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去年开始说元宇宙,我才发现,我做了很多年的事就是其中一部分。”
这群科学家创业者对雷峰 如是说。
梅铁铮·深耕十一年
2018年的夏天,梅铁铮参加了当时在温哥华举办的SIGGRAPH会议——这是全世界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权威度最高的图形学大会。
梅铁铮
在此之前很多年,SIGGRAPH几乎只在美国举行。原因无他,美国是世界计算机图形学的发端点,也是制高点。
但是在进入新千年后,加拿大政府一直在大力扶持影视后期产业,甚至发展出了 称“动漫哈佛”的谢尔丹学院,图形科学实力极强。
SIGGRAPH因此能够在温哥华举办。
在这次大会上,梅铁铮见到了一位效力于英伟达的世界顶级科学家。
梅铁铮与他相谈甚欢,他们都认为,未来软件发展趋势是——要能实现与3D世界的互联互通。
对方还表示,中国有个软件已经做到了。
梅铁铮听后也是好奇,便再三追问,到底是什么应用?
这位世界级科学家 出了那款应用的名字,“MIRROR”。
他不知道的是,梅铁铮正是MIRROR的创始人。
最近,梅铁铮对雷峰 回忆起当日的场景,他还是非常欢喜。
谈起元宇宙,梅铁铮与其他许多元宇宙基建实干家一样,显得后知后觉:“这十一年,我都在做虚拟世界的事儿,现在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元宇宙的一部分啊。”
梅铁铮并不是科班出身,这种热爱起源于一次创业。
20年前,21岁的北京孩子梅铁铮考入法国滑铁卢大学,攻读数学系精算方向。
梅铁铮的同学毕业后有的去了Autodesk(一家美国顶尖软件设计公司),有的现在已经是字节的全球高管。
梅铁铮则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成为了一名薪水颇丰的精算师。
毕业后的六年时间内,梅铁铮先后换了几家知名公司,工作地点也从美国换到国内,日子过得稳定富足。
已过而立之年,梅铁铮不愿平凡过下去,于是辞职创业。
这时候,两位从Autodesk离职的华人工程师找到梅铁铮,邀他一起创办3D渲染公司。
梅铁铮喜欢玩游戏,《反恐精英》、《魔兽争霸》、《星际争霸》都是他的心头好,故而CG、图形学对他有莫大的吸引力。
梅铁铮便欣然接受了这两位工程师的邀约,从这天开始,他一见图形学便“定终生”。
2年后,梅铁铮自己出来创业,找到了曾供职于海皮士的周赫做联合创始人。
周赫毕业于中科大计算机图形学,也是一个技术大牛。周赫待过的那家海皮士,在07年就已经出品过3D虚拟生活平台“虚拟中国”,真是国内古早版元宇宙。
梅铁铮和周赫为公司定名Virtueal,意在将虚拟(Virtural)与现实(Real)连接起来。
梅铁铮作为Virtueal智造科技的CEO,带队为百度等大厂的数字人提供技术支持,也参与过《长津湖》、《悬崖之上》等知名影视项目的后期制作。
梅铁铮拿着手机向雷峰 展示刘德华做数据采集时的视频,眼中有光,说:”刘德华、李连杰都来过我们3D扫描影棚里做过采集。”
尽管如此,梅铁铮仍然觉得不满足。
《猩球崛起3》上映的时候,维塔特效总监安德斯来北京万达解密电影特效,梅铁铮听了3个多小时。
安德斯提到《猩球崛起3》的动画堆了一个 GPU 的渲染器,动画师在做动画的时候可以实时的“所见即所得”。
梅铁铮被震撼了,他录下了当日的视频。
几年过去,梅铁铮换了好几个手机,但当时拍摄的视频他仍然珍藏着,还不时拿出来自勉。
梅铁铮预感到如果”所见即所得”能在业界普及,将改变整个CG和动画的生产流程。
为3D设计师和动画师提效也是当下急需面对的问题。出于这种考量,梅铁铮基于自研游戏引擎GYX,开始了MIRROR的研发。
MIRROR,可以理解为链接3d建模和渲染引擎的“转接插头”。
MIRROR可以联通三维动画软件和游戏引擎,以此消除厚重的3D数据层,让3D内容创作流程更快更方便。
2018年,MIRROR刚发布不久,梅铁铮也不知道到底做得怎么样,直到发生了开头那一幕。
那一刻,梅铁铮感觉到,原来世界顶尖厂商也知道了自己的产品,自己这么多年的工作,也总算是没有白做。
这两年,元宇宙概念大火,梅铁铮的MIRROR收到各种好评。
他也抓住机会,与国内某游戏大厂展开合作,大幅拓展了现金流,积极地筹备着新产品的开发。
最近一次雷峰 联系他,他因为北京疫情紧急,不得不离开他在东坝附近的办公室,被迫居家办公,但是他仍然在尽一切可能跟上合作方进度,我们祝他好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