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软件就能挽救生命,医院为什么不用?

“重采购,轻管理”,是院领导对医疗器械一直以来的普遍态度,是医院设备管理当中一直存在的风气。正因为这样,很多无辜的生命在手术台上断送了,医院也受到相应地经济损失和名誉创伤。

设备检查不到位导致医生大误诊

“我父亲患的是十二指肠溃疡却被诊断为胰头癌,这是谁的责任?”张天开口就是一句悲愤的话。

张天的父亲张伯3个月前患上了阻塞性黄疸,先后在4家医院反复经各种仪器检查,包括肝扫描、B超、胃肠造影、胰胆管造影、CT等,均被诊断为胰头癌。最后在某医院住院期间,张伯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外科医生经过会诊,认为张伯是胰头癌晚期合并消化道大出血,不能动手术。会诊后的第二天,张伯出现了昏迷。神经内科的医生们会诊认为,张伯为胰头癌晚期颅内转移。当日,张伯就不治身亡了。不料尸体解剖结果让人大出意外,病人体内并没有任何肿瘤。反而在十二指肠后壁有一个溃疡。事后,医院调查发现,是现代化医疗设备检查不到位,造成当时医生临床思维受限导致误诊,对胰头癌的诊断深信不疑,最终错失良机。

放射仪多年不调试变“夺命”凶手

患有肝癌的黄影因为病情恶化,特意南下到广州某医院住院治疗。主治医生建议对黄影的病变部位用直线加速器进行放射性治疗。但经过治疗后,黄影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还出现了掉头发和严重的恶心、呕吐等现象。经过医生检查发现,黄影体内的白细胞数量大减,被证实患上了急性放射病。

医院的事故调查发现,原来是放射用的直线加速器由于常年无人检修和调试,连锁部分发生故障,再加上器械操作员的疏忽,导致严重超量的放射性射线直接照射在黄影身上。正是这个原因,原本“拯救”黄影的设备变成“夺命”凶手。

上面的类似的医疗事故其实早已不是新鲜事了,究其原因,在于医院对器械管理不当所致!

医院如何使器械这生命线发展稳当?

医疗器械与装备在今天已经成为了医院的生命线,医院领导们建立严加管理器械设备的意识、树立明朗坚定态度的管理态度和实行明智的管理方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办法。

医院领导要明确医械没有好与差之分,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采购时要根据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进行采购,检查必要的证件,严格按照生产厂家的技术要求安装使用。这一块把关不严的话,就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安全的影响,给医院带来沉重打击。

此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器械运行后必须要安排人员定期检修保养。像上述两个医疗事故,我们知道最大的问题就是设备仪器没有定期做安全检查,没有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导致设备错误治疗或诊断。但是,医院设备数量庞大,种类复杂,安排人员定期做检查手工做记录分析,并经常要翻看检修安排时间表,“工程”浩大,人力物力财力耗费不小不说,因人工参与检查难免有疏漏,造成惨重损失更是不堪设想,无法比拟。

素有“”之称的保力维修模块,就有强大的智能提醒功能,确保100%无漏查。医院只要登陆后台,就可以设置医院每台仪器的检修时间,到期时系统会自动提醒或者以短信方式通知检修人,让科员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效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检查诊断准确。

假如上述医院有上这样智能的设备管理软件系统的话,能够向医疗设备管理者实时提醒及预警设备状态,相信就不会出现拯救治疗仪变成“夺命凶手”的悲剧事故了。一个医疗设备管理软件就能挽救的生命,医院有什么理由不上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5年10月18日
下一篇 2015年10月19日

相关推荐