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于执行层面,总是习惯基于合理性来考虑问题:B端软件基本都是功能类软件,操作难度大,使用场景范围小,核心指标应该为交易额而非流量;而下沉市场用户对“效率”并不上心,对复杂软件缺乏耐心,付费意愿与付费能力低。
所以2B的软件下沉是一个悖论,吃力又不讨好,但KPI、政策等因素会催生一些跑偏的决策。
抛开路线是否合理,只关注如何执行,以下是思路和方案:
一、解题思路 1. 困难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在项目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在正式推进之前,我们的团队在某个欠发达的县城做过一个demo项目,尝试让一所学校使用产品,其中遇到许多比较有创意的困难:
最大的困难都集中在用户层面;当用户与产品不那么匹配时,如何令产品为用户创造价值呢?
2. 解题
二、具体执行策略 1. 支持
2. 推广
3. 公关
三、关于价值的思考 1. 真实需求
根据逻辑,我们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出功能,再将功能用于实现用户需求时,理应是匹配的。
在一线城市中,客户大多数情况是已经了解自己的需求与产品的定位,在多个同类产品中作对比来判断自己需要哪一款。
所以,我们习惯用市场的眼光来看产品,做竞品分析,差异化设计,优化流程与体验,令我们的产品在对比中看起来优越。
事实上,我们应当关注用户的真实需求,老师希望学生把知识学懂,领导希望员工提高产出,员工希望工作更轻松愉快;这些想法可以拆分成为一个个目标,由功能去实现,但没有人的目标是“使用功能”。
2. 测试
整个项目可当作对产品的易用性、可用性的一次极端的测试,就像我们在零下四十度测试设备能否正常工作那样。
在较为严格的环境中测试产品功能是否有价值、操作是否简单,结构是否明晰,往日被忽略的小问题会凸显放大。
3. 传递价值的方式
产品应当根据用户的特征去设计,产品价值也应当根据用户的特征去传递。
抛弃晦涩的互联 词汇后和计算机术语后,寻找简介直观的表达方式向用户解释“云端存储”、“离线工作”。
将产品的优势功能链接于用户切身处地经历着的场景,他们更能理解产品对他们有什么意义;否则这个产品只是来自遥远大城市的复杂玩具。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