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代理商,出路在何方?也许一开始就已注定!

前几天看到消息,SAP终止与汉得合作,起因是汉得自主研发的产品与SAP构成竞争关系。不由的为工业软件代理商这个行业感到担忧。

  • 软件代理商,还有未来吗?
  • 代理商这个行业不会消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活下来的一定是服务商。如果一家公司只是做搬用工的事情,5年之内一定会被淘汰。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能生存下来的,一定是给客户带来价值的服务商。

    如果华为当初一直走代理商的路线、不走自主研发交换机的路线,就不会有今天的华为。国产工业软件的崛起,需要更多汉得这样的企业,走上自主研发的路线,代理商的路线会越来越难走….

  • 代理商的由来
  • 代理商是随着大规模工业生产,产生的专业化分工而出现的。在手工作坊那个年代,一家人自己养蚕,织布,做成衣服,最后自己拿到市场上卖掉。这个阶段,产品的价格一定是很贵的,因为成本很高。

    有一天你生病不能去集市售卖你家织的衣服,而隔壁老王正好去集市买菜,你可以顺便让他帮忙到市场卖掉衣服。老王把卖衣服所得交到你手里时,你为了感谢他,就送了他2斤大米。后来老王发现,村里其他人也找他,帮忙把衣服带到集市卖掉,这个过程中,他收到了很多大米。老王发现这个过程有利可图,他就专门干卖衣服这行。这样第一个代理商就诞生啦。

    工业软件代理商的诞生也是如此类似,当西门子、SAP等国际巨头登陆大陆市场时,面临诺大的市场,如何快速占领市场、服务客户?市场大、地理分布广、客户关系复杂,这些因素都决定了,采用代理机制是合适的选择。当然还有一个比较文雅的说法,美其名曰:生态圈。然而整个生态链其实就是一个吃与被吃的链条。

    如此说来,代理商的命运已经注定……

  • 代理商的现状
  • 人的一生会经历少年、青年、成年及老年,行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工业软件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国内引进以来,也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某些行业,应用、接受度已经比较成熟,比如在汽车、航空航天,数字化设计、仿真及智能制造等领域,都已经在大规模使用,而且比较成熟,工程师使用软件已经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于一些新的行业,比如造鞋、家具等,也在引进数字设计、仿真、工艺等方式,可能未来一段时间,这种传统行业的创新研发,是这个行业的机遇。

    一般来说,一个行业如果处于高速发展期,会伴随新技术、人才及投资的大量涌入,因此可以说这个行业已经处于饱和期。50年一个产业轮回,但绝对不是产业重复。

    如果市场在一段时间内,相对固定。这份蛋糕已经瓜分形成固定格局,也代表着这个市场已经进入饱和。除非新的技术来变革这个行业,从而带动大量资本涌入,于是各种类型公司忽如一夜春风来。比如新能源汽车行业,前几年政府的高额补贴,于是国内有了400多家新能源汽车厂,这对代理商来说,意味着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风险。珠海银龙、恒屹、建康等,巨大的产业泡沫,能不能收到钱还是一回事

    西门子PLM 全国100多家代理商、达索100多家代理商,还有很多二级、三级代理…….

    截止2018年4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为:372355个,这其中可能还包含很多泡沫。如此多的代理商,服务仅有的工业企业,岂能不饱和。

  • 代理商的未来
  • 代理商的有没有未来,取决于对客户有没有价值。为什么会需要代理商?是为了更高效、及时、高质量的服务客户,帮助原厂占领市场,所以原厂才发展了很多代理商。然而最近由于软件SaaS化的兴起,各大软件厂商也都在将自己的传统软件部署到云端,SAP、达索、ESIAutoDeskPTC也已经将自己的部分软件SaaS化。这样,对于用户来说,只需要一个账 、密码就可以方便的使用软件,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对原厂来说,代理商的价值何在?对客户来说,代理商的价值何在?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商业 会也是如此相似……

    整个制造业,客户需求不断多元化、定制化,产品竞争不断加剧,对客户产品创新、研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由市场驱动的产品自动化、智能化、电气化,在研发过程中,也必然面临各种跨学科的技术难题,如何帮助客户解决如此这种问题,才有可能成为代理商存在的价值。

    因此软件SaaS化之后,代理商的核心已经不在卖软件,而在于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撑。当然这对代理商来说,也是一个挑战,面临团队、战略的调整

    总之,留给代理商们的选择,不会很多,留给代理商的时间,不会很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7月4日
    下一篇 2018年7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