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标准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3月29日,《钢铁行业 工业互联 应用功能架构》《钢铁行业智能装备 板坯机器人自动加渣系统技术要求》《钢铁行业智能装备 自动焊标牌系统技术要求》《钢铁行业 无人驾驶钢制品运输车智能管控系统 技术要求》《钢铁行业 边缘数据接入与数据服务技术要求》五项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智能制造团体标准审定会在线召开。
审定会由全国钢标委冶金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组组长徐金梧担任审定专家组组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处长符鑫峰、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丛力群、西安天智数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章红波、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敏、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侯海云、北京京诚鼎宇管理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葛秀欣、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溪林、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静、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贾红伟、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磊、山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少福、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资深技术总监吴毅平、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刘青、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智能产品部部长邱立运、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许君锋、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王云波、东北特殊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刘健、北京科技大学徐钢等专家在线参与标准审定。来自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宝信软件、金恒科技、鞍钢集团、宝钢股份、首钢研究院、兴澄特钢、陕钢集团、青拓集团、华为、中兴、深圳融安等30家单位的50余位专家和企业代表在线参会。与会专家对五项标准送审稿的范围、结构框架、技术要求等内容提出了宝贵的专业意见,有效提升了标准质量。
▲ 络会议截图
1
《钢铁行业 工业互联 应用 功能架构》
ISA-95的五层企业信息化架构标准在国内钢铁企业应用了二十多年,随着智能制造的提出和发展,此架构以及构建在此架构上的功能的一些局限性逐步显现。2019年1月公示的国家标准计划《工业互联 平台 参考架构》从平台的用户视图、功能视图、实现视图和部署视图对平台进行剖析,涉及到的功能域包括基础资源域、边缘域、数据域、服务域、应用域、运营域、安全域和集成域,偏大方向理论性和概括性的表述。
钢铁行业工业互联 应用的难题包括 络协议众多,行业知识差异、企业数据禁忌、平台互联困难等。宝信软件会同相关单位,基于钢铁行业的实际应用,提出钢铁行业工业互联 的功能架构、功能模块和部署要求,为钢铁行业工业互联 应用功能架构的整体设计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建议。
2
《钢铁行业智能装备 板坯机器人自动加渣系统技术要求》
3
《钢铁行业 无人驾驶钢制品运输车智能管控系统 技术要求》
在无人驾驶管控技术在钢制品运输环节的的利用,是智能工厂在智能物流环节上的重要体现。由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研制的《钢铁行业 无人驾驶钢制品运输车智能管控系统 技术要求》,对作业场地、无人驾驶智能管控系统通用架构、无人驾驶钢制品运输车、通信等方面提出了技术要求,为行业内各企业在落地无人驾驶运输管控技术提供了规划与实施指南。
4
《钢铁行业智能装备 自动焊标牌系统技术要求》
目前在国内钢铁企业中主要使用人工焊牌方式,存在工人劳动强度高,安全风险大,生产效率低,容易出错等问题,使用机器人自动焊标牌提高了现场稳定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及安全分析,由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研制的《钢铁行业智能装备 自动焊标牌系统技术要求》,规范机器人自动焊牌系统的总体架构和技术要求,降低了系统间复杂程度、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为机器人自动焊牌系统在钢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规划与实施指南。
5
《钢铁行业 边缘数据接入与数据服务技术要求》
从炼铁、炼钢到热轧、冷轧等全工序都需要在边缘层对各类设备进行大量高频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发布。而钢铁行业由于数据频度高、对外数据协议各不相同,数据存储方式各异,数据处理没有规范的流程,数据发布没有统一的格式,上述这些现状制约着钢铁行业工业互联 应用的进一步发展。由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研制的《钢铁行业 设备接入与边缘数据服务 技术要求》,统一设备数据采集、存储方式,提高数据采集通用性;为边缘层的数据处理、发布提供统一的流程、及对外发布协议,提高数据处理的通用性;为设备数据采集的设计生产提供明确的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以保证产品切实符合安全要求。
欢迎与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合作,电话 18810506859(微信同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