US)、Oracle、Symantec(SYMC.US)、Citrix、Adobe、Mcafee等全球知名软件公司的正版授权代理商,长期为微软等软件公司分销其客户端领域、 关领域、服务器领域等的软件产品。此外,公司的技术服务则是为客户提供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等服务。

2016年03月,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但好景不长,两年半后的2018年10月便从新三板摘牌。旋即,于2019年03月向港交所递交了申请,失效后又于11月15日孜孜不倦进行二度递表,最终获得聆讯通过。作为一家伴随着中国互联 行业成长起来的企业,深耕IT行业17载的伊登成长于国内互联 行业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至今已是业内“元老级”公司,然而,其资本之路却是一波三折,充满坎坷。

3.市场竞争力

我国的IT服务行业高度分散,市场参与者非常多,按2018年在深圳所得收益计,伊登软件排名前60,市场份额约0.1%。数据说明,尽管发展了一二十年,但公司业务并没有质的蜕变,仍然只是行业内的中小企业,地位不显,无论是规模还是实力俱皆有限,更谈不上建立了护城河壁垒,竞争优势不突出。

虽然从新三板摘牌一年有余,但大客户和大供应商对公司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存在着过于依赖单一客户和供应商的问题。来自华为的收入占比高达40.4%,华为成为了公司的最大客户。如今,软件国产化已是大势所趋,国内对软件研发的加速,是否会降低公司作为海外采购者的优势,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在瞬息万变的互联 行业中,公司此前的生存之道似乎已经开始难以为继。

4.盈利能力

伊登软件招股的亮点在于华为是其客户,占去年收益约四成。最近四年,公司收入快速增长且业务结构改善,营收增速高达三成,毛利润也随之上扬。不过,净利润于2019年下降,增速持续走低不及收入增长,反映业务开支比重增加。

另外,公司非常依赖供应商A的产品,对于从事IT行业公司,净利率偏低。2019年毛利率下降,而净利率、ROA和ROE则均是2018年来连续两年降低,盈利能力明显增长欠奉。对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预期,让人感到不太乐观,能否出现好转尚存疑。

5.股权架构

紧随资本化发行及股份发售完成后(不计及因超额配股权及根据购股权计划可能授出的任何购股权获行使而将予发行的任何股份),直接控股股东Aztec Pearl 将依法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的75%权益。Aztec Pearl的全部已发行股本由Tricor Equity Trustee作为家族信托的受托人持有。家族信托为丁新云女士(作为委托人及保护人)设立的可撤销全权信托,家族信托的受益人为Cai先生及Green Leaf(于英属处女群岛注册成立的公司,丁新云女士为唯一股东及董事)。因此,根据上市规则,Aztec Pearl 及(透过家族信托)Tricor Equity Trustee、丁新云女士、Green Leaf及Cai先生为一组控股股东。

6.发行估值

按上市后20亿股的总股本及0.25港元的发行价,可得上市总市值为5.00亿港元,在目前香港主板市场的2140只个股中处于偏下游水平,体量较小,为刚好达到5亿港元上市最低临界值的标准小票。

再按2019年度约2454.8万元人民币的净利润,根据人民币兑港币最新汇率1:1.0945,折合约2686.8万港元,计算得出静态市盈率(PE)约为18.61倍,估值不便宜,不过与软件服务沾边的新股上市一般都弄个一二十倍估值也是常事。

7.保荐人过往业绩表现

标的公司的保荐人是信达国际,稳价操作人为华夏长青。信达国际共保荐了23家企业,首日录得15涨8跌,虽然胜率约65%,但发挥不太稳定。今年以来有2个项目,中国钽铌冶金产品生产商稀美资源(09936.HK)于03月12日挂牌,暗盘跌-11.66%,首日跌-8.97%;03月17日上市的香港土木工程承建商生兴控股(01472.HK)则是只大妖股,暗盘涨+54.00%,首日暴涨+148.00%,股价持续走高,至今已翻了近4倍。

稳价人华夏长青,还是第一次出现,是个妥妥的新丁,没有历史记录。且这类小票国际配售估计超配的可能性小,如此的话稳价人会起不了什么作用,存在意义不大。

8.同行业IPO表现

伊登软件属于软件服务板块,行业潜力较大,有想象空间,是一个比较受市场欢迎的板块。从历史项目上看,该板块绝大多数股票的暗盘和首日都是上涨,胜率较高。2018年至今的软件服务类新股有11只,首日录得7涨1平3跌,肉多面少。最近上市的,是来自马来西亚的C-LINK SQ(01463.HK),该股于03月27日挂牌,暗盘大涨+108.00%,首日更飙升+176.00%,也属妖股一枚。

总结

作为今年招股的第2家软件服务企业,伊登软件的经营历史较长,但规模仍是单薄。虽然最近4年在营收和毛利润方面稳步提升,但增收不增利,盈利能力欠佳,未来的业绩成长性也难以有大的期盼,基本面不是太好,质地相当一般般,非价投标的。

短期从新股申购的角度看,该股无基石,无首次公开发售前投资者,估值不吸引,盘子细小,大体上只适合短线投机。虽然软件服务行业上市的新股IPO行情多数表现较好,然保荐人信达国际的历史业绩波动较大,让人信心不是特别足,希冀中有忐忑。综合行业地位、业绩表现、估值水平等各方面因素来看,该股的暗盘和首日股价走势较为难料,只能谨慎看好,由于赌性较大,风险厌恶者建议审慎考虑,喜欢搏一把的可以适当参与认购。

(注:文中所述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不构成任何具体的投资意见或建议,请理性对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0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